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四、汉文化的南迁和出版从中国文化地理方面来讲,秦汉统一帝国建立之前,汉民族的政治和文化活动,以黄河及其最大支流渭河的河谷为轴线,是东西向的。中国几个著名的古都——长安、开封和洛阳等,都分布在这一轴线上。以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乱”的异族的侵扰,是逼使汉文化中心南迁的外在原因之一,南方的经济条件的变化是重要的内在原因。中国人口分布的消长,以北宋末期为转折点,到明隆庆6年(1572年),南方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5.4%。长江下游,包括江苏省的南部,浙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战乱纷争,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各民族长期杂处生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大发展,同时,射箭文化也在这场民族大融合中获得了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形成一种独特的"武文化"现象,并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包括港澳)。这里地处沿海,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但由于受五岭阻隔,开发较迟。一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割让给英国,广州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从而带动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使岭南地区成了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岭南地区的人口结构比较复杂。这里最早聚居的是百越族的先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迫许多“谪徙之民”南迁与“越民杂处”,以后,中原地区的汉民又有几次大规模的南迁,遂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杂  相似文献   

4.
西晋覆灭之后,南北朝建立,北方游牧民族逐步南迁,并乘机大规模地向中原入侵,所以他们的服饰都存在着一定共性。而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融入,和汉朝的服饰文化相互交流,并对南北朝戎服形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的人才大多来自长江流域。但中国革命却兴旺发达于北方,最后,红色中国也定都于北方,中国政治、化中心也北移至此。大略说来,北人较南人保守,北方化也较南方化要古典。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许会看到:新的起点发轫于南方,但以北方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主流化,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打架经济学     
打架这件事,南北大不同。南方人光说不练,北方人打了再说。这事不新鲜,地球人都知道。不过,其深层原因何在?据我这个在南方生活多年的北方人观察,关键在于两地的价值观不同。一句话,北方人好面子,南方人重里子;北方是耻感文化,南方是实利文化。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8月11日南方的终结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的历史心结,仍在南方地区游荡。布什在伊拉克陷入的无休止战争,以及美国经济如今陷入的困境,加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肤色,他的中间名侯赛因,以及他的自由派论调,重新撕开了南北战争的历史伤痕,让美国南方对北方的长期不满得以爆发。  相似文献   

8.
一部县志,是该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深化、发展的综合反映,每一个行业都应在县志中找到它适当的位置。但是,从现在已出版的一些县志看,对广播电视的入志记述是不尽如人意的。笔者曾对全国近几年新出的20部县志作了些检阅,因为这些县志分属12个省区,有南方的,有北方的,有沿海的,有内地的,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有不发达地区的,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目前的修志状况。笔者曾参加了《思  相似文献   

9.
西晋末年北方连绵的战争,造成了中国南北分割的局面,大批士族跟随司马氏集团南渡长江,建立了东晋,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政治模式——门阀政治。随着士族的南迁,南北文化在江东地区产生了碰撞与交融,"吴歌""西曲"的诞生,玄学的发展,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晋乐舞的走势,它带着独特的士族文化烙印,为随后而至的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乐舞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为保护文物所组织的文物南迁行动日益受到学界、文博界乃至文艺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陆续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出版了一些著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回忆文章、文艺作品大都将研究、描绘的重点集中在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所组织的文物南迁上,而对于南迁重要组成部分的其他文化机构的研究则关注不够。历史博物馆从1933年2月至1935年6月,将16915件重要文物分六批南迁到南京及上海。本文拟结合当时的档案文件、往来信函以及新闻报道等史料,对历史博物馆文物南迁的背景、过程、文物播迁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网站置于北方网通的环境中,南方电信用户访问网站时速度比较慢。因此,采用网站镜像或相关技术来解决这个网络瓶颈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镜像站采用CDN技术方案和整体系统配置,镜像站系统的测试数据显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南方(浙江)镜像站的正式开通,解决了困扰共享工程网站访问的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说“绥”     
本文对■俈柲冒、包山楚简和郭店楚简中的"■"字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字当读作"绥",指古代的一种旌旗■,俈柲冒之"(率)■(绥)"指先行引导之绥。在此基础上,认为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两件有箍殳,应该是当做"绥"的旗杆来用的。殳自古有有刃和无刃两种,本文认为古代的"绥"应当是在无刃殳上制作而成,而不会在有刃殳上制作。同时指出河南汲县水陆攻战纹鉴画像中首部无戈矛的旌旗就是"绥",曾侯乙墓竹简中的"晋杸"应为北方晋国或晋地形制的"殳"。通过实物比对,最后指出有刃殳起源于南方,属于南方文化传统;无刃殳起源于北方,属于北方晋地的文化传统。南方称有刃殳为"殳",无刃殳为"晋杸";北方称无刃殳为"殳",有刃殳为"锐殳"。后世不解,遂将二者混为一谈。注释中还对楚简遣策中所见之"中干"和"羊车"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网站置于北方网通的环境中,南方电信用户访问网站时速度比较慢.因此,采用网站镜像或相关技术来解决这个网络瓶颈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镜像站采用CDN技术方案和整体系统配置,镜像站系统的测试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南方(浙江)镜像站的正式开通,解决了困扰共享工程网站访问的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凯  黄小强 《传媒》2010,(11):57-58
Sanford是位于北卡中部人口大约为25000的蓝领小镇,五六十年代东北部强大的工会组织导致昂贵的劳力费用,工业的南迁给美国南部的一些小镇带来了发展良机,制砖、纺织业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有收视率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收视情况呈现"北热南冷",东北三省的收视率最高,之后依次是北京、河北、天津,到了广东、广西和海南,收视率往往只剩下不到2%。首先,这与南北文化的差异以及央视春晚过度重视北方文化不无关系:语言类节目中很多笑点包袱的接受对于南方观众来说  相似文献   

16.
张成 《新闻爱好者》2011,(11):100-100
近年有收视率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收视情况呈现“北热南冷”,东北三省的收视率最高.之后依次是北京、河北、天津,到了广东、广西和海南,收视率往往只剩下不到2%。首先,这与南北文化的差异以及央视春晚过度重视北方文化不无关系:语言类节目中很多笑点包袱的接受对于南方观众来说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杭州小伢儿,头上戴帽儿,坐的小凳儿,吃饭用筷儿,喝汤用瓢儿,吃好撒子儿。"吴语是我国第二大方言,其特征明显,存古性强、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浙江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区。历史上,随着宋都南迁于杭州,大量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融于吴语,使杭州方言成为吴语中的"异类","杭音"成为江南化了的北方口音。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人口对国际以及区域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发挥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文章在主流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移民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以往国际、区际人口移民经验,探讨人口移民对区域间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读到窦应泰先生著作的长篇小说《客家人》,就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于是便忍不住搜集了大量关于客家人生活特点、风俗面貌、文化建筑等方面的资料,了解了这样一个坚强、睿智的汉族民系: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蔓延。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位作家眼中的广州报业,一个充分的平民视觉中的广州报业,一个北方文化精神观照下的广州报业,一个细腻锐敏的女性心灵在涌入了南方生活后体悟与感知着的广州报业。平实而新鲜、睿智而素朴的文字,带着作者的体温与生命的律动,表达了个体人生对市场经济下现代报业发展的热切关注与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