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出版史料》2011,(1):70-70
朱光潜曾经写过《谈读书》《再谈读书》文章,他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纪程碑。……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们的祖先也告诉我们: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并说“开卷有益”。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更是充满激情地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真正能够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也正是在这些名言警句的警醒和感召下,一代代文人志士发奋读书,埋头于精典,致力于学问,用他们的辛勤与智慧,续接着人类进步的阶梯,把人类从蛮荒时代带到现代文明世界。  相似文献   

3.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四位伟人以他们自己的深刻体会,高度科学、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书籍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好读书者,好闻书香,世人也把世代读书、相沿不变的人家誉为“书香世家“、“书香门第”。读书贵在培养兴趣,这是从“苦读”变“乐学”的关键。“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古语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撰,读诸子百家味如酸醢”。这是说,读经典会作,有如吃米面主食;读文史书籍,有如吃荤素菜肴;读一般普及读物,有如吃酱醋佐料。倘若读书读到这份JL上,那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之类的景状也就很难避免了。晋代的陶渊明便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癫性。如果没有兴趣,读…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不少名言警句,任何人都可以举出几条。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等。但我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谈谈书籍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7.
韩永光 《大观周刊》2012,(23):158-158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之一是“人文素养”。“读”和“写”是学生丰富情感、陶冶精神、净化心灵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沃土。而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好地告诉我们“读”与“写” 的关系。本文借个人经验的总结、反思,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功利性读书”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人类读书活动的一种波折。我们必将遭受功利读书的报复,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功利性读书”是由社会就业力不足导致的问题。要想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相信为了人类和自己的全面发展而读书的春天必将来临。  相似文献   

9.
孙玮 《新闻记者》2005,(10):64-67
近两年,新闻传播书籍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热点,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常常听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学生乃至教师无书读、不读书的议论,甚至衍生出一种新的“新闻无学论”来。为此,我们开设这个“新闻传播学名著阅读札记”专栏,刊登专家学者阅读新闻传播学经典著作中的所获、所思、所感,以求开拓广大读者的阅读视野、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0.
袁俊 《图书与情报》2006,(1):127-128
读书曾以其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营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却深刻地政变着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求知方式,有着深厚根基的读书文化正在演化出越来越丰富的具体形态。说到信息时代的阅读,我们将无法绕开“读书”和“读网”这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新闻工作者需要广博的知识,因此要读很多的书。但是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这是大有学问的。本刊开辟“求知书屋”这个专栏,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探讨读书学问的园地。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以正确的方法读书。为此,我们要不断向大家介绍新书出版的信息,介绍一些好书的内容和名家读书的方法。这个专栏同时也是大家交流读书经验、体会的园地,谁读了什么好书,有什么体会,希望不断地写给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办好这个刊物。本专栏先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一定要牢牢抓住提高出版物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图书出版物对社会发展、对人类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具体地说,一本好书或一本坏书,对社会、对时代、对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便涉及图书质量问题的意义。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13.
《北京档案》2007,(6):52-52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书是什么?毛泽东有一句非常精辟  相似文献   

14.
读书的叛徒     
书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希特勒却粉碎了这块基石,成为读书的叛徒。希特勒喜欢藏书,痂迷读书,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但他却走向了人类的反面。读书固然重要,但须慎读,这是反思希特勒读书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是顾问——凯勃司说;“书是随时在你身旁的  相似文献   

16.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7.
周蔚华 《现代出版》2010,(6):F0003-F0003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至今,我一直伴随书籍成长和发展,读书、写书、教书和出书,离开了书我就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读书,我与智者对话,分享他们的智慧;写书,让读者分享我的感受;教书,把他人的智慧和自己对这些智慧的领悟让学生认知,并启发他们的思考,增长他们的才智;  相似文献   

1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风气的盛衰反映出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高低.人民多读书,社会得进步.引导读书,提倡读好书,历来是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意义已毋庸置疑。以往,在新疆农牧民眼里,读书是件高雅的事,也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读书难、看报难"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接受先进文化的屏障。  相似文献   

20.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是顾问——凯勃司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  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书中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号——这是一代对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