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意义]合理预测科研领域的潜在合作关系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研产出效率。从科研网络出发的潜在合作预测研究日益增长,需要系统总结。[方法/过程]在CNKI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并筛选出基于科研网络的潜在合作关系预测方法的研究,从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对目标文献集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出预测潜在合作关系的一般流程,描述步骤中的方法。[结果/结论]潜在合作关系预测一般流程为网络构建、特征提取与表示、合作预测和预测结果评价,其中构建的网络可分为同质网络、异质网络和二分网络,特征提取和表示可分为节点内容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合作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相似性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结果评价的指标为AUC、Precision和Ranking Score;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启示了未来潜在合作关系预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付鑫金  李伟  许海云  方曙 《情报工程》2016,2(3):069-079
产学研合作专利研发能够实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利共赢,提高专利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实现技术创新。以山西省产学研合作专利为对象,对其进行态势分析,旨在帮助相关科技与管理人员把握产学研合作专利现状,寻找潜在合作对象,促进合作创新。利用专利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样本专利的年度、类别、法律状态、热点技术领域进行分析,以及对申请人及其合作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典型分析和可视化。通过分析发现:①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总量偏低;②本地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较少;③技术领域偏窄;④合作相对保守。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好保障服务;提高创新主体的合作意识;科学制定专利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垄断优势、技术利用优势)出发,以专利数据为数据源,以中心度指标为测量维度,构建基于多重关系(专利权人合作网络、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共专利权人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Wi-Fi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多重关系的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内容上更加全面;在评价结果上符合企业竞争优势分布规律;对于企业技术竞争决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两个国家间的创新合作机会有些是显性直接的,有些是潜在间接的。在此试图构建一种计量和分析专利引用关系的方法,用于发现两国间潜在的间接创新合作机会。[方法/过程] 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中,蕴含着相互衔接、配套的间接合作关系,而不同环节的专利通常具有不同的功能,即IPC存在一定跨越度。因此,设计"专利引用跨越度"指标及算法,用于计量和筛选专利引用网络中"引用跨越度"达到预设阈值的专利引用关系,作为发现间接创新合作机会的基础数据。以新加坡在中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为样本,基于专利引用跨越度计量并配合人工解读和识别,发现中新两国间一系列的间接创新合作机会。[结果/结论] 基于专利引用跨越度计量的两国间间接创新合作机会发现的方法,被实验检验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专利权人关联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方法体系层面上设计出适用于专利权人关联网络分析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于合作、基于引用和基于技术主题三个方面。其中,基于合作的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包括全球规模、特定学科主题、特定专利权人和自我中心网络(ego网络)四种类型;基于引用的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包括直接引用、专利共引和专利文献耦合网络三种类型;基于主题的专利权人主题关联网络包括专利分类号共现、分类号相似度计算和主题词共现三种类型。文章对整个方法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基本原理、数据集的构建策略、分析方法的功能、不足、指标选取等方面。最后利用中国科学院2005~2008年的发明专利对基于合作和基于技术主题的专利权人关联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专利网络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竞争情报,是快速掌握企业间合作关系与竞争态势的有效工具.基于德温特(DII)专利数据库的RFID技术领域重点企业的专利数据,构建专利权利人共现网络以发现企业合作关系,构建专利引用信息网络以发现企业竞争关系,可辅助决策者获取行业竞争情报,进而制定企业技术战略.分别采用共现分析方法、块模型分析方法,发现了双核性、三元组型、中介型、均衡型4种企业合作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多元化、实力企业归核化、后发企业潜在型3种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雅娜  刘胜奇 《情报工程》2015,1(4):065-076
