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热线     
《北京档案》2007,(6):36-36
1、又到了文件归档的时间了,请问文件材料的整理工作应该由谁完成?答:办理完毕的公文一般应在第二年的6月底之前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相关的整理立卷工作应该由文书处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兼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审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工程文件的准确、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了工程今后生产、维护、改扩建等的提供利用。所以,在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前,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应该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文件拒之门外,以确保归档文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一、审文件是否为原件。原件是工程档案作为凭证最有力的依据,归档的文件应该为原件。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复印件、传真件,大量的复印件、传真件一旦归档,既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管,也会给今后的提供利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因此,工程档案人员应该认真检…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在我国的现状,阐释了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对电子文件利用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为电子文件的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电子文件形成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电子文件形成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运行又离不开它的运行基础,什么是计算机运行基础呢?我认为下列几个方面都是它的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5.
1994年5月,国务院和辽宁省政府相继公布了废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文件目录.这些文件虽然废止了,但仍保存在档案中,这就给有关方面的查阅利用带来不便.因此,必须对废止文件作出标识.对废止文件标识本着什么原则进行?其目的是什么?废止文件在档案中标识首要的原则是既要维护历史原貌,又要便于查找利用,使利用者非常直观的辨析出文件本身的现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在对部分单位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鉴定中,抽取出一些房产地产买卖凭证、契约收据等其它很多重要的、应该保存的文件材料,对于这些文件材料如何保管,笔者谈谈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刘立 《北京档案》2012,(4):36-37
我们在第一讲中介绍了什么是电子文件,知道了电子文件的范围很广,那么,什么样的电子文件需要归档呢?严格来讲,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应该是一份完整的,经历了从产生到成为定式文本的全过程的电子文件.如果单位没有启用电子公章,也应该是经历了从产生到成为定稿的全过程的电子文件才有必要归档.因此,只是利用计算机起草,工作中仍然采用纸质文件流转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的草稿和历次修改稿都不必归档保存. 从电子文件的内容上看,其归档范围可以参照国家档案局关于纸质文件归档范围的有关规定来确定,各单位一般应将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包括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以及“三定”规定中的其他职能所涉及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库文件等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文件”一词进行概念梳理,提出在尊重行业惯例的前提下,全面看待“文件”与“Record”的关系问题.此外,按照“概念集合”的思路,对“文档”、“文件”和“档案”兰者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文件”在上述概念体系中的定位.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文件概念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应该区别对待,在理论层面上,文件与档案之间是集合归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常用软件Excel实现对文件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为例来说明文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是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意志"的表现,计算机技术应该是为档案管理人员更好管理利用档案服务的,而不是反受制于、受限于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立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立卷”是文件实体的排序过程,是档案整理实践中最普通和最为传统的一项必要的工作,档案界从来没有想像过会在这里遇到问题。但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却使档案人员一下子完全丧失了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排序的权力。既然我们不能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的排序,那么电子文件是否还需要立卷?电子文件是否还能立卷?这就成为现代计算机及其技术向档案界提出的一道难题。我们对传统的立卷思想依然持着坚定不移的态度,但同时针对电子文件不能进行实体排序的客观现实,提出了利用“虚拟立卷”达到“立卷”本质的新思想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谢伦伯格理论与计算机自动化世界(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文件连续统一体观 电子文件管理新方法的倡导者所主张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现行文件的鉴定.他们力主档案工作者在电子文件生成之前加以介入,并在“文件形成阶段”,即文件生成者设计电子文件系统时就开始鉴定文件.档案工作者“应该在任何文件生成之前鉴定事务功能,并决定……  相似文献   

12.
王燕 《档案》2012,(4):61-62
一般来讲,一个独立的立档单位都会形成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各种门类的档案.在每年对各种门类的档案进行归档整理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文件材料归入这个门类可以、归入另外一个门类也可以的情况,使档案人员感到难以下手,不知到底该如何处理.在此,暂且将具有这种属性的文件材料称为"双重性质文件材料".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具有双重性质文件材料的归类问题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4,(3):42-42
张会卿在《档案管理》2004年第1期刊登此文。作者认为,为解决现行文件在进馆之前利用率高,而老百姓又很难找到和看到这些文件的突出问题,现在许多档案部门已建成或正在筹建“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让那些应该开放、又可以开放的“红头文件”及早和广大群众见面。各部门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范围问题:尽量全面,不能遗漏;2、时间问题:及时送达,体现时效;3、安全问题:严格审查,谨防泄密;4、惜交问题:加强宣传,行政干预;5、存档问题:照常归档,及时整理。建立“文件中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子文件管理涉及了许多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课题之一是:电子文件运动的档案阶段开始于何时?从"网络归档"开始,还是从"介质归档"开始?  相似文献   

15.
开展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是档案部门创新服务机制的重要举措。今年,贵阳市已经确定在全市逐步开放现行公开文件的目标。因此,如何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外地经验,适时加快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收集是做好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这项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开展的难点。那么,如何做好现行文件的收集工作呢?笔者对此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对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关系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义科技文件概念下 ,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认识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的联系和区别。由于科技文件运动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且科技档案的诸多性质均是所有科技文件共有的 ,因此应该淡化科技档案的概念 ,突出科技文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件生命周期论的论战,在我国开展已有一些起时日了近日又看到了王茂跃同志发表在<山西档案>上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何不适用中国--兼答何嘉荪先生>[1].读后不禁掩卷深思:为什么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联论中国实际的问题上,歧见会如此之深?为什么一些本来一目了然的问题竟然会变得不易理解和接受了?我们想,关键可能在于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或以什么态度来研究对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在有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宜于中国的问题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这种观点应该彻底予以否定,同时对把“电子文件信息与特定载体可以分离”作为电子文件的特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件与档案的本质区别,在我国,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现在,研究的文章恐怕已有成百上千.我今天又来唠叨这个问题,是因为自从电子文件的"网络实时归档"和"介质实体归档"两种新事物出现以后,便有了一个问题:如何为之定性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