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扩大外延开发内涵科技日报总编辑张科技日报今年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扩大至8个版,报道容量将大大扩大,报道内容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将努力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将它办得丰富多彩,更受读者欢迎。具体的办报思想可以用这样8个字来概括:“扩大外延,开发内涵”。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15日,《人民摄影报》一版刊登了《组照的困境》一文,提出新闻摄影目前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好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了”。文中以刚刚结束的2001年新闻摄影评选为例,《人民摄影报》第十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空缺的9个单项奖,无一例外是组照,第十二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的8个金奖全是单幅。 另外,中国第一家开辟专题摄影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大众对传媒接受心理的改变,促使世界各国的报刊进一步由“如见如闻”的报道走向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深度报道。显而易见,深度报道也是报刊与广播电视传媒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体现为专题摄影,在整个摄影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题材的挖掘也越来越深。 作为全国闻名的地方性大报,大众日报审时度势,也下大力量加强摄影的深度报道,加入了这轮新的摄影改革。截至目前已刊发各种专题照片故事30多期,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这张报纸的摄影专版实现了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4.
自从法国画家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大厅展出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张“银版法”照片以来,摄影技术就以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特性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性能,被人们称之为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得到摄影理论界的公认。新闻摄影纪实性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看待许多新闻照片中出现的对“纪实”的“变异”现象?在摄影报道实践中如何掌握“纪实”与“变异”的关系?这是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探讨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是以平面影像来表达新闻事实的.但平面影像的表现力不应该只是平面的。关于这一点。新闻摄影界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如人们熟知的“视觉冲击力”这一概念,说的就是对瞬间状态的平面记录如何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再如,近年“深度报道”这一概念也已引入新闻摄影界。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近年来频繁地出现在一些报纸上,已为许多读者熟悉和接受。一般来说,深度报道在一张报纸上的地位是比较突出的,非一般的消息、特写等体裁可比,它能起到突出报道重点、深化报道内涵、体现组版意图、提升报纸分量的作用,业已成为许多报纸的“门面”和“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7.
以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见长的经挤日报今年先后在一版开设了“旧闻新篇”栏目,在二版开设了“读者点题采访”栏目。 据该报有关领导介绍;该报过去抓了诸如关广梅现象、“小机”斗“大机”等好多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8.
“科技改变生活”是科技日报一个有10多年历史的科普品牌版面.该版面从2004年创刊,每日一版,处在4版这一较为重要的位置,并且全彩印刷,相比其他较为刚性、专业的科技报道版面,以科普为主,重服务性,创刊10多年来广受好评.2016年6月,为更贴近时代潮流,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科技改变生活”进行了全新改版.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这个新闻名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摄影领域。作为一种标准和要求,每个记者和编辑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尺度。本人对“深度报道”的理解是:摄影记者在人们关注的事件和问题发生过程中,用摄影的形式,截取其中的一个或数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阐释和透视的结果。但是,这只是一个理性的概念,具体到某一部报道摄影作品中,很难界定为“深”还是“不深”。只能凭记者和编辑的感悟去评价,当然,读者的反映也是深度的标准。我愿把自己多年来在春节大年三十至初一这个时间段,对部队节日生活进行跟踪采访实践中,如何突破一般,…  相似文献   

10.
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宣传,经济报道是一条短腿,其中最软的地方是深度报道上不去。如何在宏观、中观、微观经济之间开通一条“新干线”,从而实现地方经济报道的新突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01年,我提议在《常德日报》一版开设一个经济深度报道专栏——“经济新干线”。近两年时间,该专栏发表文章达50余篇,文章紧紧抓住本地重大经济活动、突出的经济现象报道,文章有叙有议,有新闻,也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宗宝泉 《青年记者》2007,(14):72-73
科技新闻热点报道是顺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而诞生的,是新闻界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渴求而采用的一种解释性报道方式。“两会”热点报道年年有,如何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在同一“热点”中做出“特色”,是全国各家媒体所追求的。在2007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科技日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说,农村改革的摄影报道不如前几年有气势、有深度,更有人感叹,潮头部看不清了,朝哪里深呀。显然,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深度正在成为我们思想“取景器”里的调焦中心。记者应当怎样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改革摄影报道本身,有所突破与创新呢? 奔流与漩涡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直接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然其深度追求则始自记者在农民群众中的调查研究。刚开始,农村改革摄影报道发展流向并不明朗,报道也显得分散,1979年9月终于以全国最早反映责任制政策兑现的“棉花姑娘的喜悦”为标志,确立了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主流。一时间,来自鲁西北、豫东、淮北、苏北等地的摄影报道形  相似文献   

13.