文章提出核心专利的识别及可视化方法。经过核心专利组合识别,专利权人名称标准化,专利权人国别处理,该方法提出核心专利的国家全球分析、20 强专利权人全球分析、共专利权人网络分析、高合作子网络全球分析。实验表明,全球锂电池核心专利被美国、日本、韩国主宰,20强专利权人主要分布于北美、西欧、东亚,高合作子网络由 MICHOT CHRISTOPHE、UNIV MONTREAL、PHOSTECH、CENTRE NAT、UMICORE 构成,主要合作在加拿大、美国、欧洲、国际局、中国、韩国、日本。由此可见,核心专利的识别及可视化方法有助于专利分析、专利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明晰由关键词形成的主题内容类关联关系对合著关系预测的影响和作用,形成作者-关键词二分网络上的合著关系预测指标和方法,提高预测准确率和结果可解释性。[方法/过程] 首先,在作者-关键词二分网络上抽取多种路径表示作者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关联强度的计算方式,共同形成多种合著关系预测指标;接着应用逻辑回归的机器学习方法学习不同指标对于合著关系预测的贡献,由此构建二分网络中基于路径组合的合著关系预测指标;最后基于链路预测方法对指标进行评测。[结果/结论] 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实验证实,作者-关键词二分网络中路径组合指标的准确率最高,较4种单路径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多种路径均对合著关系预测产生影响,且路径“作者-关键词-作者”(AKA)的作用明显高于路径“作者-关键词-作者-关键词-关键词”(AKAKA);同时,使作者产生关联的关键词能表示作者间的共同研究主题和兴趣,使得结果更易解释。下一步将引入更多路径到该模型中并在其他领域验证方法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针对知识网络的链路预测主要是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相似性,很少考虑作者的研究领域,导致信息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双层知识网络的链路预测框架hypernet2vec。双层知识网络,即作者合著关系网络和学术领域关系网络,利用网络表示学习,分别将两层网络中的节点映射到低维的向量空间,再输入到专门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计算并进行链路预测。与经典的链路预测指标如RA指标、LP指标和LRW指标等相比,hypernet2vec模型预测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平均提升幅度达11.17%。文章还从情报产生层面和复杂系统层面,对模型发生作用的深层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丰富专利分类的网络和文本语义表示,实现两者更有效的语义融合,提高技术融合预测效果,提出基于专利分类序列和文本语义表示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专利分类位置及其上下文语境,直接对专利分类序列进行语义表示,提出基于专利分类序列语义表示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其次,根据专利分类在序列中的重要性排序研究专利分类文本分配方法,形成基于专利分类文本语义表示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多种特征融合方法,提出融合专利分类序列结构和文本内容语义表示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最后,基于链路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出的多种技术融合预测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在无人机领域的实验证实,专利分类序列语义表示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网络表示学习方法;依据重要性排序的专利分类文本赋予方式优于文本平均分配方式,基于此的专利分类文本语义表示能更好地进行技术融合预测;“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哈达玛积”的特征融合方法在所有方法中表现最优,较单一方法均有提高。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技术融合预测的效果,更好地为技术布局、技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意义]探索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识别分析方法,有助于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优化选择技术创新路径,对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布局科技前沿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过程]首先基于Node2Vec模型和Doc2Vec模型将专利引用和文本数据表示学习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并结合T-SNE算法降维,添加时间维度构建初始技术创新路径;最后,在专利引用和文本特征向量表示结果基础上,开展向量融合拼接从而实现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结果 /结论 ]通过对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证,验证提出的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方法能够从特定领域专利文献中高效、准确地识别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在吸收和借鉴目前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要素和过程两个层次分析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初步构建了包括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投入、协同创 新过程、协同创新产出、协同创新结果等5 个一级指标组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网络层次分 析法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揭示隐藏在海量文献中的隐性知识。[方法/过程] 通过NetworkX复杂网络工具包,依据任意两个节点的共现关系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对网络模型中节点的共现关系进行加权,计算网络的拓扑信息并进行AP聚类,提取节点间的直接关系;采用AUC方法对AA、JC、加权改进的wAA和wJC等4种链路预测算法进行评价,遴选出最合适的预测算法,并对复杂网络的隐性关系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结论] 以潜在药物靶点挖掘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wAA链路预测算法为最优的链路预测算法;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指标和方法体系在美国化学文摘社数据库中的药物靶点挖掘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下一步计划在其他数据库中或其他研究领域中进行尝试,以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余博文  刘向 《情报学报》2024,(3):251-260
