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心理亚健康状态。为此,文章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来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常态化等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容易造成多种不良心理障碍,为了改善大学生的这种心理亚健康情况,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努力。本文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探讨了由于心理亚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心理动力不足,适应能力不强,情绪调控能力较低等。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要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应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香 《教育探索》2008,(3):119-120
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是引起其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健康选修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王立高 《教育》2015,(5):68-6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济社发展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受到关注。心理亚健康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灰色状态,是亚健康的一个重要类型。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地调整,将会给其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高职生因其所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其心理亚健康状态不可轻视。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发现加强高职院校大  相似文献   

6.
由于学习、就业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种亚健康状态就可能会发展为心理不健康,并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或缓解心理亚健康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心理亚健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属于心理亚健康,其主要表现有消极情绪、消极自我等,这大大影响了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身心机能的更好发挥。对此,应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方案,以使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的低迷状态,恢复健康、阳光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只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倡导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或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指导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支持。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3个行政区域内5所高职院校的1882名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得分为53.42±26.93分,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6.6%,心理亚健康三个维度:情绪亚健康、品行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5.0%、16.4%、12.4%。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体育人口、家庭关系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呈正相关,即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女生、非体育人口、家庭关系不和谐出现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概率更高;而主要监护人的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是否长时间上网则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呈负相关,即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高中及以上)、父母未离异、每天上网时间少的大学生出现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概率更低。在不同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的大学生群体中均检出较高的心理亚健康率,学校、家庭、社会应协同配合,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一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36):7-8
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其亚健康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脱离实际、敌意偏执三个方面。学生亚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大学校园生活和教育,还与个人的生理特点、个性缺失、中学教育的片面性及学生特有的生活模式等密切相关。在解决大学生亚健康心理问题时,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家 《大学教育科学》2007,5(5):109-112
对于"有没有用",有必要追问:何谓有用、对谁有用、何时有用、何处有用、是大用还是小用、是有用还是无用等问题.以这些来思考教育,就会发现,教育之"用",不仅是传授,更在于陶冶,其意义十分深远.讨论教育之用的出发点在于人,人的多种需要使教育有多方面之用,教育的地位由人的地位、而非政治经济的地位来支配.  相似文献   

12.
探索面向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知识”与“价值”的冲突所构成的张力 ,将是主导 2 1世纪中国教育的基本力量。教育过程是教育参与者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所展开的对话和不断阐释的过程。而以“最小成本实现每个参与者的个性的最大程度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是教育经济学所探索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池田大作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关于创造人生的态度、意义方面的潜能,使人在德性方面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方面;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改造影响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关系,要做到教学相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育与社会之间要相互支持,同时教育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行教育在“度”的方面有一个“过渡”、“失度”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有一个“过量”、“超量”的问题,在“衡”的方面有一个“均衡”、“失衡”、“权衡”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不同的概念,创新教育充其量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育观念、手段、方法而己。实施创新教育,必将有助于实现大学的目标和大学的理想,导引着高等教育工作者向着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正确的航向上前进。但创新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被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所替代,因为人们对为实现高等教育终极目标而采取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的原因,探讨了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以及教师教育中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史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应当在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深入革新,以胜任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从"产业化"到"公益性"的理论和政震的转变,实质上是对教育本性的重新理解和厘定.教育产业化是一种经济取向的所谓教育改革,它是对教育伦理本性的背离,而教育公益性是对教育本性的回归,充分把握教育的伦理特性,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树立观察教育问题的伦理视角,在实践上坚持教育的伦理操守,都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教育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语教育及其内外相关因素与有机联系的一种特定世界观。它是决定语教学方向和效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中出现了多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语教育观。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不仅有助于确立积极,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而且也有助于指导语教学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有效教学活动,使之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先进的语教育观既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又有方法效用,因此为了满足为新世纪提供人才的需要和促进语教学规律的发展,广大的语义教育工作自觉地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络教育自199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一些缺陷却使得网络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存在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缺陷是: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性、实践性、交互性;教育主体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教学质量没有得到保障;以及网络教育使得各种效应凸显.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