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多发表于20世纪初到“一战”爆发之前,这个时期也正是英国城市化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英国中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他的小说《霍华德庄园》用自成一格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洞察力地再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情况。通过解读《霍华德庄园》,本文旨在重新审视英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庄园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3世纪臻于极盛,但14、15世纪之后便渐趋式微,并在16世纪最终瓦解.究其原因,农奴的锐减造成庄园劳动力资源的匮乏,继而导致庄园经营无以为继;劳役的消失,租佃制的繁盛以及养羊业的发展,引起经营方式的转变;此外随着英王权势日盛和英国普通法的发展,国家法庭管辖范围越来越大,作为领主司法特权的庄园法庭作用愈来愈小,领主司法权利丧失殆尽.种种原因决定了庄园的衰落.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住在乡下,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因为从古到今,英国的贵族们都是乡下人,他们把乡村变成了一座座传奇庄园。英国的庄园都在偏远的乡下。一般是一村一庄园,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内的建筑大多沿袭16世纪伊丽莎白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哥特风格,采用半木结构,庄园内有庭院、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还有名人和他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语境对理解会话含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ITV热播的古典剧《唐顿庄园》──反映了20世纪Grantham伯爵一家关于家产继承权而衍生出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阶级斗争等等繁复又诱人的故事。剧中语言特色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文章试从理解会话含义的重要因素:文学文化语境,艺术文化语境,政治文化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宗教文化语境,社会风俗文化语境等方面对《唐顿庄园》的会话含义进行解读,旨在为观众更好地理解《唐顿庄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基层生产和管理单位。一个典型的封建庄园体现了英国封建制度的主要方面,可谓中世纪英国社会的浓缩体。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的一切重大变迁几乎无一不在其组成细胞的庄园打下烙印。而庄园制度的瓦解是中世纪后期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英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导致了英国整个社会结构的重组,是资本主义在英国得以发  相似文献   

6.
《唐顿庄园》享有"21世纪最伟大英剧"的美誉,原因不仅在于该剧对英国贵族生活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其所反映的绚丽的英国文化。婚姻是体现时代背景的一个微观突破口,而本文主要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分析,重点梳理了资产阶级新贵与新思潮对当时婚姻观的影响,主要展现为两种不同的婚姻选择,一是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姻,二是追求自由意志下的婚姻。本文从《唐顿庄园》中改变的婚姻观出发,了解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转变,进而感受英国的历史与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7.
拜伦在希腊     
《新高考》2010,(1):34-34
拜伦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有国际革命精神的斗士,这反映在他参加希腊独立起义的事迹中。1823年,他变卖了自己的庄园,放弃了在英国优越的贵族式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带着捐献物资和几门大炮,和其他一些人踏上了支援希腊人民的征程。  相似文献   

8.
朱丹 《文学教育(上)》2014,(23):114-115
《唐顿庄园》拥有英国古装历史剧的基本元素,比起其他我们耳熟能详的英国影视作品来讲更进一步,既微观记述了庄园中格兰瑟姆伯爵主仆一家的跌宕命运,又宏观表现了在历史转折时期的大英帝国除旧迎新的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早期英国自由农民主要是庄园中的自由持有农。他们形成于英国庄园化的过程中,主要来源于进入英格兰的法兰克人和原丹麦法区的索克曼人和少量维兰。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学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后起之秀。它的衰落既有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动因,亦有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身的特色和成就推动着英国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给英国学术文化与社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世纪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的重大改革,以数学家培利为代表掀起的英国数学改革掀开了20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并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应用。伴随着现代化的新数运动思潮,20世纪  相似文献   

12.
正《唐顿庄园》描绘了引人遐思的英国贵族生活,点滴入微地刻画细节,力图完整真实地再现当时的英国社会风貌,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这点从唐顿小姐们的衣着搭配上也得到了完美体现。这些蕴含着上世纪20年代时尚潮流气息的衣着与配饰,极好地烘托了小姐们浑然天成的女神气质。  相似文献   

13.
庄园是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标志性形象.作为奥斯丁婚嫁故事的重要场景,庄园不仅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开始和发展之地,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经济与社会地位的真实映射,庄园里一面演绎着困窘中的女主人公被“王子”用体面的婚姻拯救的灰姑娘式童话故事,同时又揭示出这些美满婚姻背后的金钱实质.奥斯丁以庄园为舞台,以婚姻为主题,写尽了人物为财产而谋求婚姻的真相,传达出对英国社会世故人情和真实人性的洞见,让她笔下温情浪漫的庄园,转而成为人物追逐财富地位的婚恋名利场.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成为了英国少数族群教育政策的主流思想。英国少数族群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多元文化教育解读为单纯地提升少数族群儿童的教育成绩,20世纪80年代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强调消除种族主义,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关注深层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认同的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英国多起骚乱的发生,英国政府宣告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失败,转而提倡国民教育、国家认同和英国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英国比较教育学形成了成熟的学科体系。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考察英国《比较教育》和《比较》两本比较教育学期刊刊载的论文,以探索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英国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的60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英国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以解释主义研究范式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是分水岭,解释主义范式从注重历史分析向注重汲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变;变革主义范式下的研究持续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起成为第二主导范式;思辨研究范式占据重要角色但有所波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始终未占据主流;实用主义范式的研究更少。  相似文献   

16.
影片简介: 电影《高斯福得庄园》得名于一座坐落于英国乡村的庄园。故事发生於1932年,威廉·麦克考都爵士(麦克尔·甘鹏饰)和他妻子希尔维亚夫人(克里斯汀·斯考特·托马斯饰)在他们美伦美奂的乡村庄园内为亲朋好友们举办了一个狩猎会。然而,他们和众多佣人所不知道的是,一起谋杀案也在悄悄的进行中。导演马斯特罗·罗伯特·奥特曼首次尝试谋杀悬念类影片,就让我们同英国的贵族们一起,经历了一个悬疑丛生的凶杀案,同时也领略了英国贵族以及下层社会人物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17.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英国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圈地运动为英国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进一步瓦解了英国的封建制度一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庄园制。传统的观点否定了圈地运动的积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规点出发评价了圈地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史和英国城市化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表于 1 847年的《简·爱》给 1 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坛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在我国 ,众多文艺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了探讨。本文试通过寻求从桑菲尔德府到芬丁庄园的神话原型、大火的意象原型与原型意象的某种契合 ,进而来揭示与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相通之处 ,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加深对这部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和电子产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唐顿庄园》中的文学因素和英国的仆人文化着手,探讨该剧从上述两方面唤醒历史,带来了人们对文化的集体回忆的作用。帮我们界定英国文化遗产和身份认同,更好的理解英国性。从而论证了通过《唐顿庄园》进行的跨文化知识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布战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对于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英国的军事改革和福利制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