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使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从而使人类的地位遭到重大打击。然而事实上,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其实并非哥白尼的原意,后人把这种说法归于哥白尼乃是对他的曲解。地心说并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地心说。哥白尼其实消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地心说的关联,人的‘中心’地位被‘理想化’,不再与一个特定的宇宙论图示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哥白尼在天文学方面历史性、革命性的贡献,不但展示了哥白尼伟大的科学探索精神,而且透视出哥白尼锐意的哲学思考力。哲学思维助推哥白尼对科学假说与命题的探索维护,从而实现了科学与哲学叠进的宏大局面。哥白尼革命中哲学思维促发科学认识的重大跨越,科学观察引领哲学思维的精致推演,数学谐和运动观启迪哲学思维的迁移等,对积极培育创新思维,突破科学权威窠臼,自觉历练哲学思维,奠定科学创新根基,敢于塑造科学典范,激发创新力量成长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哥白尼是哪国人?这个问题显得有点愚蠢。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与哥白尼生平相关的资料都写着:“哥白尼,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但事实上,自从1795年波兰被彻底瓜分之日起,关于哥白尼国籍的争论便在德国和波兰之间展开,至今也没有完全停止过。  相似文献   

4.
童年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出生于波兰维斯瓦河下游托伦城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童年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幸福与不幸。在为时不长的幸福时光中,他与哥哥、姐姐们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哥白尼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5.
<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多如繁星,其中著名的也数以万计。然而,与钞票上出现肖像的其他名人相比,科学家出现在钞票上的数量并不太多,以下是在各国钞票上出现的,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的20位著名科学家。1."‘地心’杀手"哥白尼(1473~1543)波兰"业余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大名之所以被我们熟知,是因为他创立了更正人们的宇宙观的"日心说"——虽然有"古代哥白尼"之称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在早于他1700多年的公元前3世纪就提出过类似的猜  相似文献   

6.
在对天文学与神学比较和描述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哥白尼、开卜勒和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并从哲学的角度,对伽利略的天文观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哥白尼学说在当时影响了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的人对哥白尼及其革命的印象是:哥白尼生前始终不敢发表其历经几十年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只是到了在他临终时(1543年),他的书才出版,当时他激动地抚摸着自己一本刚刚出版的书,1个小时后他死去了。《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引起宗教当局和社会的巨大震动,它不仅动摇了以托勒密地心说为核心的教会统治阶层,同时标志着从此科学与宗教冲突的开始,这场冲突到今天是以科学代替宗教成为大多数人的信仰为结局。布鲁诺这位坚定捍卫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是这场冲突中最早和最著名的牺牲者,他在1600年被残忍的教会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相似文献   

8.
向神权宣战     
尼古拉·哥白尼公元1473年诞生在波兰维斯拉河上游托伦城的一个经商的人家,幼年丧父,由舅父抚养长大。舅父是一位主教,非常热心对外甥的培养,使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正《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吴以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定价:55元本书论述了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两百年的日心学说发展史,详细还原了这一人类认识史上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深入讨论此学说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世界观等领域提供的教益。吴以义教授博采众论,对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一流科学家及其论著和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系统的研究,并在书中广泛使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绝大部分尚未为中国学术界所知晓,是科学思想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0.
杨丽 《科教文汇》2009,(9):229-229
本文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了近代天文学的先驱哥白尼,对他的贡献和研究成果中的重要观点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纳粹时期德国科学家及科技史家的表现为重点,介绍哥白尼国籍之争的源起和发展;以出生地、语言和血缘关系为标准,讨论哥白尼国籍的归属问题。指出历史上“德意志文化”的强烈诉求和纳粹的极端文化民族主义是争论长期存在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了近代天文学的先驱哥白尼,对他的贡献和研究成果中的重要观点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蒋道平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9):1281-1286,1295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距今已470年,这部著作的问世及其所引发的科学革命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亟待弘扬,科学创新亟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温哥白尼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对全面塑造科学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欧洲十六、十七世纪的那场科学革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转折,而引爆这场宏大革命的则是一位业余天文学家①所写的一部不业余的著作,这就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天体运行论六卷》(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Libri Sex,以下简称《运行论》).哥白尼一生小心谨慎,他十分清楚"日心地动说"与正统学说存在冲突,所以在生前迟迟不愿系统发表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哥白尼在他的三篇经济学论文和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货币理论,他对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货币现象理解全面而深刻,发现了劣币将良币驱逐出市场的三条途径:熔化良币获利,收藏良币不用和良币流出国外,他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价值的货币同时流通。此外他还是货币数量论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发现货币的价值不但取决于货币所含的贵金属,还和货币的数量有关的学者。哥白尼通过分析货币市场的历史数据,对滥发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和币制混乱提出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收回铸币权,统一币制,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这是金本位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明诸多质疑的前提是对现代世界的广泛不满。这种不满也许根源于,现代人不再把世界体验为一个万物各居其位、秩序井然的有限宇宙(cosmos)。我们的精神世界宛如一座布满缝隙和裂痕的废墟。康德、笛卡儿和哥白尼等现代奠基人的遗产之所以现在受到质疑,是因为它们无法回答我们深切的渴望。哥白尼革命以及后续革命否认我们的位置近乎于某个料想的宇宙中心:康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及其与之相随的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性飞跃而进步的,这些飞跃亦即巨大的跃进,使得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焕然一新。”——科恩《科学中的革命》一“哥白尼革命”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倾注毕生心血,于1543年出版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引起了天文学的一场历史性革命,它向教会权威发出猛烈的挑战,使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二、“牛顿革命”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把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综合在一个严密的…  相似文献   

18.
从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种错误认识已经被哥白尼推翻了。现在,人们又以为自己所在的宇宙是唯一的,这想法是否也是科学的呢?  相似文献   

19.
1.地球绕自转轴的周日旋转。 2.地球绕太阳的周年运动。哥白尼确立了地球的这两种主要运动的存在。在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1543年)中详尽地研究了这两种运动和它们的结果。 3.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从天极的位置和天球赤道与黄道交点的位置的变化观测出地球的这种运动。地球自转轴由於圆锥形的摆动(像陀螺的运动),每26000年旋转一周。这个现象称为岁差。公元前二世纪,依巴谷发现了天球赤道与黄道的交点每年移动50″的现象。哥白尼确定了地球自转轴的圆锥形运动。牛顿(1687年)阐明了岁差是由於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在非完全圆球形的地球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人们对太阳系有了新的认识,从开普勒的行星和谐运动定律,到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行星运动,直至卡西尼测量行星之间的距离……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