突破式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研发合作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作为技术创新的自然延伸,对突破式创新发明人的合作倾向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突破式与持续式创新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助于推动发明人合作关系的合理构建与研发团队的培育。首先,本文定义了突破式创新发明人的度量方法;其次,使用专利引用数据构建发明人合作网络;最后,基于网络零模型的方法分析和验证了突破式创新发明人的合作倾向。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人合作网络表现出度相关性与同配性,突破式创新发明人倾向于和突破式创新发明人合作,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突破式创新发明人与突破式创新发明人的合作倾向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共链分析是网络计量学中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但其容易受到网络搜索引擎的限制。之前有研究表明,网络博客关键词分析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可以有效替代共链分析。基于此,继续探索网络博客共词法与专利计量学中申请人合作分析、共引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通过Derwent专利数据库检索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文献,从中分别选择专利数量和引证数量最多的30家公司,分别构建专利申请人合作矩阵和共引矩阵,并以这些公司名为关键词,在Google博客中两两检索,构建相对应的网络共词矩阵。对两组矩阵数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发现不同技术领域的公司所产生的集群分布有着相似性。最后,总结网络博客共词方法相对于专利计量学合作和共引分析方法中的一些特点,认为该方法也可作为专利计量学研究中不同技术领域公司聚类的替代方法,在实际行业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各阶段信息需求及功能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服务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知识网络中的链路预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科学知识网络中的链路预测”为主要对象,对链路预测的类型、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将知识网络划分为同质网络和异质网络两种类型,从合作网络、引证网络和二分网络三个方面对同质网络的研究进行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异质网络中的链路预测方法。认为: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的趋势;已有研究多是描述各种链路预测指标在不同类型知识网络中的预测效果,未来应当利用链路预测量化和评价演化模型,识别和分析异常链路,以发现知识热点和创新趋势,将知识网络的研究提升到应用层次。图5。表2。参考文献68。  相似文献   

18.
吴柯烨  孙建军  谢紫悦 《情报学报》2023,(10):1199-1212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技术机会分析在研发管理、企业决策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攀升。然而,利用传统链路预测指标开展的技术机会分析精度已达到瓶颈,且固有的专家知识无法应对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和复杂性,难以实现细粒度技术机会识别与分析。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专利文本挖掘的细粒度技术机会分析框架,该框架将专利文本挖掘和图神经网络链路预测法有机结合,将技术机会分析拆分为知识网络构建及演化分析、知识元素链路预测以及技术机会评估与筛选3个研究子任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维关键词特征构建的知识网络能够完整呈现交叉领域的知识全貌,结合复杂网络指标和时间序列能进一步揭示技术发展脉络,为后续技术机会分析提供方向指引。BERT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配合图神经网络方法适用于各技术生命周期的知识元素链路预测任务,相较于传统预测指标,BERT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经过与多源技术报告的对比评估,证实了基于该框架所析出的9个技术机会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相吻合,具备实际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的调节下,分析企业自我中心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利用企业之间共同专利权人关系构建专利合作网络,以企业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度量,以企业自我中心网络规模、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和企业合作对象作为自变量,以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以语音识别技术领域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企业自我中心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理清专利合作网络小世界特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结果表明小世界网络通过其高聚类系数增强企业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领域专利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温特数据库的专利信息为数据源,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云计算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视角,对云计算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云计算专利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且美国的基本专利数量最多。从中观角度来看,在专利权人合作粒度上,中外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产生合作关系的专利权人在主营业务领域上具有相似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率和合作强度低于国际知名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流动和传播以及国家技术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