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不断推陈出新,题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这就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解题。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题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分析、比较、综合、演绎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而分析和综合法是解答物理习题、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方法。分析法是“逆流而上”,从所求量出发,根据一系列的公式、定律,最终和已知量联系起来,即所求量完全可用已知量表示(思路通了,便可着手计算)。综合法是“顺流而下”,从题目的已知量出发,根据一系列公式、定律,递推有关物理量,最终得出所求量。  相似文献   

2.
顾升康 《物理教师》2003,24(2):24-25,28
物理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 ,有些题目已知条件不直接告诉 ,而是明而不露、暗而不影、若明若暗的条件 ,称之为隐含条件 .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 ,就会导致解题失误 .许多初中学生对于解答这类题型的习题 ,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是他们还处于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上 ,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分析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求解这类习题 ,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充分挖掘并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现就这类习题的解法举例分析如下 :1 …  相似文献   

3.
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清的已知条件.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习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答者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因此,审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而挖掘隐含条件又是审题的重要一步.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严谨灵活的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命课堂教学关于物理问题的学习、思考、研究和总结,笔者仅对初中物理解答各种类型的物理问题习题,可以归结"三步法"环节的思路.即对物理问题(习题)作认真审题→精心构思→仔细解答.具体内容是:1.认识审题.是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所阐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所研究物理问题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解答物理题大都是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利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求出要求的未知量,因此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根据和前提,但一般习题中已知条件并不是明确地指出,这就需要对条件进行挖掘.那么如何挖掘物理习题中的条件呢?一、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掘出多余的“条件”有些物理习题中  相似文献   

6.
物理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在学习和掌握物理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回答、书面解答或者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针对某一课题而进行的教学训练。包括解答物理习题的课内外练习、习题课、课堂测试等教学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物理习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扩大物理学习知识面,活化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习题也是对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物理习题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习题解答能力是物理教学整体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审题不清,忽略了题目限制的物理过程。②思路打不开.不能将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与具体情景联系在一起。③概念理解不透彻。④考虑不周,使用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8.
问题化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组织问题和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应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情境中存在的物理问题的过程。对好的物理情境中的物理问题的发掘,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细化到教材中的知识元素,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理有据,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选择典型的试题,精心设计教学的问题情景(问题串),并通过引导学生思  相似文献   

9.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知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教学,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关键、寻觅解题思路、完成习题解答的自主探究过程,从而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深入体会物理研究方法,切实提升物理素养。  相似文献   

10.
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习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答者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因此,找出题目的隐含条件便成了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敏 《生物学教学》2005,30(9):30-31
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等。能力培养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评析习题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如何通过评析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学用结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等进行了以下几方面了探讨。1全面审题,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间接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培养思维能力是发展各种能力的突破口。在解答习题时,很多学生不是首先将全题认真浏览一遍,而是只局限于题中…  相似文献   

12.
物理综合题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途径,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解答好这类习题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分析所谓"综合题"的方法和对物理知识比较熟悉的理解和掌握,做好这类习题也是不难的.下面本人谈谈物理综合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而人的思维能力又是构成人材的一大要素。正因为如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正确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串于整个的教学之中。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与具体的物理过程联系起来,巩固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习题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斜面迭加体问题的习题课教学,谈谈激  相似文献   

14.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知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教学,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关键、寻觅解题思路、完成习题解答的自主探究过程,从而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深入体会物理研究方法,切实提升物理素养.  相似文献   

15.
解答物理习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对于巩固、复习物理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基本方法,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解答物理习题的水平如何,客观地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高考就是考解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解题训练,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解答物理习题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解题不仅可以正确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物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解题能力,除了需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外,还必须讲究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课中,习题是知识和能力之间一条重要的联结纽带,它在二者之间起一个传承作用。做习题,是对所学知识尤其是新知识的有效运用,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开辟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其二,在习题的解答中,多种角度多个层面的解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验问题的解决所带来的成就感,培养探究的兴趣,还能在增强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其三,在同一问题上的纵深34  相似文献   

18.
物理这门学科,虽然它与其它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但它又具有独立性,无论是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是解答习题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同学们直接面临的是运用物理知识解答习题这个难关.很多同学解答物理题长时期不得其要领.尽管有些同学能理解知识,但不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问答题是物理习题中很重要的类型。人教版初中物理中,问答题在习题中占有较大比例,问答题体现了初中物理教学以定性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问答题习题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中的错误和缺陷。通过回答题的训练可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可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合乎逻辑地阐明物理问题的本质,并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掌握解答问答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培养学生扎实的解题基础首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包括具体的公式名称、公式内容,具体的物理量,单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等。这些内容是进行习题教学的基础,只有教师通过种种方式使得学生强化记忆并理解其具体意义,才能够为顺利、高效地进行习题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习题题目中所提示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根据基础知识当中公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