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达盖尔摄影法”(又称“银版摄影法”)、“卡罗摄影法”(又称“塔尔博特摄影法”)、“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摄影法”)、“干版摄影法”(又称“玻璃版摄影法”)与“胶片摄影法”等。近百年来,无论在专业摄影还是业余摄影中,影响最广泛、运用最普遍的是胶片摄影法。通常所说的传统摄影方法就是指采用胶片的摄影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晋 《当代传播》2004,(4):103-105
新闻报道竞争中除抓独家新闻,“先发制人”之外,抓好深度报道,“后发制人”,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深圳特区报》是地方报纸,其所开辟的“南粤新闻”版对广东新闻的报道,有时在时效上不及兄弟媒体,深度报道乃是它弥补自己先天不足的一个重要策略。一、勇于出新,开掘“后发制人”的深度1997年,在被舆论界称作“第三次思想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8日,《科技日报》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以生活为主题的专版,名为《科技改变生活》。该版每周一到周六如约出现在报纸的第四版。《科技日报》拿出这样一块黄金版面谈生活,一改以往艰深晦涩的面孔,这着实是一场“革命”。中央电视台当天早晨热情地向广大读者和观众推介,就《科技日报》专门开辟一个版面关注民生,走进老百姓生活给予赞许,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来自读者的反响印证了中央电视台的“预见”。改版当天,编辑部接到了众多读者来电,纷纷畅谈读后感,表示愿意看到更多的聚焦老百姓生活的科技新闻。11个月的实践也给了我们不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编辑,他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往往具有局限性。因为不在采访一线,对事件性新闻的编辑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想采取主动,把劣势变优势,真正让编辑的指挥棒转起来,就要在非事件性新闻上下功夫。《黑龙江日报》五版“今日点击”和七版“全省各地”,近几年在非事件性摄影报道突出主题策划方面,就作了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近年来,国内不少报刊,在图片报道上有个重要变化,即不再停留在独幅大照片的“舍得版面”上,而把注意力转到了专题摄影。这不只是个量的变化,而是摄影报道广度与深度的拓展。如果说,独幅照片是对生活过程中某一重要瞬间,某一特定情景,某一跳动的浪花的捕捉的话,那么,专题摄影则是对生活变化过程的跟踪扫描,对事件进展有目的的截取,对人物世界最精炼的剪辑。生活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以生活为直接表现对象的摄影应十分重视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和把握。最近李恕同志写了一本《摄影报道的艺术技巧——专题摄影纵…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要不要进行深度探索?这在新闻界,甚至在新闻摄影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机械记录,还讲什么深度。这种看法阻碍着新闻摄影向深度发展。我认为,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一样,不仅要传播新闻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事实表达时代的某种思想与观点,因此必须在报道深度上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那么,如何增强新闻摄影的深度?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立意要高。就是说摄影记者选定的报道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揭示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这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为一旨。从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照片看,有相当多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20.
8月30日,成都最有影响力的两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分别在第2版(要闻版)和A5版(市民版)上刊发了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29日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所和青羊区卫生防疫站对一非法酱油作坊的查处。两报的报道差异很大。为了下面评论的方便,先将报道摘录于下: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为:地上一片狼藉,空中苍蝇乱飞……但有关部门却给这种垃圾作坊连发“食品卫生许可证”———这里的“苍蝇”也卫生本报讯(记者杨丹摄影雷远东)昨天,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所和青羊区卫生防疫站查处了一非法酱油作坊。令人不解的是,生产条件如此恶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