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周恩来逝世之后形成的,但却与周恩来生前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有密切关系。“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保护老干部,解放老干部所做的努力.为第二代领导领导核心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恩来同“四人帮”进行的坚决斗争,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减少了阻力。  相似文献   

2.
在生命最后四年多的日子里,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大量解放和安置老干部,为打倒“四人帮”,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比较顺利地接过革命的班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他对极“左”思潮的纠正和对全国各项工作的治理整顿,为日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对邓小平的信任、培养和重用,为正在形成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树起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党的历史上是最好的,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正确理论和政策,又坚决地纠正了“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而形成的,党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的形成,必将极大地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大大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4.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但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何以能在三中全会上形成、其后又是怎样巩固和确立的?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拟对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巩固和确立的历史过程,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在抵制“文革”的斗争中,奠定了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基础“文革”是党1957年以来,“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文革”期间,虽然呈现出“左”的倾向压倒一切的态势,但是,从“文革”之初的“二月抗争”、“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它与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紧密相连。周恩来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始终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戒慎恐惧”,以身作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重温周恩来重在论述,学习他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思想作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诸方面,对周恩来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赶超战略,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二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7.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它与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紧密相连。周恩来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始终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戒慎恐惧”,以身作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重温周恩来重在论述,学习他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思想作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诸方面,对周恩来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他始终敬重毛泽东并一贯支持宣传毛泽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特殊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
3月 5日 ,淮阴师范学院隆重举行周恩来研究座谈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处、学术研究处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杂志社等单位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国内周恩来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讨论 ,会议认为 ,周恩来百年诞辰之后 ,国内周恩来研究活动不会降温 ,周恩来研究的思辨性将越来越突出。会议代表肯定了《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周恩来研究”专栏的成果 ,认为这一专栏极具地方特色 ,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周恩来研究”专栏 ,它的创办对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展示第一代领导人与第二代领导人思想内在运动…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杰出代表,他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恩来总理青年时,就已经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这更使我们怀念敬爱的周恩来爷爷。《周恩来的故事》记述了他光辉的一生,其中的《为了中华之崛起》一节记叙了周恩来青年时期的生活与斗争的故事。当我读完《故乡和童年》时,深深地被它打动了。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和创建人之一,他在早期建党理论与实践及干部培养方面作出了贡献,对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有重大贡献,多次挽救党和国家于危亡之际,强调思想建设是建党的首要问题,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倡导优良作风,搞好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危难之秋举“邓公” “9.13事件”之后,林彪集团的覆亡,使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一下子出现了好多空白。恰在这时,毛泽东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大权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利用这一条件,首要的一条就是解放在“文革”中被打倒的一大批党政军老干部。  相似文献   

13.
陈云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是坚持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坚持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三是坚持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毛泽东、周恩来第一代领导人对香港问题提出了初步构想,奠定了解决香港问题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而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卓...  相似文献   

15.
“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中。以毛泽东、周恩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战略性问题,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树立新安全观,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战略思想。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的构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国前后为争取祖国统一和发展所做的一些原创性设想和探索,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思想先导和渊源,是“一国两制”的雏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和完成了“一国两制”的理论的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的设想顺利地实施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并且为了早日统一台湾进行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决策,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通过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领导集体实现了香港的顺利回归并使“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民族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民族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质、道路、方式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深入研究周恩来的民族发展观,对新时期民族理论的创新和民族工作的实践都具有的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继承中华优秀道德“强调整体精神”的传统,以人民性一以贯之,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甘做天下之公仆,进而形成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周恩来继承优秀道德“追求精神境界”的传统,以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提升境界层次。周恩来吸收传统道德“勇毅力行”的菁华,他的修养历程和以过“五关”论为代表的修养理论,充分展现了道德活动的实践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这个失误应由中央领导集体负责,但中央领导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又要具体分析。周恩来在“大跃进”之前是清醒的,他致力于反冒进,实际上推迟了“大跃进”的发生;在“大跃进”的决策上是无奈的,他始终处在被批评的位置上,无法反对;在“大跃进”全面发动之后是冷静的,他力所能及地为“大跃进”降温,努力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