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林丽 《新教师》2022,(3):82-83
在建党95 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教科书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其一,大量增加古诗文篇目.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共编排了129 篇古诗文.其二,在文言文的学习时间安排上也有所调整,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从以往的五年级下册提前到了三年级...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古诗文中蕴含的丰富的古文化现象亦不可忽视。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对于教学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对古代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理解肤浅。语文教师古代文化素养不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弥补语文教师古代文化底子的"钙"很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特定的教材,挖掘、整  相似文献   

3.
一、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是得天独厚的人格教育素材。丰富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先哲圣贤人文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4.
日本捐助防疫物资所附古诗文赠言,一时传誉于社交媒体和官方媒体,由此引发对古诗文教学进行课程学考察。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日本语文教材编入中国古诗文,主要课程目标乃是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我国中小学教材十分重视古诗文,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精神指导下,部编本语文教材进一步加强了古诗文的课程地位。但对古诗文来说,"学什么"重要,"怎么学"更重要。古诗文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作为"祖母语"的语言之隔阂与作为"意义"的语境之阙如的双重阻碍,也因此承受着来自应试教育的更大压力。价值指引与审美,是古诗文的课程意蕴与功能。审美,因其超越性,使古诗文学习跨越了双重阻碍,也使价值指引成为可能。古诗文课程,因为审美的普遍性与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引领学生从汉字当中寻找传统文化之根,从古诗文的吟诵中传承传统文化,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去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部编语文教材,尤其是新版语文教材,虽然编排体例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增加古诗文篇目是比较明显的。这样的教材释放出一个今后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信号,必须在所教学生中形成阅读祖国文化经典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谢谆 《四川教育》2007,(10):46-46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文化瑰宝,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美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学习古诗文,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背景语境,其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对地域文化的概念理解出发,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初步探究。并从文本、阅读、写作三方面,总结地域文化因素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语文教材文化从1904年颁布新学制开始,已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现代化努力。文章试从本源上理清教材文化的特质,寻找教材文化的现代定位,认为必须破除盲目迷信西方文化中心的观点,也必须破除固守中华文化中心而不思变革的观点。只有更清醒、更理智地将语文教材文化定位在民族与文化上,我们的语文教材文化建设才会真正从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江国红 《生活教育》2011,(5X):95-96
<正>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所这些优秀的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经典古诗文的浸润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我国经典文化,选入统编教材的古诗文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80%左右,体现了国家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和传承,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教材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语文教材文化的整体建构,二是借鉴西方文化研究范式考察教材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过,两条研究路径的出发点、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且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语文教材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依据"新文化观"对中国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重估。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简洁含蓄,极富韵味和美感。品古诗,如同饮一杯纯美的佳酿,在幽香中荡气回肠。引导学生记忆、积累古诗文,有助于夯实语文基础,增强鉴赏能力,感悟人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有相当数量的古诗,成为小学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小学生》2013,(11):70-70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并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与古诗文教学中文化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了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呈现方式困境,突破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困境应做到古诗文校本教材开发中教育价值逐步得以呈现与古诗文教学实践中的心智教育逐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孔芳 《现代语文》2010,(9):66-6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名篇中朗朗上口的佳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高达35%,2003年人教版新课标乇年级教材文言文的比例也有20%。加大考查古诗文的比例,更是当前各地中考试题发展趋势之一。如广州中考从2003年开始古诗文题由2002年的20分增加到30分,还新增了古诗文鉴赏题。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按照语文教材选文类型划分,古诗词应列入"定篇"的范畴,但我们从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审视与分析,则会发现其存在着"定篇不定"的问题,面临着课程层面的干瘪与含混的窘境.为此,我们可以发掘其作为"例文"所发挥的价值,凸显其中蕴含的课程要素以寻求古诗词教学的新突破.在此,我们以香港朗文版中国语文教材为例,说明古诗词也可作为"例文"来教.  相似文献   

19.
张佑 《教育艺术》2021,(1):20-21
统编版教材在全国施行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让语文教与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教材增加了许多优秀的古诗文篇目,体现了党和国家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理念与目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从教材编写体例来看,古诗在教材中既有"主题式"文白混编的呈现方式,也有《诗经》、唐诗、宋词等独立的课文,足以显示编者的苦心。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古诗词,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探索,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百年语文教材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发展的本质是选择文化。在中国百年语文教材发展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文化虽然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文化选择则是它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百年语文教材编制思想评析》一书呈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幅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