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饶玲 《教育探索》2004,(7):9-11
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而我国的现行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阻碍着创新教育的实施。从分析影响创新教育实施的因素入手,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于排除影响创新教育实施的障碍,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海 《考试周刊》2007,(49):156-157
创新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和障碍,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创新教育的意识,盲从权威影响创新教育的氛围,保守的教师角色影响创新教育的培养,知识难以运用影响创新教育的目标。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创新的灵性,剪断了想象思维的翅膀。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探讨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价值创新逻辑相对于传统逻辑的区别,然后分析了影响创新思维与行为的三维主要因素,即个人禀赋、时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每种因素对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企业突破创新障碍的几条措施,如激励机制、文化熏陶、教育培训等.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7,(1):14-18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创新主体的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无效率现象普遍存在;创新失衡问题突出;教育水平是影响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市场成熟度对区域研发创新效率有积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研发创新效率负相关。政府应从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升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文章在分析素质教育内涵及其与大学生创新意识互动机制和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新教育过程入手,分析了“问题意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以及影响“问题意识”、“问题提出”的因素,提出了士官创新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活动是一定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下的产物,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制度的功能及其价值实现,受到各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内涵及意义,从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下的行政生态环境问题、文化生态环境问题及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等角度揭示了制约高职教育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并从优化行政生态环境以强化高职教育制度体系活力、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以巩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基础、优化经济生态环境以增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机能等角度,提出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创新的素质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发展已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推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然而,通过调查、走访和分析,我们却发现,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造就了教师创新教育素质上的许多障碍和缺陷。影响教师创新的主要障碍有: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新教育原则及其确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创新教育的逐步兴起,使人们开始对创新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化,关于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即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便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笔者从创新教育原则的涵义谈起,概括了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其5大创新教育的原则,并重点阐述了创新教育5大原则的确立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微观体制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教育。笔者针对这一核心素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正式微观体制障碍和非正式微观体制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正式微观体制创新和非正式微观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lthough academic staff have a key role to play in innov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current innovation adoption among academic staff is disappointing. Most curricula at hEIs are stalled in the traditional pedagogical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little explor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innovative/inventive outpu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ssential issues of innovation/inven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vides criteria for empowering innovation. Starting from refl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 at South African hEIs and the theories on 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 the article provides arguments on multiple issues of innovation/invention that culminate in crucial criteria for innovation. The real dilemma for innovation is caused by external and macro-level factors that require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business models. The management of HEIs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underlying barriers, such as knowledge of patenting and academic valorisation, when they create policies that encourage academic staff to explore innovative endeavours.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的本质是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应被贯穿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文章立足“双创”和“新工科”背景,以H大学630名理工科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分别从“三个维度”和“四个层面”,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知识产权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提高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并有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由此认为知识产权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实践可以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为核心、由高校驱动的创新活动的组织载体或发生域被称之为基于高校的创新社区,即高校创新社区。高校创新社区既可以是一个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联合的虚拟网络,也可以是一个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聚集的地理空间。高校创新社区的构建可能遇到创新主体异质性障碍、主体交互过程障碍以及外部环境障碍等。各创新主体应根据自身的组织优势,准确定位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即各自在系统中的位置、角色、功能和作用,明确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责任,并依据“通过异质协同而自我增值”“由互补性而可持续地发展”“在组织惯性中的持续性学习”等创新生态原理,推进高校创新社区建设的理性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科研组织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等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彰显其独特价值。这是因为工作室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了从"预成论"到"生成论"的教学观念转化,冲破了通识教育、课堂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的藩篱,施行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全人教育。学生在主体能动性下获得"内生能力",得到"内生性"的完善与超越。教师完成了角色的现代性转换,在增强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德行涵养、人格魅力,形成教学相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根本之计应从教育着手,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教学创新。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诱发创新动机、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个性、鼓励创新行为等六个方面对创新教学的实施进行探索研究,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形成了广泛社会共识,然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足,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大班授课和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围绕岗位体验式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借鉴体验式教学的教育理念、实践范式,探讨了以创新创业岗位人才需求为目标的岗位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施路径,通过学生在不同的创业岗位中进行双向的互动感知、体验与领悟,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此,高校必须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认真分析高等教育中一切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大力推行教育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加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有赖于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评价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并从师生关系、情景建立、鼓励质疑、非智力因素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