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师专学报多采取校内审稿办法,崦这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提高学报学术质量,为此,有必要建立师专家审稿网,从若干所师专中挑选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作为这些师专学报共同的审稿人,使师专学报能有一支与之水平相适应的专家审稿队伍。这样做,有利于理由专学报审稿人专业结构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师专学报的优势,有利于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建设以本校教师为骨干的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牢牢把握师专质量的用稿标准,是提高师专学报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的学报是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集中反映一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一本学报质量的高低,可窥见该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因此,办好学报,既是学校师资状况的对外展示,又可推动浓厚的学术空气的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我国的师范专科学校大多数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建立的,比较年轻,软、硬件设施与国家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师专学报多数也是在师专建校后几年或数年才创刊的。六盘水师专的前身贵阳师院六盘水专科班,于1978年开办,但《六盘水师专学报》到  相似文献   

4.
师专学报是师专师生发表学术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器,是师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能力的综合展示,是师专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科学育人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展示.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为高校学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师专学报应同师专的办学方向一样,服务地方、服务于农村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为"普九"攻坚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全国师专学报第三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中国师专学报的优势。这是一个鼓舞士气、催人奋发的好议题。中国目前有150多所师专,基本上各校都办有文科学报或综合版学报。这是一支客观存在的方面军,是一长列不容忽视的学术窗口和阵地。它们星罗棋布地闪烁于祖国的大中城市,预兆着繁星灿烂的中天。 中国师专学报出现的初级阶段,曾以新、小、嫩的特色,引人注目。经过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奋斗,而今已经崭露头角,全国的各个省区或东南西北中各个大区,均有若干个或者一批师专学报放射着耀目的光彩,为学报界、学人界所青睐。此时此际,师专学报这个小伙子和小姑娘,正顽强地、艰苦地、茁壮地成长,研讨中国师专学报的优势,无疑是十分及时、适宜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升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影响学报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稿件的学术质量及其编校质量。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增强编辑初审能力,规范编辑加工,是打造高质量精品学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师专学报,是师专的一个重要思想阵地和学术园地,它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它在学术界中表现出来的特色和优势,正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全国高等学校学报文科研究会杨焕章理事长在《<中国师专学报>序》中指出:“研究学问,不能不看中国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目前全国大多数师专学报存在着千人一面状况,很多学报没有特色和个性。主张在师专学报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三性中,保留共性,发挥个性,各家师专学报要有不同于其他师专学报的定位,即注重发挥地方性,既区别于别家学报,又加大为地方教育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9.
稿源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报由于缺乏办刊特色、学术影响力较低、院校科研能力薄弱、评价体系不合理、约稿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高职学报稿源质量较低,要想提升稿源质量,必须从创新办刊特色、提高学术影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强化编辑队伍等方面着手,改变高职学报优质稿源匮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名栏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以提高中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整体办刊质量和水平为最终目的的一项重要举措。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探讨已经入选的学报“名栏”所具备的形象和特征。前沿主阵地、人文原创、独特的选题视角、张扬学术个性、学术力度和理论深度等方面是学报名栏所具备的共同形象和特征。学报编辑在努力打造学报名栏,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除创建自己的办刊特色外,这些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作为科技传播的学术载体,承担着传播科学发现、引领一流学术水平、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高校学报构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增强高校学术影响力。在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发展高质量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突破困境,寻找出路,推进高校学报的长远高质量发展,提出8个方面发展策略:增强创新意识、严把学术质量、完善管理机制、打造专业特色、注重选题策划、加强队伍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提升服务意识。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提高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实行互联网出版具有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多方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有利于治理"一稿多投"等优势。目前,高校学报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为实现互联网出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公益性的特性使高校学报很适合在互联网中生存与发展,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也为其实现互联网出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学报应积极联合组建学报集团,努力尝试走互联网出版之路,把学报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师专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根据我国高校学报编排规范的有关规定,来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务请撰稿者遵行: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一些地方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立足地域文化,大胆创新,在特色栏目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和宝贵经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获奖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实践证明,尽管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建设特色栏目才是带动学报整体提高学术质量的务实之道。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只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准确定位,长远规划,整合优化学报主办院校所处地域的各类文化资源,开设有特色、有实力的栏目,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精品栏目,就一定能够形成独特的风格,进而带动整个学报质量的提高,从而跻身名栏名刊行列。  相似文献   

15.
《池州学院学报》2010,(4):F0003-F0003
《池州学院学报》前身《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学报围绕地方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交流平台。其中“九华山佛文化研究”栏目尤其为海内外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师专学报是高校学报群的一个特殊窗口,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首先,师专学报覆盖面宽,有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次,师专学报和基础教育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 265所高等师范院校中,师专183所,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总数的71%。队伍庞大,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潜力。同时,由于师专分布地域广阔,各有其地方优势和特色,如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力。必将为振兴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数年来的实践,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李鹏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作为反映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窗口--学  相似文献   

17.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的灵魂,因此,高校学报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要从研究编辑主体入手,倡导学术意识、策划意识和信息意识,善于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确保高校学报质量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F0002-F0002
2006年12月27日,我校学报编辑部召廾座谈会,庆祝《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原名《临汾师专学报》,1991年更名为《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先后取得了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成为山西省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体育学报。创刊20年来,《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在促进学校学科建没、反映学校科研成果、培养学术人才、促进科学进步和传播学术文化等方而发挥厂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多家数据库列为全文收录期刊,2006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大拼盘”的办刊模式,读面窄,覆盖面宽,不利于反映学科优势,满足不了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需要。对一流章缺乏吸引力,严重地影响了学报的学术质量。综合性学报改为专科化学报在内容上呈现专科化,有利于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学报专科化的初步设想:第一,联合创办学报;第二,出版专辑;第三,广纳众家学派。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由1981年创刊的《教学研究》和1983年改版的《天水师专学报》发展而来,至2008年《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已经出刊100期。为了发扬成绩,总结经验,继续提高办刊质量,2008年11月22日上午,在天水师范学院行政楼3楼大会议室举办了《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百期刊庆暨高校学报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