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以形式精美著称于世.从<诗经>到元曲,古典诗词走的是雕琢之路,其表现是锤炼字词,安排平仄,押韵对仗,样样追求精致.现代诗歌是反映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高雅手段,为了创新它打破了以往诗词的限制,走了一条隐喻之路,并且在形式上趋向散文化.  相似文献   

2.
"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深受中国文人诗者的宠爱。本文着重讨论了"月"的几种象征意蕴,分析了中国文人诗者对她情有独钟的深层原因,以便于更好地赏析中国古典诗文。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古典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在登高的生命体验中,文人士子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密切结合,构成具有情感内涵和审美内涵的文学意象;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意蕴丰满的审美特色。其审美内涵或是怀古,或是抒怀,或是怀远,它既是文人士子寻找心灵自由的阶梯,又是文人士子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4.
中英谚语中存在各类型的隐喻,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分类法,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分析。由分析所得各类差异,可见汉语谚语中的隐喻比英语谚语有更加明显的重复性和模糊性,并且更容易被误读和转化,同时在语音隐喻和语法隐喻等方面,中英谚语也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5.
自《诗经》以来,“香”就已经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典型的意象,人们运用这一意象来暗喻美好的情感,象征美好的事物和高洁的品格,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宋词中的“香”这一意象出现频率很高,宋人在自己词作中大量运用“香”意象来表情达意,其实与宋人习俗有很大的关系.宋人普遍有焚香的习俗和追求高雅的享乐情趣,这是香这一名物能够得到宋人青睐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学古典诗词全息教学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前后的延伸与拓展,积极调动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情境,实现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互动及多元探究,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并讨论了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隐喻用语的差异,阐释了不同的文化如何影响隐喻用语的形成与使用,同时探讨了跨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应和思维方式。隐喻打破抽象思维和语言的束缚,恢复被抽象思维排除在话之外的丰富联想关系,为文学语言提供超出其本身含义以外的思想感情,从而揭示出文学艺术的内在意味和深层意蕴。本文立足于弗莱的五相位说,结合中西方文学作品片段,探究文学隐喻的模式,有利于有力地把握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特征和提升读者的文学作品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如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和象征主义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象、意境的传承能体现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歌在审美上的本质联系。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艺术为参照,探讨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意境方面的传承关系,解析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是近二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它对掌握词汇的词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词汇的源域通过意象图式向目标域的映射使词义得以延伸,而目标域之间又通过意象图式的具象实现相互映射。目的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隐喻认知能力,利用意象图式的具象化与语境场景提供的意象图式,将众多的隐喻义连接成一个完整而牢固的词汇语义系统存储于大脑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选取两本原创剧本中比喻为例,探讨准确传递五华采茶戏词中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笔者发现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意象图式,剧本中英文同等意象传递为少数,不同意象隐喻转译及针对文化特定隐喻进行下调处理为常用翻译方法。准确传递文化内涵为传播英译版五华采茶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边塞诗写得好,而且送别诗也写得非常出色。选取恰当的意象抒发情感,是他送别诗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他诗歌中的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继承,但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善于把多种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还善于创设出许多新的意象,并在这些意象中附着了自己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用比喻抒怀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发离情别绪,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作为边塞诗人,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豪迈、旷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隐喻因具有认知功能和修辞功能而被广泛地使用与各种英语文本中,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准确地识别文本中的隐喻是理解和赏析该文本的关键步骤之一。读者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修辞能力,以及隐喻的固化和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他对文本中隐喻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面对传统吟诵衰落的态势,我们应加强古典诗歌的吟诵教学,将吟诵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求得一篇诗作之声情气韵,使学生通过诗作声音的美感体会诗歌所传达出的感人的力量,进而加深对诗作的理解,还能改变传统古典诗歌只注重字句、意象、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和理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是智慧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考察、思考、总结中创作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优美的地理景观以及地理信息。本文对古典诗词中蕴涵的地理知识及古典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后,对运用古典诗词进行地理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了解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是赏析古典诗歌的关键。而梅花、柳作为中朝古典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意象,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对此进行考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各种方位词及其意象图式投射在其它语域上的隐喻机制。本文依据隐喻理论,首先描述了"来"和"去"的动态空间,然后通过意象图式对其在时间域和数量域上的隐喻机制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杨柳”是我国古代送别题材诗词的主要意象之一,这一现象源于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形成的“折柳赠别”的社会习俗。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有着多姿多彩的表现和生动感人的特点,为历代诗人所沿用不衰。“折柳”习俗与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同时也是“诗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自然意象指的是创作主体将内心的思想情感赋予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并使其服务于整个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客观物象。自然意象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韩礼德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以唐宋贬谪诗词为语料,对贬谪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分析,认为自然意象能够将诗词有效地衔接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为贬谪诗词语篇衔接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