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谭正正 《成才之路》2011,(4):93-I0022
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MP3、MP4!22日,一位网友将其近日开家长会的经历发上网。  相似文献   

2.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4.
《家长》2010,(11):6-6
如今,手机、电脑、MP3早已成了中小学生的“三大件”。就在孩子们乐在其中,享受着电子产品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乐趣的同时,家长们却很矛盾:给孩子买电子产品,怕孩子沉迷于此;不给孩子买电子产品,又怕孩子比同龄人少点儿什么。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从孕育生命到孩子长到两三岁,作为家长的我一直体会到的是欣喜。可是等到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身为父母的一种责任。这件事还得从参加第一次家长会说起。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可是“小东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亲人,走向社会。想到那么弱小的个体要去自己面对一切,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虑,甚至还带有一丝恐惧:陌生的伙伴、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集体生活方式,“独”惯了的孩子能行吗?我第一次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究竟会怎么迎接这一切。孩子还未入园,幼儿园提前通知家长要开家长会。家长会…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她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接触少,家长急切地想通过家长会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氛围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情况等。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家长会上家长“胆颤心惊”,家长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们对“家长会”痛恨在心,  相似文献   

9.
以前我开家长会,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指点迷津,轻松自如。可当我成为家长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家长去开家长会时的紧张心情,感受到在家长会上听到表扬自己的孩子时心中的那份喜和被点名批评时的那份痛。家长会成了“告状会”“批评会”甚至是“羞辱会”,让许多家长抬不起头,回到家里把满腹怒气对孩子撒,轻则严加训斥,重则家法伺候。这难道就是开家长会的真正目的吗?有一天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一篇《家长会如何改革》的文章,里面介绍了几种很有创意的家长会的开法,我立时茅塞顿开:哇!原来家长会也可以这样开。于是我结合本班的实际,对家…  相似文献   

10.
周洁 《上海教育》2002,(2):59-59
参加家长会回来,心情格外沉重。据反映,孩子在上数学课时常要做些小动作或是走神。为了给孩子提个醒,这位老师也就常常在孩子开小差的时候,“好心”地请孩子回答问题或上黑板演算。遗憾的是,孩子偏偏不领这个“情”,每每如此,孩子不是  相似文献   

11.
召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探究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由于家长会能使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增进共识,它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家长会已走入了误区。误区一:业务培训型。有不少教师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把家长会变成了“业务辅导培训班”。在会上老师表扬成绩好的,含蓄地批评成绩较差的,然后精心培训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如何批改作业,如何教孩子写日记等等。误区二:成绩报告型。有些老师在家长会上花费大量时间向家长宣读学生在单元考试等测试中的考…  相似文献   

12.
“哇,丢丢也太落后了吧,都什么年代了,还介绍MP3这种老土的东西,我手头的MP4已经换了好几代了……”  相似文献   

13.
家长会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黑板上“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科学教育孩子”等醒目大字,总在我眼前晃动,使我深深感悟到,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尊重孩子。常听到有些家长无可奈何地说“如今的孩子难教育”,我认为,这与我们做家长的权威、尊严有关。有的家长认为,不论自  相似文献   

14.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15.
将音频文件下载到你的MP3播放器上,然后收听,这是播客的一种简单传播方式。它们出现在我们最喜欢的网站上,改变着收音机的面貌。简而言之,播客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任何想收呒的节目。什么是播客?大致来说,播客是一种数字音频文件(通常是MP3格式)。我们可以将这种文件从网络上下载到电脑中.然后传到我们的MP3播放器上。“播客”(Podcast)一词南苹果产品“iPod”和“广播”(broadcast)这两个单词结合而成,尽管这项技术并不是由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所带来的发明(只是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6.
事情起源于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家长会。会开得很成功,可没想到会后王××的妈妈找到我,手里拿着几张卷子,着急地对我说:“张老师,这孩子怎么回事?班级的六项评比成绩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位子里的这几张卷子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一点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的情况。”旁边的家长也说:“我们家的孩子回家也从来不说,只要我一问,他就说‘不知道’,或者‘你别管’。”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愚顽不化。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是一个愚顽不化的人。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9.
惯常的家长会都是家长独自参加,孩子不在现场。家长会的内容,无非是对孩子进行“批斗”:教师细数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家长则厉陈孩子在家的种种恶习,教师、家长互相“投诉”,专找孩子的缺点。而躲在家里的孩子呢。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父母回家后找自己算帐。家长与孩子在这种对立的关系下。怎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教育好子女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的机会。但是对传统的家长会(领导讲话,任课老师发言,最后是班主任通报成绩),家长、学生、老师心态各异。家长有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虽然有望子成龙之心,但往往缺乏较好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工作繁忙的家长,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子成龙成凤的方法,无疑在他们的眼里教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