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郝昕 《编辑学报》2012,24(4):386-386
问 摄氏温度单位“℃”的中文符号是什么? 答 按规则,单位名称的简称即为该单位的中文符号,如压强单位Pa的中文名称为帕斯卡,其简称“帕”即为Pa的中文符号。“℃”的中文名称为摄氏度,而摄氏度没有简称,所以,“摄氏度”就是摄氏温度单位“℃”的中文符号;然而,“℃”是一个特殊的单位符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它还“可作为中文符号使用,可与其他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相似文献   

2.
表达冗赘不可取,表达脱漏也同样不可取。两者都与出版界提倡的字斟句酌、刻意求工精神相悖。所谓表达脱漏,就是语句中漏掉必不可少的动词,或固定词组搭配残缺,或忽略应有的标点符号等。今列举书刊常见表达脱漏情况数种,略加分析,敬希方家匡正。(一)语句中必不可少的动词脱漏例1老天爷总是不尽人意····,伏天需要雨的时候,偏偏一点雨也不落,现在不需要雨,雨倒下个没完没了。例2从当前混凝土技术水平看,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上应用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分析上两例中,“不尽人意”漏掉必不可少的动词“如”。“不尽如·人意”是…  相似文献   

3.
某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杨虎明一听爱子落水,慌忙翻身下坑,连衣服也顾不得穿整齐,就奔向池塘,一头扎进零下10几度的水中。”读及此,令人愕然。谁都知道,水的结冰温度是零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是零度。天下哪有“零下十几度的  相似文献   

4.
在编辑加工书稿的过程中,常可发现形形色色的不正确使用数学符号的现象,下面列举出其中最常见的三种,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生造的数学符号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3102.11-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下同)中,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法定的规范写法。然而,有些作者往往自行其是,喜欢使用自造的数学符号。请看下面两例。 例 1a b(原意为 a约等于 b) 按国家标准,“约等于”的符号应为“≈”,符号“”是自造的。因而,上式的规范写法为 a≈b 例2 1cm100k(原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同时采用了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两个量 ,它们的符号分别为T ,(Θ)和t ,θ ;它们的单位分别为开 [尔文 ]和摄氏度 ,符号分别为K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t =T -T0 ,式中T0 定义为等于 2 73 15K。但是现在许多书刊上都错误地写成“t =T -2 73 15”的形式。下面是最近 ( 1999年 8月 )出版的一本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手册中所列的一个表 ,其中列出了 4种温度的换算关系式。但是 ,这些式子全部是错的。温度单位K开℃摄氏度 华氏度°R兰氏度tt-2 73 1595(t-2 73 15) 3 2 95tt 2 73 15…  相似文献   

6.
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美丽的 少女”,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大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可可西里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有一个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气候恶劣,氧气稀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沸点只有80多度。但这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野驴…… 根据我国法律,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等同。猎杀三只藏羚羊就是特大刑事案。由于目前…  相似文献   

7.
括号在科技论文中的误用例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该用未用,不该用而用了  例1 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如微球栓塞剂的应用,保留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间歇期长短等都在进一步探讨之中。此句主语不明确。将插入语“如微球栓塞剂的应用,保留导管持续灌注”加上“()”,作为“发展”的注释说明,则可使语句结构清晰。  例2 材料:人体解剖塑像、人体腰椎标本腰1~腰5、橡胶、橡皮泥。“腰1~腰5”是“腰椎标本”的注释,应加上括号。例3 PD(帕金森征)病人分型:≤40岁出现PD症状的病人为早期PD5例,41~70岁为中期PD7例,≥70岁出现症…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2002,(5):44-45
雍正七年编纂的《大义觉迷录》记载一则民间传闻:“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胤(礻题)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是说康熙传位遗诏原文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胤(礻题)原名胤祯,因雍正皇帝名胤稹,为避讳,胤禛当皇帝后,胤祯改名胤褪)。而康熙的第四子胤稹把遗诏的“十”改为“于”,“祯”改为“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906———2001《中国标准书号条码》2001年4月9日发布,已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取代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1年5月17日批准,199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旧国标。一、《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修订的主要内容对比新、旧两个国标,《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主要作出如下内容的修订:(1)原标准的使用范围是“在中国注册出版的图书”,修订后的标准扩大为“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出版物”。换言之,也就是新标准也适用于除图书外的其他类型的出版物。(2)原标准的代码结构为…  相似文献   

