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青在其作品中,展现了现代女性艰难的生活图景,她所探讨的是"五四"问题小说的传统,甚至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对妇女的真正解放作了很多设想。虽然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她毕竟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她对女性问题思考与关注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2.
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赫蒂,布道者黛娜和波塞太太.在小说中赫蒂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边缘地位,她的性格与品质不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呈现出来,而是通过剧中的男性话语来界定的,甚至她的一生也被男性主导者亚瑟所控制.在小说中,另外两个女性形象黛娜和波塞太太的描述,则表明她们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奋斗与抗争,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着她对女性的关注,渴望获得女性自身独立和话语权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灰姑娘"结构是奥斯丁所偏爱的叙事模式,她借这一模式表达了作为女性的作者本人,其个体生命中的"匮乏感"和对于男权中心社会主流观念的质疑与批判.<劝导>作为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同样展示出这一主导意向.这一意向充分体现了一般女性作家将社会转型文化理念蕴涵于小说叙事结构的展开中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4.
在《飘》中,斯佳丽追求爱情、生存、平等的生命,体现出她是一位积极向上的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一位不畏男权、努力争取女性权利的勇敢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她惟一的一部小说表达了在女权主义转型时期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美国犹太裔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1921-2006)的前期理论,对小说<赫索格>中生活在"女性的奥秘"中的黛西、菲比、丹妮以及莎拉等四传统犹太女性角色进行了女性主义解读,揭示贝娄在创作中对传统女性角色所寄予的深刻同情以及在女性问题上所持的进步观点.  相似文献   

6.
黄碧云的女性书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令人激赏.与众多的女性主义文本一样,她的小说中充满了去势男人.在深入描绘去势男人过程中,她破除了"男性品质"的虚假论述,这是女性主体性确立的一个前提.她揭露男性眨低女性善妒的话语,重笔书写了女性与女性之间深厚的姐妹情谊,显示了女性的胸怀与坚忍.黄碧云从早期女子为求反抗化身为巫写到现代女性离弃母职,走向独立,实现了对男权社会最终的反抗与颠覆.而黄碧云女性书写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女性书写,既然男性建筑的文明已坍塌,她当然可以凭借自己身为女性的观点来探索理性与混乱,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自由与生命等等的命题,而这,就是她一直运用的独特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最深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心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不仅创作长篇、短篇小说.还创作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得过世界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暴露美国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阴暗面是欧茨所擅长的.我国学者已经对其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研究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专题作品还很少.本文将对她本人及其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女性自我意识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与悲怨的女性主题意识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反映了那个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类型各异的男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于男性所持有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欧阳子被誉为文学家中的"心理外科医生",她的小说在对两性关系的解构上独辟蹊径。她塑造的大量女性人物形象颠覆了大众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知,也与以往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较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逐渐在家庭中占据上风,全面地刻画了一系列立体、饱满的女性形象。相应的,婚姻中的男性多显现出了自卑、懦弱、无能的一面。作家对这种矛盾的巧妙处理,让性别上的失衡和矛盾来表现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深切情感,表达了希望关注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贡献、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战后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把严肃的道德思考与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和图解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在她的小说中,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善"、"恶"、"宗教"等类型的人物频繁出现,因此对她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作一分析,对于全面把握其创作意图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不谈爱情是萧红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萧红在小说中展示的女性爱情悲剧,凝聚了她的审美情感和生命体验,婚恋的不幸,源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尊严和价值的漠视,源自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所造成的女性自身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2.
王梓 《文教资料》2013,(36):23-24
就莫里森而言,她创作小说,完全是在证明自己的存在.她不仅要表达尚未表述过的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而且要发出未曾言说过的声音.在《宠儿》中,她大胆地借用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充分汲取了黑人民间文学艺术的营养,有力地整合了欧美主流文化传统与处于边缘文化地位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凸显了黑人对世界的领悟和表达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有力地过渡到了后现代小说创作情境之中,成了表达后现代的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分析哈代小说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宿命论"观点对女性命运的重要影响和女性形象中性格与环境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其独特的小说创作主题赢得了广泛关注。女性主义一直是沃克作品所围绕的中心主题,随着她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在她近期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逐渐成为她的创作核心。她的小说《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父权社会控制下所受到的遭遇,同时也寄予了沃克对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作者约翰·福尔斯描述了萨拉这位生于维多利亚时代却不为时代所容的神秘的女性形象,在时人的眼中她是个"悲剧",但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使她成为一位所处时代的颠覆者.  相似文献   

16.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文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原型,"鞋"在中西方文学中都是"性"的象征.张爱玲小说中的"鞋"意象承载着"性"与"焦虑"、"死亡"的多重意涵,既是对传统文学中"鞋"意象内涵的继承,更是对其意旨的拓展,成为解读女性人物丰富复杂内心世界的密码,是女性荒凉一生的见证.她借助对"鞋"意象内涵的拓展,从女性潜意识层面表达女性的身体、情欲和性别诉求,道出父权文化钳制下被淹没的女性之声,填补了五四女作家在书写女性深层自我上的空缺."鞋"这一能指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作品的心理内涵,营造了一个意义丰富的女性世界,进一步阐释匮乏和内囿情境中的女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凌叔华的小说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精细,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艺术相结合,细腻含蓄地写出了"五四"新旧交替时期一部分女性的心灵.她的小说具有蕴藉含蓄的美学意蕴,作品在意境营造上,或以景衬情,或着力于情绪渲染,于素朴中见神韵,清淡中显幽远.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个世纪的女性写作中,凌叔华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女性人物群体--"高门巨族"的女性.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些女性身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融合,而凌叔华本人作为同样出身于"高门巨族"的女性,她对笔下人物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既有理性的审视,又有本能的辩护,这注定了她批判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秧鸡与羚羊》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作者从一个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创世纪”故事,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关切。阿特伍德师从弗莱,借这部小说,她形象的阐释了“文学循环发展论”,并兼及原型批评,重构神话,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的女权观点。本文将试从生态批评和原型批评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发掘其背后隐藏的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