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要求1.在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 ,使学生弄清构成原子的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电量关系、质量关系 ,了解质量数的意义和原子组成符号的含义。2 .使学生掌握同位素的概念 ,学会元素原子量的计算方法。3.通过对原子的进一步认识 ,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时选择方法的重要性 ,了解对于微粒相对量研究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量的计算方法。三、教学过程【引人新课】:【提问】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原子 )2 .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讲述】对于原子 ,我们更多的是讨…  相似文献   

2.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笔者用“Director”制作了课件,对α粒子散射实验进行了模拟,以求学生对原子核成结构的出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形象的认识。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惠娟 《物理教师》2002,23(9):11-12
笔者在“原子核式结构发现”的课堂教学中 ,尝试用“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角色效应” ,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小科学家 ,在假想让时光倒退 1 0 0年的前提下 ,一起作原子世界的科学探索 ,努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2 )结合教学内容 ,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师生共同讨论 .[教具准备 ]高亮度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奔腾微…  相似文献   

4.
在讲授高中《物理》(新版必修本)第二册第九章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这节内容时,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由于篇幅较长,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中感觉时间非常紧.所以有的教师主张用2个课时来完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这无疑削弱了本节内容所特有的“连贯性”和“整体性”.2.学生理解不透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和居里夫妇用来自铍的“射线”轰击石蜡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原子和原子核”一章以实验为研究基础,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为线索,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地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全章渗透着对学生物理学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在复习时,可归纳为“六个实验现象”、“三种原子模型”和“三类计算”。  相似文献   

6.
赵坚 《物理教师》2002,23(10):40-41
在“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的教材中说到:“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由于从各种原子核里都能打出质子来,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W.Bothe)和贝克(H.Becker)发现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4.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和方法5.知道原子核的组成6.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核组成的思路和方法自学参考提纲:1.1897年,发现了电子。2.1909年到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的实验3.看图20-1,归纳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结果是:。4.a粒子偏转的原因是:。5.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6.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是:。7.发挥你的想象,比较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8.看图20-2,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解释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9.1…  相似文献   

8.
在讲授高中《物理》(新版必修本)第二册第九章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这节内容时,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由于篇幅较长,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中感觉时间非常紧.所以有的教师主张用2个课时来完成这...  相似文献   

9.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 ,它不仅适用于宏观领域 ,对微观领域内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动量守恒定律与中子的发现在认识原子核的艰难历程中 ,中子的发现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 .1 93 0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和他的学生贝克用放射性物质钋 (Po)放射出的α粒子去轰击轻金属铍 (Be)时 ,发现有一种贯穿力很强的中性射线产生 ,他们认为这是γ射线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也进行类似的实验 ,他们用玻特发现的这种中性射线去轰击含有很多氢原子的石蜡 ,结果有质子被打了出来 .对于这一现象 …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原子核"一章是相对独立的,是物理科学的前沿.由于教材没有深入讲解,以致学生产生很多疑惑,会提到教材中没有明确的问题,本文简单比较了几个易混淆的问题,明确它们的区别,以供参考.1 原子核跃迁放出的光线和原子跃迁放出的光线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原子结构 1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原子核核素和核外电子排布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更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本节教材在化学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原子和原子核”一章是中学阶段与现代物理学有关的内容 ,学生由于受基础知识限制 ,在学习中往往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不够 ,这些问题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障碍 .笔者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出和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作一简单的讨论 .一、化学反应和核反应有何区别 ?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可以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例如 :2 34 90 Th→2 34 91Pa 0- 1e,31H 21H→4 2 He 10 n,CH4 Br2 →CH3Br HBr,Mg H2 SO4 =Mg SO4 H2 ↑ .两者的书写方程式很相似 ,但有本质区别 .1 .…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一章以实验为研究基础。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为线索.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全章渗透着对学生物理学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由于受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本章大部分实验难以开展,因而常常成为复习中的薄弱点。如何复习好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将全章内容重组为“四、五、六”的形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72面中关于“质量亏损”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与原子核质量的差叫做质量亏损.即质量亏损是指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而不是原子的质量亏损.而在课后第73面的习题(2)、(3)以及第78面的习题(3)中都是用原子的质量代替原子核的质量来计算质量亏损的,只是在第73面习题(3)中提到计算中可以用原子的质量代替原子核的质量,因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在相减的过程中消去.而这三个题目中电子的质量都可以在相减中消去,在其他资料中许多题目也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在原子核物理中引入一个新概念———“平均核子能”的建议 ,并阐述了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引入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什么是探究法以及实施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原子核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上适当的运用探究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总结了运用探究法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 教材概述本章是在学生了解原子核式结构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原子核的结合能和释放原子能的方法及其应用,并简单介绍基本粒子的性质。教材内容虽然是一般性知识和定性说明,但教材的编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应用,能使学生对近代物理及其发展方向有个轮廓认识,对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了解微观现象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新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与试用本比较,有如下的特点: 1、教材基本上按照历史线索叙述,知识结构、分节标题、教学要求与试用本基本相同。 2.对部分物理现象及其规律阐述得更详细。比如增加了在电场作用下,射线分成三束的偏转情况和实验装置的插图,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射线的;增加了反映衰变规律的核反应位移定则的表达式,这是写  相似文献   

18.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17(3):F0002-F0002
(项目号106750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奇特原子核电子散射的理论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对电子与奇特原子核的散射进行研究,探求描述散射过程的基本物理量,如电荷形状因子和散射截面等对奇特原子核结构变化的反映及其敏感性,探索用电子散射研究奇特原子核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原子和原子核物理部分试题,所占的份量不多.但从学习和认识现代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及这部分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小出发,笔者认为仍需加以重视.从近几年,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高考热点,谈谈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一、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原子理论这一热点是考查考生对近代物理的发展简史,原子与原子核式结构的基本实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汤姆逊的原子模型、α粒子的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原子理论和氢原子的能级等等.例如,在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90第4题考玻尔的原子理论的有关内容,’92第5题  相似文献   

20.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4,(1):123-125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