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传媒不要宣扬“吉祥数字”北京某报4月16日刊登题为《北京要“6”、广州想“8”》的消息,报道北京、广州电话升位的新闻。消息说,“升位的办法是北京加‘6’,广州加‘8’,可谓占尽两个‘好数’”。“北京加‘6’是送来的,不是刻意追求,而是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一家报纸要办得很有起色,记者就“要有高人一筹的‘绝活’。”记者怎样才能具有“高人一筹的‘绝活’”呢?笔者认为记者“要有高人一筹的‘绝活’”,必须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令人侧目的小个子 一米六的小个子,黝黑的皮肤.一张大众脸.往人堆里一扎,便很难吸引人的眼球。然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曾先后多次参加胡锦涛、江洋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宜宾视察的采访报道;正是这个小个子.不辞辛劳,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搭乘公共汽车,一次又一次深入高寒山区,将“白毛女”罗昌秀在新社会的全新生活展现给全国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日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广州市‘一年一小变’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变’寄予厚望。与5月份相比,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上升,已从 5月份的 26. 2%上升到 43. 2%”。 这是11月5日广州《南方都市报》头版的一则消息,像这类消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些报纸甚至开辟了专版来刊登这类报道,如《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版,《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等。这种新闻在报道方式上与传统的报道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闻机构采用民意…  相似文献   

5.
“被同学们一致评为学校‘校花’的漂亮女孩,虽然天生丽质,被女生们羡慕,被男生们爱慕,但是她们却因为自己太漂亮而有不少烦恼。”4月29日,南京一家媒体以《漂亮‘麻烦’多校花好苦恼》为主题,以《长相太出众会被同性疏远感觉太好择偶有困惑》为副题,用图并貌的显方式报道了几位漂亮的或许也是成功的女士的“苦恼”。这些“人物”们的“苦恼”,不光是报纸报道,还要与电视“互动”。因为,在这则新闻的背后还预告了更为生动也更为详细的“苦恼”将会在当晚的某电视频道中播出。  相似文献   

6.
辛妍 《传媒观察》2005,(9):11-13
“你找‘法晚’?这报纸在北京卖得可好。我家原来订了另一份报纸,现在改订‘法晚’了。”去《法制晚报》采访的路上,热情的北京的士司机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河南淅川县金河镇党委书记黄长林,为“制造”政绩,竟在当地市县报纸上公开发表自己的牛皮文章,用假新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只因文中胡编乱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假报道而引发一场新闻官司,不仅自己“偷鸡不着蚀把米”,连两家发表他牛皮文章的报纸也成了被告(据2002年3月15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8.
说长道短     
近来,有关自由撰稿人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称:“这些稿手们,大都是不愿在‘大锅饭’体制中为挣工资、评职称、分房子、盼提升等诸多纷扰而牺牲自己个性的‘精神流浪者’。”光明日报报道说:“在广东‘诞生了一群特殊高级文化打工族——自由记者’。他们正以势不可当之锐顽强冲击着正规记者军团。”四川重庆一家报纸刊登《京都自由撰稿人众生相》的长篇  相似文献   

9.
“喜儿”就是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的著名演员茅惠芳。她在80年代移居美国,在那里从事芭蕾舞艺术教育,不想平白无故蒙受了一场谣言诬蔑。2000年5月,河南文艺出版社山版的《名人传记》刊登了四川作家罗学蓬以其妻胡晓虹之名发表的《“喜儿”茅惠芳浮沉录》一文,文章杜撰了茅惠芳在“文革”期间与康生、张春桥等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市报人》2008,(4):77-78
2007年,《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分别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宜宾日报社、承德日报社和潍坊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三个征文活动已经结束。其中,“‘苏州杯’地市报业市场振兴”征文收到来稿236篇,择优刊登34篇;“‘宜宾杯’晚报、都市报论坛”征文收到来稿189篇,择优刊登32篇;“‘承德杯’、‘潍坊杯’典型报道纵横谈”征文收到来稿129篇,择优刊登32篇。3月下旬,  相似文献   

11.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12.
一家报纸,近日刊一文《“狗日的编辑”》,是评介一本名为《狗日的工作》的书的。作者说:“(该书)编辑将其‘狗日的工作’做得不错。为了表示感谢,笔者这里也愿亲切地说上一句:‘狗日的编辑!”’文章开头在提到“许多人可能都会记得那篇很有影响的小说——《狗日的粮食》”时写道:“像‘狗日的’这种粗俗的语言竟然如此,简洁、生动地表达出让人几乎无法再用任何更高雅的的语言来更贴切地描述的情感。人们对于自己一天也离不开的粮食的那种又恨又爱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一句狗日的,可谓表达得淋漓尽致。”那小说的题目是否“贴切”,…  相似文献   

