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关于全宗理论中的来源原则 全宗理论中传统的来源原则是指全宗是一个机关社会组织和著名人物在执行职责活动中形成全部档案的总和,全宗理论是档案集中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全宗理论中最重要一个特点是全宗的不可分散性,即按来源原则把全宗被分散的各部分集合在一起.按照集中经营管理的原则,在一个档案馆范围内,把一个全宗的文件集在一起,其理论内容就是保护全宗的完整性.尊重档案的来源,保持全宗内档案的历史联系和信息联系,维护档案全宗的完整,突出全宗的不可分散性,是全宗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档案整理三大原则,全宗原则、来源原则、事由原则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宗原则是三大原则的核心.来源原则是全宗原则的内涵,它体现了全宗原则的本质.事由原则是全宗原则的外延,是全宗原则变通了的形式标准.它体现了全宗原则的灵活性.类全宗原则是三大原则之外的档案实体整理的另一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5,(S5):83-84
<正>全宗理论引进于国外的档案管理理论,在我国得以丰富和发展,它的核心是来源原则,即把来源于一个机关、组织或人物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即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全宗卷是管理全宗档案的"档案",它集中了管理全宗档案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原始记录性的文件材  相似文献   

4.
荷兰手册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是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手册所阐述的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全宗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以及档案学者在继承手册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宗理论。  相似文献   

5.
全宗理论和来源原则思想是档案学自身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就。本文介绍了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对来源原则与全宗理论的发展历史阶段、全宗理论的核心与构成、全宗理论研究的取向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宗理论是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 ,我国的全宗理论主要来源于前苏联的全宗原则。主要以全宗及全宗的补充形式为主体 ,涉及到国家档案全宗 ,档案馆内全宗等各个层次。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 ,全宗理论的各个层次都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 ,需要对全宗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以便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档案学理论中,来源原则是“一切原则中的原则”。正如德国档案学者布伦内克所说,随着来源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它逐渐被公认为既是档案整理原则,又是组织原则,也是研究原则。这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更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全宗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档案理论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同一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分散,不同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混淆。从理论渊源看,我国的全宗理论是在前苏联档案界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莫斯科公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源自于来源原则,是以来源原则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应当各有各的确切定义.全宗理论是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质是.在档案实体整理与保管领域充分尊重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资源的最佳存在环境.全宗方法基本思想是,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坚持以历史主义为主,实行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主客体全宗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主客体全宗的哲学思考潘连根自1841年4月24日法国内政部在省档案馆基本条例中提出全宗的概念和“尊重全宗”原则以来,全宗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全宗看作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馆藏全宗调整就是对馆藏部分全宗或全宗内部分案卷,按照全宗理论的要求,重新进行调整.近年来,随着档案馆基础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县级档案馆大都遇到馆藏档案全宗的调整问题.笔者认为,县级档案馆的全宗调整工作应当"坚持一个原则,执行一个标准和选择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