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整个法律哲学领域,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很多学者所关注和重视。本文介绍了法律的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作用,法律的道德性能促进良法善治的形成,有利于人们更好遵守法律,有利于保障人们正当权益。道德法律化能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们综合素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法律的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化的关系和价值定位,事实上,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法律和道德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价值定位来看,法律的道德性的定位为法治,道德法律化的定位为法制。  相似文献   

2.
虐猫事件反映出人们道德观念上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突显出法律调整对于动物保护方面的空白,而该事件背后的“网络力量”,更引发了对于法律与道德界限的再思考。法治社会的法律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道德精神,法律规范需要反映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标准;同时,法治社会必须崇尚法律权威,以法律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力量,这才是法治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由于道德评价"义务"本位与法律评价"权利"本位差异,道德评价的主动性与法律评价的被动性差异,道德评价的多变性与法律评价的相对稳定性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法律保护和道德提倡相悖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争论和困惑,它"颠覆"着人们对道德的信念和法制的信心。因此应在立法中吸收道德内容、寻求道德与法律的平衡点,以道德评价监督法律评价,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道德评价和法律评价的水平,减少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相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情境中,道德与法律常发生冲突。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分为某一行为或事物的性质与道德一致而法律冲突和与法律一致而道德冲突两种情形。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对立法伦理、执法伦理、司法伦理、守法伦理各法律伦理都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在对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有了充分的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法律伦理,才有现实性以及能被人们所接受和遵守,才能完善我们构建法律伦理的视角和完善法律伦理学学科自身。  相似文献   

5.
在司法实践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故此,人们在道德的评价问题上各持己见,本文力求在崇尚道德法律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和谐的法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及其道德功能的局限性。道德法律化无论是在我国当代立法还是西方国家立法中都有重要的表现。法律不是万能的,道德和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尽相同,有些社会关系只能依靠道德来调节;法律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它一般只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律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阶段普通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所能接受的程度;对法律的过分依赖可能造成道德的弱化。这些因素使道德法律化存在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调整人们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和法律规范不同,但同法律规范一起调整人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进步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是人们行为失范和伦理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当代道德建构,从传统道义伦理向现代规则伦理的转型,在人们的心中形成极大的心理落差.从法律与制度建构入手重建社会道德是当前道德建设最为有效的手段,这与伦理道德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9.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治理中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那么当前在我国,到底是实行法治更为适合还是德治更占上风呢?抑或是德法结合呢?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入手进行探讨,并尝试对"德性法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10.
"见死不救"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道德问题,法律不介入调整。"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惊醒人们从法律的角度去深思: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见死不救"能否立法惩治?法律和道德有联系也有区别,法律无法强制人们行善,但法律可以为道德提供制度保障。见死不救,法律有所不为也有所为。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最底线是合法,道德要求的首要要素是守法。从实质上说,道德和法律拥有人们追求的共同价值理想和目标,它们起作用的最终途径和方法是相近的。我们要按照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在统一性的要求,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命题,一直是法学界中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法律与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社会规范领域的两个基本维度.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比较法学流派对二者关系的各种观点,研究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分析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区别.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道德共识日益萎靡,同当代人的道德需要脱节,也因此失去了其在传统社会中的整合作用,现在已无法适合人们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内心的价值多元化,传统道德已难以在人与人之间达成共识,社会出现了“道德共识”困境。在此环境下,为更好地发挥道德的内心约束作用,应该在改进传统“道德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国人道德要求的法律,从而实现对人们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法律和道德分别从制度和精神两个方面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重要手段.处理好法律调控与道德调控的关系,发挥好法律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道德与正义这一经典问题,在法学界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讨论。而英国新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哈特也把它列入对法学本性思索所必须解决的三个争论点之一,其对此争论点的分析阐述在法学界影响深远,生命力持久。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过争论,但它是在接受了法律与道德存在不言而喻的联系的前提下,更注重两者的社会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在欧美法哲学家视野中,该话题主要体现在探索法律与道德本体意义上的联系而体现出法律道德性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争论的批判性解读,便于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过争论,但它是在接受了法律与道德存在不言而喻的联系的前提下,更注重两者的社会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在欧美法哲学家视野中,该话题主要体现在探索法律与道德本体意义上的联系而体现出法律道德性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争论的批判性解读,便于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道德性问题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与自然法学之间长期争论的焦点。分析实证法学主张道德与法律是可分的,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联系。自然法学认为道德与法律不可分,法律本身应该合乎道德。在法治建设中,法律的道德性要求立法的道德基础、守法的道德义务以及司法的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9.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法律与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及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孰重孰轻,应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使两者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救狗行动背后,引发人们对公益事业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公益行动作为道德素质提升的现实表现,既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引导.协调好公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公益不再面对法律尴尬,关键的步骤是建立健全公益法律制度.本文就公益活动中如何避免法律尴尬,处理好公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整个公益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等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