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本书是针对当代日本人、日本问题的思考、批判和解读。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日本的种种阴暗面、不足和问题,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等各个层次。对于日本社会的优长,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本刊所摘此文,即肯定了日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近日,著名学者熊培云在其新书《西风东土》中提出"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至于药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在他看来,日本社会对于中国社会建设具有启示性价值,中国可以向其学习如何保存和发展社会,使社会的组织系统和意义系统能够充分自治、良好运行。但他同时也强调,责任社会仅限于日本内部,就外部来说,日本对战争责任的推卸是显而易见且不可饶恕的。以下为相关内容摘录:  相似文献   

3.
《感受日本》欧阳蔚怡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8定价:29.8元《感受日本》一书对于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风情作了大量的描述,这来源于作者在日本长期生活感受的积累,得益于作者对日本社会的近距离观察。通过本书,你能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情世故,感受日本社会跳动的脉搏。本文摘自序言。  相似文献   

4.
张彩  曹璐 《现代传播》2008,(2):41-42
日本是一个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年的多发性灾害提升了日本政府、社会、媒介和民众的抗灾救灾能力,从而使日本广播在防灾救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了"广播救了灾害大国日本"这样的提法.广播在重大突发灾害面前如何起到"社会的神经中枢"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日本广播在媒介功能理念、重大灾害报道运作规则及应对机制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动浸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是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于我国的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启发性的影响。本文从两个问题切入,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研充:1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原因是什么。2动漫产业对于日本社会、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新闻评论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并具有生产性力量,推动着社会事件的发展,塑造着公众的舆论生态。本文从话语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分阶段的新闻评论类型及特点。从话语生产与社会事件演进机制结合日本地震分阶段的灾情特点,本文初步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新闻评论分为人道主义话语、启智话语、理性话语和危机话语四种新闻评论类型,四种话语评论类型纵向、动态地构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新闻评论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日本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为了帮助我国青少年正确认识日本文化,吸收日本文化的优秀之处,摒弃其糟粕,国内有不少学者编写了与日本社会文化相关的著作.由王静编写、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文化》一书,详细讲述了日本的礼节观、着装饮食文化、职场礼仪、婚丧习俗、审美倾向、祭祀文化等诸多社会基本元素的文化内容,其内容基础而富有趣味,适合我国青少年阅读,弥补了我国青少年读物在日本社会文化基础读物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U-JAPAN”计划是日本在建设知识创造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对四大领域(网络信息基础设施、ICT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信息技术安全和国际战略)制订了目标、策略和措施.该计划的实施让日本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ICT基础设施、物联网、电子政府、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相似文献   

9.
姜琳 《东南传播》2010,(2):91-93
二战后的日本在欧美文化风雨的洗礼下,在日本国民主化进程的努力中,日本女性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很大提升、社会形象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从最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转变的轨迹,本文将以日本近几年电视剧作品当中描写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将近年来崭新的日本女性社会形象展现出来,并结合历史传统背景、社会环境影响等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促使日本的银行迅速实现电子化和现代化;反过来、银行的电子化又进一步促使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银行电子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这种相互促进关系,在日本反映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唐朝时期,中国典籍为日人关注,日本使者来华研读汉学经典,把大量的汉诗文集和儒家经典带回日本,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了“日籍”(日本人创作的书籍)在内容上直接引用、创作手法等方面模仿中国典籍的汉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武晓静 《大观周刊》2011,(36):79-79
说起日本女性,世人常能联想到知书达理、对丈夫言听计从的贤妻良母形象。从日本历史产生以来,女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与男性一起,创造了伟大的日本历史。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女性就业率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属于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3.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4):12-12
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前景暗淡。经过占领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之后,从1955年日本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增长,直至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为止,日本经济增长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远比许多发达国家要快,因此,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经济保持增长的主客观原因,对中国正确认识和掌握发展方向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公共广告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的日本,公共广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很多都是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的。日本利用公共广告这种传播力量来提升公众对公共问题的认识,并改变公众的观念和行动,从而推动有序的公民社会建立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日本公共广告机构的设立借助于朝鲜战争和美国的扶持,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国家财富迅速累积的同时,国民内心却日益焦虑,自私自利、商业欺诈、环境污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学界一般习惯性更看重对政治、军事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研究。而实质上,九一八事变前的日本在中国东北早期移民活动及移民本身都成为日本关东军发动和扩大事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日本移民在助力九一八事变的发动之后,对九一八事变的扩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震、海啸、核危机,在2011年3月11日起日本遭遇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中,日本媒体体现出了一以贯之的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日本唯一的公共放送机构NHK,更是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公共空间"的社会责任,为日本地震巨灾的信息传播和灾难应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前听到有人把日本大企业在厕所水箱中加石块以减少水使用量、使用旧文件纸的反面做便条之类的事情,总觉得那是个笑话。近日,我对日本社会资源节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后,才深深体会到,尽管与以前相比,我们现在对开展节约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与日本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此起来,我们所做的事情还是很少的。日本确实已经在实实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了。  相似文献   

18.
唐朝时期,中国典籍为日人关注,日本使者来华研读汉学经典,把大量的汉诗文集和儒家经典带回日本,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了日籍(日本人创作的书籍)在内容上直接引用、创作手法等方面模仿中国典籍的汉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东京工作期间,由于工作的关系,几乎天天同日本新闻界接触,结识了不少记者朋友。耳闻目睹,深感日本各大报社、通讯社、电台和电视台都拥有一批按日本社会的标准来说是相当精明强干、出类拔萃的记者。他们工作起来勤奋刻苦、百折不挠,总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这些人,不仅在影响社会舆  相似文献   

20.
金妍彦 《大观周刊》2012,(31):19-19
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各方面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这与“现代官僚制”的建立密不可分。但20世纪末,日本行政体系部分改变了最初的设计。制度执行的不彻底、官员贪污、渎职犯罪剧增,使官僚制度不再像韦伯说的高效率机器一样运作。日本社会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陷入低迷。本文通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支配论来分析战后日本官僚体系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