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献国 《出版科学》2000,(4):62-62,59
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以英勇勤劳著称于世,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从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蒙古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几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着祖国社会发展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占族在13世纪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运用这种文字和一些兄弟民族的文字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政治家、传教士和商人,也撰写了一些蒙古族的历史、游记等多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元朝的皇帝     
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是以蒙古贵旅为主体的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从铁木真到元顺帝,传15帝,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到元亡,历11帝,97年。  相似文献   

3.
元朝文书驿传机构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驿传制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周代,历秦、汉、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末民初才为近代邮政系统所取代,其中,又以元朝的驿站最为发达。元朝疆域极其辽阔,军事行动频繁,所以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通往内地和西域的驿路。在窝阔台时期,正式建立了驿站制度。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以后,实现了全国大统一,驿站的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也扩大了。其时,全国共有驿舍房屋一万参所,驿丁十多万人,马三十多万匹  相似文献   

4.
从蒙古帝国到元朝的降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兰台世界》2012,(12):32-33
蒙古帝国时期没有降礼认识,征高丽时逐渐发展到接受奉表投降.元世祖忽必烈认识到降礼的意义,元朝降礼中奉上传国玉玺、降表、献俘和厚待降者等与中国古代降礼是相承接的.元朝降礼在文化上反映蒙古民族的成熟和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代封建中央在治理云南民族地区中,元朝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一个时期,元朝所应用的各种民族治理举措中,重构和改置云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元朝创建者忽必烈还将云南列为中央直辖省,密切联系中央政府,设立土官制度,多元化治理云南民族地区,为云南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元朝时期云南民族地区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裴理 《大观周刊》2012,(31):32-32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日本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后,和平交往不断。到了元朝,忽必烈曾一度侵略日本,两国关系中断;明朝时期,倭寇对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了袭扰,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抗倭英雄戚继光等人受到了世人的敬仰。历史多次证明,谁发动侵略,谁就要遭受失败的可耻下场,和平交往才是两国之间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了整理和归纳。宋代"定本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闻检查走向制度化。此后,该制度在元朝曾一度中断,直到明、清两朝才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新闻检查制度对加强封建中央集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维熙 《档案天地》2009,(11):56-58
北京城北的土城,历史记载它本是元朝的开国都城,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人大都把它忘却了。但是我却对它记忆犹深。之所以如此,因为那儿是我噩梦链环中之一环……  相似文献   

9.
李树良 《大观周刊》2011,(42):159-159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①利用课本目录,大事年表,熟记历史分期和篇、章、节要目,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②围绕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组织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难点。如围绕中国封建社会史(从战国开始到鸦片战争前)五个发展时期的各自特征,逐一组织史实,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3,(10):44-45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全书共三卷,l30万字,上起先秦,下迄明清(1840年前),以历史时代为纲,以重大历史问题为目,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上、中、下三卷分别论述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丰富与发展、繁荣与嬗变,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面貌和成就,既从横向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内涵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忽必烈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他在文化上采取一系列的开明政策,重知识、尊儒学、行汉法、沿蒙习、施宗教、重科技、崇艺术,大大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忽必烈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他在文化上采取一系列的开明政策,重知识、尊儒学、行汉法、沿蒙习、施宗教、重科技、崇艺术,大大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元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朝代,上承隋唐,下启明清,统一于长时期分裂之后。经历的时间虽不算太长,但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最早朝代,它不但统一了全国,而且曾征服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与当时世界的几个主要文明区域都有联系,所以元朝历史牵涉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这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我国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元朝更为突出。除统治者蒙族,人数最多的汉族,历史上已有的契丹、女真、藏族等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各族,以及从被征服的世界各地来中国散居的多种民族。多种民族来处不一,元朝统治者名之为色目人,记载上通称为西域人。他们在元朝的地位十分显赫。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由于元朝文化对外开放,朝廷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因此中西文化交流得到发展,不管是固有的中原文化,还是北方草原文化,边疆各族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东欧基督教文化,等等,各种宗教文化融汇纷呈,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重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的《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及李文海、夏明方二位先生主编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三联书店,2007)两部书,令我感触良多,也勾起了我许多尚未走远、满富温暖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前人总结历代图书聚散情况,提出许多种“书厄论”,旨在探讨书厄的社会历史原因。如陈登原在《古今典籍聚散考》中,提出“四厄”说:(2)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其聚散;(2)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3)受厄于兵匪之挠而成其聚散;(4)受厄于藏养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这是历史上大量图籍遭受天灾人祸不断散佚的主要原因,很遗憾,这些“书厄论”,多强调外在因素的作用,对古文献散佚的内因或甚少提及,或避而不谈。历史上,由于战争等外在因素造成文献散佚和流失的例子不胜枚举。岭南地区的情况也不例外。原藏于粤秀山堂“文…  相似文献   

16.
《全元文》从1991年立项,到2005年全部完成并出版,其间经历了15年时间。回顾这15年的辛勤日月,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回味的东西。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是第一个不是由汉族而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①,其疆土的辽阔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元代享国日短,从灭南宋统一中国算起仅存在89年,从灭金占领中原算起也才134年,异族的因素和国祚的短暂,成为后人轻视元朝的一个借口,“以元享国不及百年,明…  相似文献   

17.
“明道”——理学大师朱熹的编辑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乐 《编辑之友》2008,(3):78-80
翻开宋代历史,有一个人物熠熠生辉,他便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建树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儒家思想研究、编著图书和收徒讲学之中,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他上尊孔孟,下绍周(郭颐)、“二程”(程颢、程颐)之学,秉持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代人(60岁上下)一般都是出生于新中国诞生之前后、长在红旗下的一代,用当年的话说,是在毛泽东思想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但因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历史上某些史实,因当时极“左”路线的干扰,常常是有些失实或变形的。  相似文献   

19.
张书才 《历史档案》2000,(1):79-84,,95,
马祖列岛,乃近世之称,历史上称作上下竿塘或南北竿塘,统称等塘(有时亦称官塘、关潼、关),在福建沿海闽江口、连江口外,包括十几个岛屿。其中,南竿塘(又称上竿塘、铁山,即马祖岛)最大,西距福州45,北面与北竿塘(又称下竿塘)隔水井峙,以西海城通称华塘洋。南北竿塘原居福建连江县,清代改南竿塘隶闽县,民国间复归属连江县,故1917年修《连江县志》有南竿塘“原属连江,后割属闽县,今仍属连”之记载。纵观马祖列岛的历史发展,其经营开发,与福建特别是闽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历代封建王朝海防、海运政策的…  相似文献   

20.
赵孟頫归附元朝自有历史的复杂性,并况且人性又是何其复杂,单就个人品质而言,与其书品一样绝佳;当然,处世策略必会影响到他的审美观念与艺术理想。历代关于其艺品和人品的截然对立的评价,都是一种效果历史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