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昌艳 《大观周刊》2012,(27):292-29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理论知识枯燥,知识点散乱难以记忆,化学用语艰涩难以掌握,微观微粒抽象深奥难以建构模型,诸多因素让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索然。要能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关键。培养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主要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方式上体现。  相似文献   

2.
马婷婷 《大观周刊》2012,(49):303-303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对人的行动产生动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伏金华  刘晓玲 《大观周刊》2012,(21):239-239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没有兴趣的学净,犹如无本之木,无油之车,无水之鱼;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高中化学,要借助实验,借助生动的课堂,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少儿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如何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是少图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期使各位少图工作者对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5.
方勇 《大观周刊》2011,(50):207-207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拉毛吉 《大观周刊》2012,(43):352-352
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数学课理论说教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民主讨论氛围不浓烈、普遍厌学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实施教学改革,寓教于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俞智晶 《大观周刊》2011,(15):178-17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两,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能有写作热情.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服务中挖掘用户兴趣的CMP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指出掌握用户兴趣是数字图书馆实现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前提。阐述了三种兴趣挖掘方法的利弊,提出综合利用三种方法来获取用户兴趣的CMPS系统,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健  李雪梅 《图书馆论坛》2007,27(2):151-153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基于定制动态资源中相关用户兴趣的信息检索或过滤即信息收集个性化。由于用户的兴趣是随时变化的,其工作背景也描述了用户访问数字图书馆时当前的信息需求,因此信息收集个性化的重点是要捕获基于用户兴趣和工作背景的信息需求,以提供个性化检索和过滤。  相似文献   

10.
郭毅生 《历史档案》2004,39(3):46-53
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文集》的一篇中,说到他做学问是基于兴趣和爱好,如果解剖他全身的细胞,每个细胞里都包含了兴趣的成份。的确,爱好和兴趣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驱动力,假如缺乏了它,治学搞科研是难望有成就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捆绑不成夫妻”,便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10,(5):19-19
从1999年的《晚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到2009年这本《想象与叙述》,赵园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整整十年了。作者表示,这十年中,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兴趣,对士大夫知识者的兴趣。对心态、精神现象的兴趣,以及打破文史悬隔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爱写作的人都是从爱阅读开始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上有较大兴趣,有明显的主动性,就算有了阅读意识。继之在写作上有了兴趣,有了冲动,并且能主动成文,就算有了写作意识。将两种“意识”加在一起,便可统称为“文学意识”。 文学意识是在阅读和写作上一种兴趣化了的主动意识。在这里,“兴趣化”是很重要的。 文学活动──不论是阅读或写作,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情感活动,有时甚至是一种情绪活动。单有被写作目的诱发出的主动性,而无被这一活动过程本身焕发出的兴趣,是很难形成纯正的文学意识的。 为了某种目的(正确的或错误…  相似文献   

13.
李桂香 《大观周刊》2013,(11):354-355
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有待提高。所以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堤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是当前课堂模式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浏览行为和浏览内容的用户兴趣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因特网的海量信息,为了更好地实现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出一种隐式地获取用户兴趣模型和更新用户兴趣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用户显式地提供兴趣信息,只需要用户浏览页面时的动作和浏览的内容来获取有用的信息,随后利用这些信息建立和更新用户兴趣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用户的兴趣类型及兴趣度,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沈爱军 《大观周刊》2011,(39):110-110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  相似文献   

17.
周剑铭 《大观周刊》2012,(37):194-194,202
近年来,教育中兴趣和努力相互关系的问题不断被提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文章通过阅读杜威《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一文,重新探讨了教育中兴趣与努力间的美系,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的含义,界定其内在的关系,从而正确引导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在适当地努力下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知识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个性化程度不高和推荐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度量和内容分析的推荐算法。[方法/过程]文章通过特征词分布、LDA主题分布、引文结构网络三个维度构建学术资源模型,并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度量,计算用户对其浏览学术资源的兴趣度,结合学术资源模型构建用户兴趣模型。将用户兴趣模型与学术资源模型匹配,计算其相似度,得到用户对每条学术资源的兴趣值,最后将兴趣值最高的TOP-N学术资源推荐给用户。[结果/结论]通过实验检验算法的有效性和推荐准确率,结果显示,本文从实时动态度量兴趣的角度,提出的推荐算法能较好地预测用户兴趣,推荐效果显著,为实现发现服务精准推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姚丽君 《大观周刊》2013,(2):205-205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天天可以为学生上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否激发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李存存 《大观周刊》2012,(12):296-296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压力过重现象,许多学生为了考试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出现美术教学质量总是在低谷徘徊的现象,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探索,认为要扭转这种现象,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