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5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在绍兴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出的100多幅作品均从全省11个地市1000多幅摄影作品中筛选而来,主要包括民族民间节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反映了浙江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全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普遍以猪肉祭祀神灵或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先秦时期,猪肉祭祀礼俗开始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得到加强。唐宋时期,猪肉祭祀习俗得到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3.
刘朴兵 《兰台世界》2014,(4):132-133
中国人普遍以猪肉祭祀神灵或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先秦时期,猪肉祭祀礼俗开始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猪肉作为祭品的地位得到加强。唐宋时期,猪肉祭祀习俗得到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与古代档案文献编纂 (一)古代“文化”的理解 中国古籍中(主要指儒家经典)的“文化”,是指诗书礼乐、政治制度、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古人还往往把“文化”指作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界》2011,(6):67
广西少数民族文献是广西这一特定区域内民间、民俗、民族历史和现代资料的总和,反映区域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乃至行为方式等一切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文献大多散落在民间,要靠专业人员在乡下登门入户,辗转搜集,获得的文献大都十分零碎,涉及地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有许多的民间信俗、祭祀等礼俗活动,有的诸如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等活动被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列为民俗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但这些民间礼俗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民俗类非遗项目,也是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等众多非遗项目的综合载体,尤其是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活动,保存着大量的国家礼制传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和人群对"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认识不足,在恢复民间礼俗和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补贴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等非遗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仪式不合乎礼制、职能部门缺乏协调、传承人群鲜有年轻人,以及对民间礼俗涉及的非遗项目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梳理欠缺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中尤为明显。所以,需要树立"整体性"理念下的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理念,将民间礼俗纳入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整合资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面的科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3,(8):13-15
<正>本书从中国人的礼俗起源入手,带读者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看待礼仪的,生活中有怎样的习俗。礼俗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正是礼俗的沿袭让我们成为了风雅的中国人。阅读中国古人的风雅礼俗,就是阅读我们民族的历史。【典籍溯源】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西汉刘向编订为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涵盖了法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农家、名家等各家的观点,是研究先秦时期各学派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8.
饮食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深入、全面地研究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饮食礼俗,无论是对深化研究中国社会生活史,还是对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领域,都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姚伟均博士的新著《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以下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便在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探讨。全书2I万余言,共lO章,揭示了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至明清时期中国饮食礼俗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及嬗变,涉及到民间饮食、宫廷饮食、佛道饮食诸方面的内容,全面地展现了社会不同阶层与群体的饮食方式、饮食风尚、饮食礼仪等,系统地勾勒出中国古代饮食礼俗的面貌及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界》2011,(6):67-67
广西少数民族文献是广西这一特定区域内民间、民俗、民族历史和现代资料的总和,反映区域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乃至行为方式等一切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松梅 《兰台世界》2012,(12):47-48
在清代,迎春习俗得到官民普遍认同,并因统治者的重视日趋制度化。在京师,顺天府除负责迎春外,还有进春的职责,将春牛、芒神送入宫中,皇帝在宫中行迎春礼,并设坛祭祀,从而向统治阶层灌输重农意识,将重农固本思想推至全国。  相似文献   

12.
相学与用人之历史与现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看相算命的习俗,有文字可考的看相事件最早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这种看相习俗首先流行于上层官方,属于"官学",到两汉时期才开始悄然出现于坊间,之后便如洪水般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民间看相的风俗甚至一度达到了狂热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释了档案文献选择传播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其传播形式 ,并选取了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 ,如历史、道德价值观、法律制度、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民间习俗等 ,论述了档案文献选择传播对社会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勾勒出了唐代佛教对民间节日习俗和丧葬习俗以及民间结社的影响,以期对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和民间化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5.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3,(2):119-125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 ,这两种社会规范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有时是“外礼内法”,多数时候则是“礼在法中”或“法在礼中”,因之典籍中常有“礼法”之称谓。但在社会的中下层 ,“礼”的作用一直更突出更明显 ,这成为中国民间礼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主因。礼俗较之礼法 ,是一种不太正式的社会规范 ,并没有太长期的太强的约束力 ,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变迁而改变是其一大特性 ,在某一历史时期在较大的范围内被突破也属司空见惯。 1 91 2 - 1 94 9年的民国时代 ,社会变迁的步伐较快 ,礼俗文化也就处在吐故纳新的阶段 ,新旧交…  相似文献   

16.
敦煌曲子词约有十二首词表现了"焚香祷祝天"现象,通过对这些词作的梳理,发现祷祝者的性别、身份地位致使祷祝方式、内容,乃至祷祝场合的不同。拜月习俗由先秦时期的天体祭祀演变到中古时期的祈福活动,尽管它和乞巧习俗存在时间、祭拜群体相吻合之处,但明显二者所祭拜的对象不同。在阐释过程中,结合相关诗词,我们试图揭示中古民间祷祝活动的些许情景:在跪拜、稽首、焚香之后,祷祝者多口中默念祝愿向神灵祈福。  相似文献   

17.
清宫春帖子     
正春帖子是立春之日,宫中词臣向皇上恭进的诗作,或书写为小轴,或为屏幅。诗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劝诫规谏之意。这一习俗自宋代开始,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提到"立春,学士院撰春帖子。帝、后、贵妃、夫人诸阁各有定式,绛罗金缕,华灿可观。"根据《国朝宫史》记载,清宫定制,凡是在新年之前立春,春帖子须在立春前20日恭进;若是新年  相似文献   

18.
“立春祭”     
千百年来,人们对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追求永恒不变.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华夏祭祀文化逐渐消逝. 如今,走进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我们却有幸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立春仪式——九华梧桐祖殿"立春祭".在这里,每年立春,人们都会按照传统习俗扎春牛、扮芒神、供祭品、焚香迎奉、演戏酬神、插花踏青,迎春接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先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体现了华夏千年农耕文化的不息传承.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气象报》1月1日报道,我国农历的戊寅年(1998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年初的正月初八(公历2月4日)是立春,年尾的腊月十九(公历1999年2月4日)又是立春,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两春”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墓祭之俗起源于史前时期,盛行于殷商,西周时期逐渐少见。经过秦汉至隋唐的发展,于唐代前期,民间形成寒食扫墓习俗。宋代以后,墓祭则在清明节。墓祭是清明节中最具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也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