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族民间的"孝"文化是白族社会与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汉文化强力影响与渗透的产物.白族民间"孝"文化的繁荣既形象地揭示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也生动地展现了外来文化与某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契合时文化传播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
寻求申遗的文化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自身发展。基于此,掀起了一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遗热潮,针对这种趋势,需要我们更加冷静的思考。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不应把"申遗"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申遗"应克服认知偏差,应力戒功利思维,应避免消极保护,应立足造血功能,应坚守体育本体,同时应具有时代意识。这些思考建议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凸显其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价值,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开发其蕴含的产业价值,发挥其作为健身、养生、休闲娱乐的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内容。这些理念和内容在士官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加强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士官院校在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过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蕴含、双向互动的关系,改变"灌输"教育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种途径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与美术等诸方面的分析,认为这类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其传统内涵的演化,标志着日益发展的社会已经赋予它展现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崭新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精神品格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饮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作为民族地区学校,挖掘各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优秀饮食文化,有利于推进学校“食育”工作特色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合理、丰富、科学的“食育”思想,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从“食育”的角度,对当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谚语中蕴含的“食育”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中蕴含的“食育”思想及其对“食育”文化的意义,强调要加强饮食文化谚语在“食育”文化中的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民族文化更是其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对民族文化的破坏,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一个苗族支系——"六寨苗"为个案,当地保存了相对完好的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但与其他众多的民族村寨一样,也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困境。通过在当地的参与观察和访谈,探讨如何在保护与发展这对悖论中,把握好民族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既能有效实现当地社会的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对不可再生的文化现象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特色本土文化资源,而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以黔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为例,试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中,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代体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民族体育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学校教育资源能使学生了解民族体育知识、技能。同时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三者的结合将会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元江白族的丧葬繁杂而又隆重,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极为深远,本文将通过对元江白族丧葬习俗的简介,对其文化内涵从宗教观、生死观、道德观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针对其积极和消极因素给予初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