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董翠香 《体育学刊》2007,14(6):83-86
通过对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实施方案与策略、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特点而开展的课程改革活动,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强 《四川体育科学》2003,(3):50-51,71
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立足于本校,师生参与及全面评价的特点;因此随着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重新构建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25-26
<正>一、体育校本课程(一)体育校本课程概念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在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校本课程立足于国家、地方、学校,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特点、地方的区域特色,构建有地域性、独特性的学校学生文化,自行设计属于学校的  相似文献   

4.
甘亦农 《体育教学》2008,(12):41-42
随着校本课程建设兴起和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体育教学大纲一统天下的做法,赋予广大体育教师课程开发或教学内容选择的权利,使得学校体育新课程在实施时必须进行校本化开发。一些同志面对实施学校体育新课程需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以为学校体育新课程所进行的这项校本化建设就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各地中小学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改革,涌现出各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其中,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就是在这次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典型.通过对本案例深入考察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我国中小学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课题研究为出发点,提出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要依托高等医学教育资源,改革目前医学院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开发校本课程,体现优势特色,以实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个性化和职业化,为今后的医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一个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必要又可行。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剖析传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以教育部制定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就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以求在新课标实氍下构建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6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理解,92%的体育教师认同"体育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者";仅有32%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开发率;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校领导和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剖析传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以教育部制定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就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以求在新课标实施下构建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为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奠定了基础,并对现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建和创新。选择跨栏跑作为开发内容,其具有多功能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及分析法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旨为学校体育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实证、电话采访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素质和学校状况是影响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建议尽快强化教师素质培养,解除对体育课程的不公平待遇;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改变目前高中体育课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燕  季浏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7,14(7):126-128
对江苏等8个省市的14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查。调查发现,83.3%的地市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已有68.4%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79.2%的教师已经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影响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因素前3位是校领导的支持力度、教师的能动性及场地设施条件。反映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注重创新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所有受教育者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身体、心理健康,成为有责任心的社会人。本文以广州市20所重点初中和18所重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实施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观察记录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以来,校本课程设置的普遍存在问题。提出现阶段区域校本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为:“自然、和谐、发展、成功”;达成技能目标为:“养生、求生、救生”;为区域《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地、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教材的内容及分类,并制定了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路径进行思考。新课标为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支撑;“双减”政策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了动力;新兴体育运动为体育校本课程带来了方向。同时,学校体育制度问题阻碍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学校体育资源问题制约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课程结构内容问题限制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由此提出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加强校本课程监管;优化学校体育资源,提升校本课程质量;抓住课程核心素养,注重内容整体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烁标 《体育教学》2013,(12):48-50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实施进行研究,以2011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标准为理论依据,本文从学校七年级新编教材(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学习内容的落实、评价项目的确定、评价细则的制定和评价过程的实施开展创新实践,以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效果检测和《体育与健康》新标准的评价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建立我国校本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较为合理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依据课程开发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我国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系统应包括三个过程,依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进行体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以此得出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课程方案》的颁布为定向运动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将定向运动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拓展到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教学实验进行校本开发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扬州大学公共体育课定向运动课程班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别从机能、素质和心理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全面、客观地反映定向运动作为公共体育课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课程的校本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