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氏武学产生于本世纪初,是孙禄堂先生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孙氏武学首次历史性地使武术从一种搏斗技能升华为一门修身实学,孙氏武学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孙禄堂武学进行研究,以期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武学思想,为孙式太极拳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孙式太极拳是现代流传的五大太极拳流派之一,为一代宗师孙禄堂所创。禄堂公之女孙剑云继承父志,为推广、普及孙式太极拳,义务公开授拳数十年,并于1983年在京成立了孙式太极拳研究会。以后,又在国内外建立了众多的研究会组织,会员广布。近来,八十二岁的孙剑云老师打破封建的家族专承的旧习,推荐了非孙氏家族的入门弟子、现年四十七岁的孙永田为蒲阳孙门第三代掌门人。  相似文献   

3.
孙式太极拳的产生孙式太极拳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太极拳流派之一。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人(今属望都县)。孙禄堂幼从李奎元读  相似文献   

4.
燕侠 《中华武术》2002,(6):42-43
1993年,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先生正式把掌门人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孙永田,这在当时的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武林之中历来讲究名分,掌门人之位更是让人看重。孙永田和孙剑云虽然同姓,可是并不同宗。让一位和自己并不沾亲带故的人职掌孙家拳的帅印,这表现出了孙剑云老人的开阔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孙家拳掌门,惟有德者居之。”孙剑云老人不只一次对武林内外的人士说过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5.
雷世泰 《武当》2007,(11):10-12
三拳合一孙式太极拳是综合了孙式三拳——太极、形意、八卦的精华而成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本来是孙式拳的特点和优点,是应该好好理解和继承发扬的,但是却被人有意地淡化,似乎一提三拳合一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就是要把太极拳练得忽刚忽柔、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恬淡虚无、纯以神行的优良风格。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不仅是对孙氏太极拳的误解,也是对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6,(1):17-17
1948年2月出生,祖籍河北省沧州,出生于北京。现任航天神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孙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自幼酷爱武术,曾习长拳、唐拳等多种拳械。1982年,从孙式太极拳大家、中国“十大武术名师”孙剑云学习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他协助整理出版了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的《孙禄堂武学录》。2003年协助孙剑云老师出版了《孙式太极拳诠真》一书。现正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中华武术展现工程摄制专题片。  相似文献   

7.
孙氏太极拳简介创始人孙福全,河北完县人。自幼酷武术,精形意,八卦及太极拳,三体而创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进退相随,运用圆活,敏捷自然。因专身以"开"、"合"相接,固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当代主要传人:孙剑云。孙剑云性格爽朗,声音洪亮,办事痛快利落,让人不敢相信好已是85岁高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在北京武术舞岁数最大,可腿脚还灵活,眼不花,不聋,牙也不错。"正火爆京城的《图兰朵》剧组主唱闻中国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久仰孙老太极拳的精湛演技,特地在紧张的属此间歇携夫人一同登门拜访孙剑云,开颀然为孙看…  相似文献   

8.
体育盲点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所创。孙禄堂(1860~1933),讳福全,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东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曾拜李奎元为师,实从郭云深(李之师)习形意拳,后从程廷华习八卦拳,并得太极名师郝为真所习太极真谛。禄堂公以毕生精力钻研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冶三家于一炉,独创了卓然自成一家的孙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9.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是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一体的太极流派,具有相当高的锻炼价值,也包涵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解读孙式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孙式太极拳是一种修为和完善人之身心的拳学体系。孙式太极拳遵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从无为而始以达至无不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恬淡虚无这种心理暗示以求得初步的心理稳态(即一种寡欲、无欲的心态)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孙式太极拳的锻炼达至生理机能稳态水平的提高。最后,由于心理稳态与生理稳态之间的相互启发,循环共进,达至人之心理、生理适应机能的双重完善,即所谓完善人之身心、变换人之气质的最终目标。所谓技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当人之身心的适应能力渐臻完善时,自然能适应这种相互作用,故能产生"不求胜于人,…  相似文献   

11.
孙式太极拳修为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将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举一触即发之本能,...  相似文献   

12.
杨玉冰 《中华武术》2006,(10):33-33
孙剑云先生,为孙式太极拳宗师孙禄堂之女。中国武术八段,“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先生九岁随父习武,得家传。时人评日“得其父神”。修武近80年,守武德,远名利,自强不息,其师兄刘如桐赞日:“灿若繁星集万人视线,明如皎日放一代光辉:”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无奇不有,新鲜事儿层出不穷。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一大亮点就是出奇不意地造访了武术圣地——少林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武僧表演的少林功夫。一位大国领导人对武术如此情有独钟,并亲临“现场”,面对面地欣赏武术还是头一次。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孙永田收徒仪式选址中央党校,“开启”了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太极拳的礼仪引入传播马列主义殿堂之“先河”,令人耳目一新,预示太极拳也将按着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在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赛上,记者采访了“全国十大武术名师”,曾培养出了林秋萍、陈思坦、高佳敏等太极拳冠军,有着冠军教练之称的曾乃梁先生。退休以后的曾乃梁仍然活跃在武术界,不仅经常出访海外,传授太极拳,还创编出“六手太极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编太极拳套路。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武术活动.这次就是应邀来泰州担任国际武术交流大赛总裁判长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2,(11):42-43
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孙禄堂先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孙式太极拳后,孙式太极拳一直是择人而授,很少在社会上流传,因此孙式太极拳的传播范围很小。到了80年代,才开始向社会上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6.
腊梅绽放,暗香袭人,一团炽热的太极文化之火借助新年的第一缕春风悄然燃旺了古城镇江。2015年1月31日,中国镇江"非遗"孙氏太极拳传承大会在镇江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孙氏太极拳传承成果展,孙氏太极拳传承发展研讨会,孙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霍培林收徒仪式,名家表演和拳艺展示等。来自泰国和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广东、浙江、山东、辽宁、宁夏、江苏等省市的武术名家、书画名家和孙氏门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江西省安福县陈小工来信:我有几个问题想向名家请教:1.武术套路在武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动作在实战中是否能够用得上? 2.练拳时,腰间系的腰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现在练武系腰带的人少了?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7,(1):I0005-I0005
孙式太极拳十六式套路由孙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孙永田先生创编,此套路不仅具有孙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而且具有短小精悍、简单易学的特点。孙式太极拳十六式是为了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而提出,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的。为了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在锻炼过程中只要增加练习的次数即可。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永年县在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两大太极拳流派的诞生地,并直接派生出吴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在武术界有这样一句话:“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一百多年前,流传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正是通过永年广府镇的杨露禅先生的传播,才逐渐地广泛流传于世,以至于达到今日蔚为壮观的景象。河北永年县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中兴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孙剑云老师走过了平凡而伟大的九十年,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宝贵遗产。我们孙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肩负着认真继承优秀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太极拳的历史任务。-幼承瘫训,为武林女中豪杰:土心舌坎坷扩重亲情笑飞疗人生身》杂志上发表。之后又编写了《形意八式》《纯阳剑》’《孙氏太极拳特点和要求》丈孙氏太极拳、剑》((孙式太极拳诊真》等书,并且又把父亲孙禄堂的咯形意拳学》《八圭障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和《/又卦剑学》五本文言著作力口以点校,并改成简化字编辑出版了《孙禄堂武学录)一书。_‘从一屠师出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