10.
上篇《拾零》中共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失衡情况 7种。此篇再列举 10种,略加分析,敬祈方家指正。   (八 )连词“如果”与“时”搭配   例 9如果水泥厂的石膏掺量足量时,外加硫酸钠有时甚至降低 (混凝土的 )早期强度。   分析 连词“如果”表示假设,不能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时”搭配。当将“时”删去。若要强调假设的条件,可将“时”改为“的话”。   (九 )连词“如”用在主语前且后带双音词   例 10如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则 X i=Ni;如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 X i=lg(N i)。   分析 “如”作连词表示假设时,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12月1日,一直深受台湾书业界关注的台湾两家知名出版物发行中盘商——联经出版公司(简称“联经”)和农学社股份有限公刊(简称“农学”)联合事宜,终于浮出水面,两家共同登记资金额1亿新台币的联合发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据悉,此举是台湾图书发行业首次大规模整合。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语言系统中,传播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即从意义到符号,再从符号到意义的二度转换。如果身处不同的语言系统,传、受双方的“编码——解码”过程就无法实现。身处不同语言系统的传、受双方必须通过“翻译者”这一中介才能完成传播过程.但由于中介的存在,传播过程被延长为两个“编码——解码”过程,即“(传播者)编码——解码(翻译者)编码——(受传者)解码”。在第一个“编码——解码”过程中,意义先被传播者编码,再被翻译者解码:在第二个“编码——解码”过程中,翻译者将解码来的意义重新编码,传播给受传者,这就是翻译中的“二度编码”理论。翻译者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第一个传播过程的受传者,又是第二个传播过程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3.
USMARC的新版本新内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USMARC旧称LCMARC(1983年之前)。起初LCMARC是一供图书编目用的机读目录格式(格式中的标识为“BK”),之后又分别开发出其他六种不同出版物的机读目录格式,其标识分别为“SE”(连续出版物)、“AM”(档案与手稿)、“CF”(计算机文件)、“MP”(测绘制图资料)、“MU”(音乐)和“VM”(视觉资料)。自1980年起,美国国会图书馆将这七种机读目录格式(不含《机读规范记录格式》)合成一套活页文献,取名为《书目数据机读目录格式》(MARCFormatforBibliographicData)。1987年还发行了新版。前面两个…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在2007年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号召,以及36家单位向全国编辑工作者发出的“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的倡议,探讨和解决目前出版物质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和提高科技出版物质量,经中国编辑学会批准,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筹)拟于2007年九十月间召开主题为“新形势下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有的一字多义(如“材”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解,“作”字有七解),有的一义可用多词;有的不同字,同音不同义(如师傅的“傅”、付款的“付”),有的同字,不同音不同义(如快乐的“乐”,音乐的“乐”,作姓氏用的“乐”),诸多情况,不一而足。如不仔细领会辨析,很容易发生误用,甚至闹出笑话。现就日常阅读所见,列举一些经常发生的用词用字差错,作些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法定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出版物中,法定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经常使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使用错误的情况相当普遍。本文拟结合实例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谈谈法定单位(包括法定单位与计数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的名称和中文符号的正确使用。1法定单位的名称1)法定单位的名称有全称和简称2种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博物馆》2009,(3):42-42
1999年9月26日正式开放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为江苏省建设文化大省六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其建筑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展示面积为7000多平方米。共设有10个陈列(分馆),即“珍宝馆”、“玉器馆”、“漆器馆”、“明清瓷器馆”、“织绣馆”、“陶艺馆”、“青铜馆”、“民俗美术馆”、“古代书画馆”(后改为“傅抱石纪念馆”)、  相似文献   

18.
聚焦"瘦报"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何谓“瘦报”所谓“瘦报” ,又称瘦型报、瘦身报纸 ,即在传统的对开或四开报纸的基础上加长、缩窄 ,使报纸在外形上显得更加苗条。其实 ,“瘦报”并不是新鲜事物。按照报刊史学家丁淦林先生的说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 ,邹韬奋创办的被称为“中型报”的《生活日报》 ,其实就是一种瘦报。“瘦报”起源于美国。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仁风教授介绍 ,近些年来 ,美国报纸版面变化较大 ,除了“图片增多变大”以外 ,“报纸变窄”是另一显著变化。不少美国著名报纸的版面由8栏改为6栏。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 ,自1976年9月7…  相似文献   

19.
上篇《拾零》中曾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冗赘情况六种。此次列举四种,略加分析,愿与编校同仁共切磋。(七)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词,后面加'V]"造成冗赘例1田福堂慌得抖着胳膊和众位领导们握手。例2可谁料想,我们却意外地碰见一些龙腾虎跃似的年轻人,这就是辛家沟大队的十几个突击手们。分析'丫1"系词尾,用在指人或物的名词或代词后面,表示复数,但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词时,后面不可加"们"。例回中"领导"前有"众位",例2中"突击手'偷有"十几个",两例都应删去"们"。(八)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造成冗赘例回专业刊物和杂志对那些开创性研究方…  相似文献   

20.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4-34
期刊文章和文稿中 ,常见如下一些说法 :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纯度达 98%以上波纹度降低达 60 %以上到会人数达到 15 0人以上等等。“达到”意为预期或实现某一目的、目标、程度、水平 ,以及数量或数值等。若指的是数量或数值 ,就是达到的某一线或某一点 ,而不是某一范围 ;因此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比如 ,说“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 ,即凡大于“2 0 0kW”都是它所指的 ,所指就不确定 ,与“达到”的意义不符。因此 ,上述说法应分别改为 :功率超过 2 0 0kW纯度超过 98%波纹度降低超过 60 %到会人数超过 15 0人等等。“达到80%以上”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