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教会学生准确地朗读人物对话,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人物形象,而且对学生掌握人物对话形式、人物语言表达方法和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言为心声,作品中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最能反映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如何指导学生提高朗读的能力,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的艺术荑,让课文中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充分活起来,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把握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的课文写作特点,加强朗读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中认识人物形象,感  相似文献   

4.
运用对比法教《粜米》一课江苏钱存桂一、语言对比,领悟中心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间的对话十分简要恰当,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读出语气,体会人...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教学重点: 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教学准备: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感。朗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教师要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朗读课文看做是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品对话,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升腾和心灵的碰撞。朗读也是一种对话,是课堂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成功朗读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的一种对话方式。朗读是口头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学生运用普通话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用有声的口头语言抑扬顿挫地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把视觉形象转换成听觉形象,就是这种艺术的再现。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对文章的一种再创造。一、用声去读课文,用心去与生命对话《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优美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从课文的结构上看,主要是通过人物一一班长、洛班诺夫、列宁、一位来开会的同志四个人的九段对话,来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严格遵守革命纪律的故事,讲读这篇课文,我设想采用朗读指导法。什么叫朗读指导法呢?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指导朗读(包括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客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作文教学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不少学生在习作时,不会正确运用对话形式,有的学生文章中的人物全是“哑口无言”,即使偶有两句不痛不痒的对话,也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无关。有的同学作文中虽塞满了人物对话,但是形式单调,通篇是你说、我说、他说。“一说到底”的对话,挤占了必要的叙述和描写,同样不能表达文章的中心。针对这种状况,我进行了专项的对话训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分五个步骤。一、朗读对话悟形式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的形式,文字表达的方式是生动多彩的,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指导。低段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对话阅读,可是稍有处理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仍读不出故事的生动和趣味。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对对话的情感朗读进行思考、实践和反思,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一、探究文本(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情感言由心生,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必要手段.一堂课如果提问得当,不仅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四有”新人。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安排提问.一堂课要提哪些问题?怎样提?提问过于浅易,则学生无须动脑,提问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提问过于呆板,则学生不愿动脑.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怎样掌握好这门艺术?一,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例:教《荷花淀》时,我紧紧围绕人物对话及写景有何特色去提问.人物对话又只围绕“朴实”,写景又只围绕“有生活气息,有地方色彩”这一点提问。这样重点突出,比面面俱到泛泛提问收效大.怎样讲解人物对话“朴实”特点?我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提问.A、要同学划出水生夫妻的对话,B、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C、展开讨论,这段对话写得怎么样?(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对话没多大特色,写得平淡)D、大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朗读     
技巧与情感 现在的朗读指导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形式,什么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没有情感投入,没有切身感受,不是与文中人物“对话”,而是作偏离课文情感的机械发音;二是指导生硬,一遇到指导朗读,学生还没有体会和感悟,就急于点上重音,于是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指导是一门艺术。因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课文大意。2.理解课文大意,指导有感情朗读文本人物对话,感受童话之美。3.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生活经验,体会人与人、动物与动物间的真情,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4.反复指导对话朗读,感受文本"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感受文本"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情感体验。教学准备:幻灯片、轻音乐。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话故事?生答后出示童话概  相似文献   

15.
A朗读感悟课创意说明: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和吟诵。本文是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传统名篇,全诗用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对话,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突出的艺术特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个性化语言中感悟、体验人物典型性格和独特艺术魅力?以情感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进行“读中品,品中读”,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教学手段。具体步骤:一、导语设计《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慨嘘唏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情感世界。二、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燕子妈妈笑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真》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同时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学习朗读不同人物语气的好材料。现在我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浅议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设定了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列宁和卫兵》是一篇记叙文。它通过列宁自觉接受卫兵检查通行证的事,反映了革命领袖模范遵守革命纪律的崇高品质。文章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思想。根据课文特点和中年级的训练重点,教学时,除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朗读的一些技,认识课文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  相似文献   

18.
一、朗读,是与文本近距离的对话 前不久,我上了《负荆请罪》一课,这是一则剧本。这篇接近口语话的课文要求学生课上学会朗读,课后让学生表演剧本。于是,我在制订本课教学重点时定为:把握人物个性特点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指导如何才能到位?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朗读预设。朗读指导的另辟蹊径,朗读效果自然就会不同凡响。这是不少特级教师朗读指导给我们的启示。一、展开想象,朗读现生动形象朗读是一门艺术。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常教学精心指导。朗读指导从大处说,要拿捏好作者的心路历程、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等;朗读指导从小处讲,要把握好偏正短语的意味、小小标点的节奏等。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是一种艺术,优秀的朗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朗读也是一种技巧,要不断地加以锻炼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只有融入读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展现朗读的艺术,感染听众。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通过适当的载体,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本文就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角度,谈几点策略,以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