13.
英国报纸的历史怎么只有1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监督别人通常理直气壮,但是也需要自己监督自己。特别是关于自己行业的历史,出了错误,更应该反省。 《北京青年报》2006年5月26日A2版“图说天下”,报道了国外同行的一条新闻——5月24日大英图书馆举办百年报纸展览,并配发图片《看报的女子笑了》,其说明写道:这是“大英图书馆举办的庆祝英国报纸出现一百年的‘首页’展览”。同一天的《新京报》A30版也发表了这次展览的照片.文字说明强调这是“纪念英国报业诞辰100周年”的展览。北青报还谈到大英图书馆装报纸的书架总长48公里。  相似文献   

14.
四川的《精神文明报》1998年元月6日刊发了通讯《部长专“打”送礼的》,读后想到一个拒“礼”应该有礼的问题。反腐倡廉报道,一方面要揭露腐败现象,另方面尤需经常正面报道清正廉洁的好典型,促使全社会逐步树立新风尚。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报纸这样报道值得肯定和称道。时下新闻媒体有关领导干部拒“礼”事迹的报道,有些写得比较实在,看后令人信服。有些就不敢苟同,比如有的报道动辄“某某某在多长时间内,拒‘礼’多少多少次”,好  相似文献   

15.
“双管齐下”,是人们常用的成语。可是,近年来新闻媒体上出现了据此而仿造的“多管齐下”。例如:一些报纸上出现这样的标题:《多管齐下抓好国企改革》、《刺激需求应三管齐下》、《中科大实施立体助学──“奖、贷、助、补、减”五管齐下》。还有一家大报在一篇《农产品“卖难”、“买难”剖析与对策》的文章中说:“四管齐下,系统配套,综合治理,‘卖难’、‘买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仿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成为创造新成语的一个途径。譬如,从“无的放矢”仿拟出“有的放矢”,就是仿造成功的例子。然而,仿造成语要符合常…  相似文献   

16.
本月初,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而闻名的舞蹈家茅惠芳,从她旅居的美国远涉重洋飞到上海来打一场名誉权官司,成为上海媒介的一个热点新闻。由于被告提出管辖地异议等原因,延期审理。从媒介报道的案情看:某刊物发表表《“喜儿”茅惠芳浮沉录》,披露所谓茅惠芳“利用美貌和名气”,同康生、张春桥等人勾搭,从戏剧舞台跳上政治舞台最后跳进监狱的故事。茅得知后十分愤慨,对作者及发表、转载此文的十一家媒体提起侵权之诉。茅惠芳当年在上海的领导、同事纷纷表示要为茅惠芳的清白作证。被告作者则说文中故事“绝非空穴来风,而有…  相似文献   

17.
手头有两份报纸,分别是2002年5月8日的××时报B1版和××晚报A3版。在这两份报纸上有一篇内容相同的社会新闻稿件,但细细比较之后,却发现这两篇报道大相径庭。××时报B1版题为《抓二奶找错了门无辜市民遭耳光》的报道称:“昨日,家住南京栖霞区吉祥花园的宋女士在自己家中被闯进来的陌生老太婆扇了一记耳光,待事情真相大白才知道,老太婆从江西赶到南京抓‘二奶’找错了门。”××晚报A3版题为《抓“二奶”找错门》的报道称:“昨天,一名千里迢迢来南京抓‘二奶’的女士,却敲错了房门,结果闹出了一场大笑话。该女士姓…  相似文献   

18.
凌大 《新闻记者》2004,(3):54-54
某晚报2004年1月12日第22版题为《另辟蹊径》的文章中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从此他便开始系列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的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拾。”另一家报纸2003年12月19日题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文章中也写道:“……他先是小试牛刀,后来竞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上述两例中的“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9.
地方小报一般比较难出“大”新闻,特别是难以采写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可读到去年3月10日江苏省《盐城晚报》头条新闻《总书记与盐城人共商国是》,你肯定会说:“哇!原来小报纸也能出‘大’新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7日,当笔者刚刚把在京城建国门44路公交车站见到临街建筑物上的巨幅标语牌“高质量建设首都,争创‘鲁班奖’为国际化大都市做贡献”作为问题,写稿投寄给某家报社时,可就在同天的这家报纸上的头版竟出现了醒目的新闻标题:“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对此,不得不让人惊疑;怎么,难道非要起首都“国际化”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