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3):51-55,59
长期以来 ,汉语修辞学体系基本上是语言要素修辞一统天下。实际上非语言要素不仅可以构成一般性修辞 ,而且可以构成修辞格。非语言要素修辞理应成为汉语修辞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汉语修辞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语言要素修辞和非语言要素修辞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理论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研究的反思,提出修辞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仅从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所获得的启发,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修辞特性、修辞学的元理论等方面继续提出问题来思考。世界的存在是难以言喻的,修辞起源于语言表达的难度,从语言与世界的距离看,修辞的基本原则应是精确表意,其次才考虑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效果。诗性或修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从德国浪漫主义到尼采、海德格尔以及认知语言学,都认为反讽、隐喻等并非语言的附加成分,不只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而是语言的基本面貌。《汉语修辞学》对相关修辞学元理论问题的思考,已显著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汉语修辞学体系基本上是语言要不修辞一统天下,实际上非语言要素不仅可以构成一般性修辞,而且可以构成修辞格。非语言要素修辞理应成为汉语修辞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汉语修辞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语言要素修辞和非语言要素修辞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6,(1):76-79
运用语符学"两个平面四个层次"的理论对修辞语言结构进行分析,推导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修辞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叙事学对叙事结构具体内涵的阐释启示修辞学:修辞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构成修辞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修辞语言的内容形式是组成修辞语言的要素。组成修辞语言内容形式的要素有修辞元素和修辞介质。  相似文献   

5.
从"术"到"学",加强修辞理论建设是修辞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修辞学学术探索的自然选择。加强理论建设可以从深化修辞主体及语言本体的研究入手,同时应该注意修辞理论的科学性与简明性等问题。修辞现象与普通语言现象相比,它包含着人的更多智慧性的认知操作,修辞理论建设好了,修辞现象解释清楚了,常规的语言现象也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这正是修辞学的语言学价值所在。另外,修辞学研究可以催生新的语言学理论,可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还可以为探索语言从用变到演变的规律,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的修辞研究在“五四”以后逐步从文学批评的范围解脱,《修词学教科书》(1905)、《修辞格》(1923)、《修辞学》(1926)第一系列著述的问世,标志着修辞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修辞学发凡》(1932)把汉语修辞研究从修辞格的狭窄范围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我国修辞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胡裕树语)①解放后的《修辞概要》(1953)、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等,以语言单位和语言的构成要素为纲,进一步阐释了修辞学的“语言本位”的特质,拓展和规范了修辞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曹强 《现代语文》2010,(6):18-20
修辞是人们使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行为。修辞学研究既包括语言行为,也涉及非语言行为。本文从修辞学的内涵及性质、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建构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意义等三个层面讨论了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学科体系。同时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哲学体系的确立,可以使汉语修辞学研究摆脱在技巧之"术"和理论之"学"间摇摆的暧昧处境,有助于拓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领域,丰富现代汉语修辞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修辞学研究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关于修辞学范围的讨论、研究有两种意见。其一是过狭论,所谓过狭,就是或只从好辞学的局部立论,即辞格中心论;或把修辞学的某个局部排除,认为消极修辞、篇章结构、语体和语言风格不应是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其二是过宽论,所谓过宽,不从修辞本体立论,把某个学科的研究领域纳入它的范围,即把文风、文章的主题和材料选择纳入它的范围。本文由此提出修辞学应当研究的范围──修辞现象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9.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74-76,80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 ,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 ,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 ,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10.
《理论修辞学》认为修辞的本质在思维层面,从修辞哲学的高度建构修辞学理论,演绎推理修辞技巧,初步建立起多元性、认知性、互动性的修辞学理论,是目前国内把修辞学研究范围拓展的最宽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对比修辞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对比修辞学与翻译学的关系。对比修辞学的两个层面--各语言拥有的修辞手段,修辞资源的对比和各语言拥有的语体和言语体式“言语体裁”的对比,以及对比修辞学的研究顺序,并结合汉俄,汉英等实例阐释了对比修辞学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卓然有成,也颇富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将语法与修辞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阐释了汉语中种种不易解释的语言现象;二是对修辞学的研究具有全局观,较早地建构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语修辞学学科理论体系,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三是善于概括归纳相关修辞原则,重视修辞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是重视在继承与借鉴中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从而建立起自己独到的修辞理论体系;五是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修辞现象,为后人开展汉语修辞史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校文学院高群博士的学术专著《修辞论稿》于2012年5月由黄山书社出版。 作为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跨学科视野观点的信奉者,作为修辞学研究立足学科本位同时超越学科本位的实践者,该书是作者对修辞学问题思考的呈现。其中,文学修辞研究是著者学术兴趣所在,“文学语言研究,是语言与文学两学科的连接点、生长点,文学语言研究呈现什么样的学术面貌?修辞研究如何介入文学语言研究的前沿领域?”这些疑问,吸引著者在修辞学研究转向的学术历程中,求索不止,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修辞观不仅是语言观,也是一种文化观,它反映了人们如何构建一种科学理论的文化心理流动。客体论的修辞观所构建的是传统的修辞学,即以实用功利为框架;主体论的修辞现恰恰相反,它基于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灵远游和自我意识的呼唤,把修辞这种语言活动当作人类自我观照、自我超越的一种手段。它所构建的是供人们遨游与托命的玲珑巧妙的心灵载体─—现代修辞学。  相似文献   

18.
谈修辞方法在英语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的历史久远,因其在表达上的作用不同,人们把它分为交际修辞和审美修辞。而修辞方法是审美修辞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由于使用了相应的修辞方法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多种修辞方法的存在,使得英语语言丰富多彩,较好地把握这些方法,不但能加强语言的学习还能领悟到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修辞、修辞学在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出发,从中外修辞学的学科地位差异等,对修辞学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应对修辞学的学科地位、教学地位进行重新考量.本文提出了建立以修辞为纲的语言教学体系和建立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语法和修辞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它们的联系来看,某些语法现象往往具有一定的修辞特点,而某些修辞方式也往往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因此,传统的语言研究把修辞看作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又把语法看作修辞学论述的对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