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荣明耻,重在实践。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必须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必须积极建构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为仁由己”思想通过道德自律原则体现了主体的自主、自由、自律、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天对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丽 《中国德育》2007,2(3):42-44
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要在青少年中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知行合一,就必须优化环境,营造知行合一的良好氛围;整合资源,建构知行合一的教育机制;重视内化,创设知行合一的心理条件;强化实践,提高知行合一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4.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提出的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5.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尺,对于今天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是青少年成长的目标和价值的体现,勤奋学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青少年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是青少年学习研究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科学回答了在一个日益开放、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应该提倡什么样的道德风气,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等重大现实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切实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  相似文献   

7.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教育领域需要一种理性思考。通过从学理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历史地位和作用、根本原则等方面分析得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文化偏至现象的反对和纠正,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新纲领,是中华民族精神人格建构理论发展的新高度,是当代中国人精神人格建构的新起点。其解决了人们如何获取利益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精神灵魂向何处去的问题。从而。笔者不仅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原则,同时探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时期道德建设之本,也是当前青少年德育走出困境的路标。”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等单位举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青少年德育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价值体系的博弈中,重视青少年建构良好的道德人格具有重大意义。建构良好道德人格应承认底线伦理,更旨在激励高尚道德情操生成。培养良好道德人格的前提条件是确立正确的生命观。道德人格与良知有着密切的联系,良知是道德行为的价值检验标准,也是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依据。具有共同道德感的社会氛围、适当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青少年自我教育是青少年建构良好道德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非凡。大学生荣辱观的缺失表现为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荣耻不辨。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切入点。荣辱观体现了社会进步需要与大学生人格完善需要的统一;体现了大学生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与大学生底线价值的统一。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对大学生荣辱观念的宣传又要重大学生践行;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的教育行为;荣辱观教育应与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四代领导人的青少年道德观,是针对具体历史条件,对青少年道德建设提出的一系列论述的集中体现。从整体看,他们把青少年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相渗透,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相统一,使得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了鲜明的方向性、协调性、时代性,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性。从“全面发展”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演进过程,是我们党的四代领导人青少年道德观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地概述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和社会风尚,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指向,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这块教育阵地上成为主旋律,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线,是新时期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和精神动力,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重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蕴涵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基本规范,是一个源于历史和现实、服务于时代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丰富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强化了青少年道德价值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实践效能,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广大青少年应该以“八荣八耻”为标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道德新风,争做国民表率,敢为社会栋梁。本刊特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撰写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期的《特别关注》特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探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之道。另外,本刊在《家长学堂》栏目里,将陆续刊登专家撰写的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以便与读者共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期的《特别关注》特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探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之道。另外,本刊在《家长学堂》栏目里,将陆续刊登专家撰写的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以便与读者共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期的《特别关注》特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探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之道。另外,本刊在《家长学堂》栏目里,将陆续刊登专家撰写的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以便与读者共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期的《特别关注》特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探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之道。另外,本刊在《家长学堂》栏目里,将陆续刊登专家撰写的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以便与读者共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