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娟 《上海教育》2011,(21):64-64
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带头人张渭源教授(“暖体假人之父”)的牵头下,团队以测试南极科考队服装而开发研制假人为契机,开始了仿生假人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2.
任朝霞 《上海教育》2010,(15):17-17
依托纺织、服装、材料等专业领域的学科优势,东华大学世博职业服装设计团队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世博主题、科技、文化内涵完美融合。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身着一套白绿搭配的服装,不仅看起来洁净、穿起来舒适,还包含了丰富的科技元素和文化内涵,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和他的设计团队奋战一年多设计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自今年5月起,在东华大学团委和学生处的指导下,在各学院老师的带领下,东华大学积极组织以“祝福祖国六十载,科学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组成了33支研究生实践团队。近日,东华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陆续从上海出发,奔赴山东、河南、云南、湖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同时,发挥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为实践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沈炯认为,乐观积极的态度,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秉持"创新至上"的理念是团队"克敌制胜"有效法宝。沈炯,来自浙江,东华大学硕士毕业生,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上海市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多年东华大学一等奖学金,东华大学五四青年标兵,东华大学优秀  相似文献   

5.
<正>团队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自2009年招收首届物理学本科生以来,协同物理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严谨治学,勤于管理,教学效果显著。2013年,首届98名物理学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1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8%;2014年,第二届86名物理学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2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5%;2015年,第三届80名物理学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20人。物理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率逐年提升,就业率稳居我校前茅。1998年至2015年3月,本团队主持开展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自治区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教学改革研究项  相似文献   

6.
学校名称:东华大学办学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邮编:200051)联系电话:021—62373266、62379160网址:www.dhu.edu.cn 一、招生地区及名额面向全国招生,共380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普通班)300名,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中日合作班)60名,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专业20名(限招女生)  相似文献   

7.
在长宁区最繁华的地段,有一座培养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服装人才的著名学府——东华大学。小记者采访了东华大学原校长、教育部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邵世煌教授。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暖体假人在服装测试中的应用,以及暖体假人的原理和研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可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计算并打印出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服装设计师更关注从大自然来寻找设计灵感。这就产生了仿生设计手法,它是服装设计师对自然界的审关情趣,设计师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在模仿和感悟中获得艺术创造的灵感。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仿生设计手法在服装中的具体运用,主要从形态仿生、色彩仿生、结构仿生、材料仿生、功能仿生以及文化仿生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以期能够向人们展示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手法的巧妙之处,让服装回归自然,从而蕴含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仿生设计,顾名思义是指有关模仿生物的设计。自从20世纪60年代仿生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巳发展成为横跨多门学科的边缘性学科。服装仿生设计作为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从童装的仿生设计角度入手,研究童装仿生设计方法,探讨童装仿生设计当中的规律。并且从儿童的角度研究了几种主要的童装仿生方法,既可以使儿童穿上自己喜欢的仿生童装,也能够培养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骁 《上海教育》2002,(12):41-43
透过东华大学服装学科发展的历程,可以让人得出这样的启示:造就一个重点学科,其中牵涉到的因素是很多的,外部的环境、人才的培养、研究方向的确立、队伍的建设,但创新无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东华大学服装学科的发展走的正是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12.
十月金秋漫山碧,芙蓉峰下,博采众长、风云激荡。由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08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生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改革开放30年中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上百名研究生,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是提升研究生德育实效的关键所在。东华大学通过建设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党员、研究生骨干和研究生生活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等五支队伍,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团队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团队氛围的6个维度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团队心理安全感在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总体模型及分解模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以及部分中介的作用。关于团队心理安全感中介作用的认识,对于了解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双主体"性、改善团队氛围以提高团队的心理安全感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背景下,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绩效,基于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了其不同于传统团队的固有特性,内容包括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团队目标、成员特性和管理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师生比例不协调、导师专业技术知识领域存在局限性、培养类别不清晰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研究生为中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导师团队为保障而实施的,在介绍研究团队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团队应如何促进研究生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通过对该模式的研究能够为后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托管”改变农村薄弱学校面貌的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7年资助广西等地45名贫困生的上海师大辅导员孙雅艳;为地震后都江堰设计重建规划的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研制“暖体假人”与“神七”结缘的东华大学教授张渭源;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并接受随堂听课的市四中学校长张云;将农村薄弱学校推上体育特色学校舞台的松江区车墩学校体育教师张忠维;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和绝大多数雌性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产生仅发生在胎儿期,然而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吴际教授(图1)研究团队(包括6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以极富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撼动了占据生殖和发育研究领域80多年的经典学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4日一6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2006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式在东华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