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湘艺版音乐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八年级都纳入了器乐学习的内容,竖笛的学习板块最多,由于课堂乐器教学时间有限,加之练习时间少,学生很难学出成绩,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善此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现状,使器乐教学真正落实于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兰娟 《家教世界》2013,(7X):86-87
本文从器乐教学对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为主要内容出发,阐述了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教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中已明确地将器乐教学列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关键期,不容忽视。因此,近两年在小学课堂器乐教学中一直进行器乐教学的研究,现以陶笛教学为例,就如何提高课堂器乐教学谈几个有效的策略,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器乐学习一直是音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师生反映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很难开展。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器乐教学是困扰一线音乐教师的难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促进了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行"器乐进课堂",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课堂乐器"(竖笛、口琴、口风琴、电子琴)等等,在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十几年来,我一直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竖笛吹奏教  相似文献   

5.
"器乐进课堂"是音乐教育界一直在谈论的话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标准》把演奏教学正式纳入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以来,如何组织有效的器乐课堂更是引起音乐教师们的热议。课堂乐器是指进入音乐课堂的口琴、竖笛、口风琴等适合课堂集体演奏学习的相对简易的乐器课堂乐器虽小但是它却具有三重属性,准确理解并把握这三重属性,是有效开展课堂乐器演奏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为数不少的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已经沦落到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器乐教学缺乏应有的美感——学生听不到美的音乐、奏不出关的音乐、体验不到演奏的音乐之美,应是症结所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准确把握课堂乐器的特性,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审美含量,让琴声乘上音乐的翅膀,让器乐教学富有美感地进行,器乐课堂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音乐文化素质的普及教育,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器乐教学首先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其目的是通过乐器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兴趣,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声乐为主,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噪子不好或处于变声期的学生会对单纯的唱歌教学产生厌恶感,从而丧失学习音乐的信心,也许很多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就扼杀在小学阶段,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目标必然会落空。器乐进入课堂,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标志着音乐教育改革新纪元的到来。由于器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近年来才正始引入课堂,许多人对器乐进课堂的性质,任务以及其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等的认识不足,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误区。认为器乐进课堂就是在  相似文献   

8.
为数不少的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已经沦落到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器乐教学缺乏应有的美感--学生听不到美的音乐、奏不出美的音乐、体验不到演奏的音乐之美,应是症结所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准确把握课堂乐器的特性,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审美含量,让琴声乘上音乐的翅膀,让器乐教学富有美感地进行,器乐课堂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器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已是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然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比较枯燥,难度大,让许多音乐教师不敢尝试,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和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实现器乐进课堂。  相似文献   

10.
李迪 《辽宁教育》2012,(15):50-51
器乐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们对器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此,探讨器乐教学的论文也渐渐增多。纵观这些器乐教学论文,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器乐教学的意义和器乐教学的策略,探讨初中课堂器  相似文献   

11.
器乐教学一直以来已经成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年前上级部门就要求了在音乐课中开展乐器教学,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很难正常地在课堂上实施。近年来我校在学校艺术教学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中制定了"一年器乐大赛,二年文艺汇演,三年社会公演"的循环模式。在这个计划的促使下我校举行了首届大规模的器乐大赛,大赛分器乐单项和器乐合奏两个专场。均取得了空前成功。特别是器乐合奏,全校近三十个班级每班要求人人参加。为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乐器教学。通过近一个学年来的教学,65%的同学已经能吹奏难度教大的乐曲如《彩云追月》、《采茶舞曲》等30%的同学能吹奏难度一般的乐曲。说明器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说明乐器进入课堂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艺术体验。真正的在课堂上实施好器乐教学可以成为音乐体验课堂教学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加强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和家长逐渐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器乐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开展器乐教学的具体方法,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可在课内外适当安排简单乐器进入课堂。为此,我校于2000年9月承接了省级实验课题"引竖笛进音乐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由于教参中没有现成的资料,课本中也没有相应的练习曲,我们本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的活动可谓是蓬蓬勃勃。通过“器乐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是音乐教学的深化,也是形成学生音乐技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那么应该如何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音乐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器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悄然兴起,这说明课堂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所显现出的"不可替代性"已被人们认同。近年来,笔者观摩了很多的课堂器乐教学,觉得当前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方法与新课改有失和谐。因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八孔竖笛的教学为例,谈谈课堂器乐教学的一些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否正常进行,能否贯彻普及于广大中学生,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竖笛的学习融入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中,用竖笛演奏表现优美的旋律,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  相似文献   

18.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当今器乐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课题。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发挥才能的天地和尽情表现的舞台。葫芦丝结构简单、容易演奏、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因此我们在器乐中选择葫芦丝,以充分发挥葫芦丝的作用,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葫芦丝教学中构建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9.
陈华 《成才之路》2014,(32):73-73
正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让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发展,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起促进作用。把"竖吹巴乌"作为课堂乐器引入农村音乐课堂,在课堂乐器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音乐课教学中融入小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新方向。"小器乐进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约法三章",上好入门的第一课;需要家校互动,帮助学生保持器乐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以学生为本,努力积累课堂器乐教学经验。我们应将器乐教学落实到课堂的每一处细节中,进而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