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敏 《大观周刊》2012,(1):131-131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满堂讲的教学模式已渐行渐远,这是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理念推动的结果.广大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中都在积极压缩“讲”的内容。尽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堂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前,新加坡有一整套中文教育体系。但后来,新加坡为提高在国际经贸中的竞争力,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中文沦为小学和中学的一门单独学科。 1979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发起“讲华语运动”。对新加坡人来说, 学习中文,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3.
田娟 《大观周刊》2012,(25):283-283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物质(元素化合物、有机物)为载体、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中心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升上高中的学生,由于他们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各科基础因素,使得学生无论学习也好.各种能力也好都自然分层.“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只能抑制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更好、更强;  相似文献   

4.
Blog的全名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中文译为“博客”。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读者文摘”。因此还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博客是一种将个人思想、网络链接等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以上是对博客定义的基本阐述,博客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朱文博 《青年记者》2022,(23):68-69
近年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传播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对外发声能力的“意见领袖”在宣传阐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良好的国际传播条件,宜进一步提升对外传播水平,加大力度讲好“中国式民主”实践故事,抢占国际话语斗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肖雯 《大观周刊》2012,(38):327-327
《基础日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课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学习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只能依靠书木来获取有限的信息。造成只讲理论忽略实际的后果。把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形式与H语教学结合起来.成为日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能够有效地完成精读课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新闻工作者讲过的话,我借来作本文的标题。这里说的“历史”.自然是指后人对历史的著述。  相似文献   

8.
商丽燕 《大观周刊》2011,(19):162-162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除非参加中高考迫不得已而被动学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从客观上讲.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脱离中学生实际,太过于重视理论的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事例严重滞后。从主观上讲.传统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这是制约思想政治课活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大力提倡民主、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主体是新闻传播道德性的根本保证。把新闻活动主体塑造成具有新闻道德品质的主体.只能通过自律与他律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他律”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自律”则是成为道德主体的根本.“无律”是真实道德主体的自然状态,是值得追求的道德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06,(4):I0002-I0003
一、课程描述:教学与科研同台 艺术与智慧相映 “文艺鉴赏学”是湖南文理学院一门公共必修课.属人文素质教育课.以追求完美人格.提升人文素质为目标:讲授过程中采取“四结合”的方法:即课外与课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讲作品与讲方法结合,文学作品与其它艺术作品结合,旨在让学生通过文艺鉴赏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中文报刊评论文体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呢?第一份中文近代报纸是外国人办的。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及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华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除新闻报道外,还有言论──短论及评论性文章,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文化及孔孟之道。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人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我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每页首页有言论,讲贸易强国,学习外国文化,目的在“润泽汉人”,征服中国人的心。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1868—1898年),发行份数最广(5.4万…  相似文献   

12.
李雪琴 《大观周刊》2013,(1):173-173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人非非。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遵循中央台文艺之声“故事频率”的理念,《广播故事会》意在打造一个新的故事世界。其前身是2006年5月18日开播的《故事新天地》。但在开播之初,节目制作人员只明确一点:讲短篇故事,为的是适应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至于究竟讲什么样的故事,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日播的短故事栏目在广播中无同类节目可以学习和借鉴,节目制作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4.
上一文讲的“读功”,是从战术角度讲的,即如何读得实在、读得精微。接下来,想从战略角度讲讲“读功”,即:应该如何扩大阅读量,以及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提高阅读的“质”? 一般人认为读书多就是“阅读量大”,殊不知这个“量”字很有讲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一个人一连气看了一千本小说,粗看上去也称得上“阅读量大”了。但是,倘若他读的都是小说,也只能算是读了一  相似文献   

15.
包建华 《大观周刊》2011,(52):172-172
“到哪座山,就唱哪山的歌”,唱歌讲究人乡随俗。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同样也要讲究语言环境。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实践是外语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要搞好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和社会实际的语言环境。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英语学习的语境作“意义”、“依据”和“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康主任光临寒舍,要我来和大家讲一讲怎样编写武汉市公安史志大事记。这两年我虽然一直在为同志们跟踪服务,但是对于公安系统的业务,我仍然是个外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我只能从编史修志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今天的天气是和风细雨.  相似文献   

17.
问鼎责任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30-I0031
2009年,在“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信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中国也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种东方化的“中国式责任”理念正激荡成型。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次与世界文明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完美握手。  相似文献   

18.
王明花  安天华 《大观周刊》2011,(15):197-197
小学生活泼好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凭兴趣而学。如果他们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认为在教室里上课是“受苦”,进而导致“厌学”、“怕学”、“拒学”的心理。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的失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新闻界内外,人们几乎一直在讲:“做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要做革命,先做革命人”等等,其落脚点.主要或说重点,在“做人”上。其之所以常讲不懈,想来是因为。一是二关系之中,做人确实是个根本性问题,做人意识只能强化,不可淡化;二是客观情况不断变化.不良因素的诱惑无时不存,做人的警钟需要常鸣;三是新闻界也时不时冒出点“情况”来,“做人形势”常告“严峻”。如此这般,所以这个“常讲”不但可以理解,而且看来还要继续讲下去。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来,有些教育新闻工作者经常埋怨:“教育无新闻可讲”,并提出“教育专业报应突破教育的狭小天地,向政治、经济领域伸展.使教育新闻社会化。”向政治、经济领域伸展一点是可以的,但这种伸展只能规范在从经济政治领域探求教育现象产生变化的根源这一限度内,超过这一限度.要求教育新闻社会化.显然是不够合适的。与“教育新闻社会化”主张相对立的一种看法.则认为“教育新闻就是报道学校体系内部发生的事情”.既不应当向社会其他领域内伸展,也不应当追求轰动效应.否则就会使教育新闻成为不伦不类的事情.失掉自己应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