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社会性自我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深入阐释,以社会性自我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健康发展的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构建起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性自我的良性发展关系,从而直接推动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研究认为: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依靠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的良性互动,从而使积极参与休闲体育的社会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通过社会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等进行有效控制、调节、激发,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自我",进而推动休闲体育在个体化社会中实现协调发展,社会个体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社会进步与休闲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87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以及体育活动意向、目标定向和身体自尊之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参加体育活动次数的增加,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得分都逐渐增加,但是只有任务定向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并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男生在身体自我描述方面比女生积极;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身体自我描述显示出积极的趋势;喜欢体育活动和体育课都会给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带来积极影响.除身体肥胖指标外,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与身体自尊各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参加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目标定向和身体自尊存在积极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迁移家庭化,跟随进城务工子女迁移到城市居住的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作为人口流动浪潮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融入城市的状况值得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以社会融入为视角,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18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老人访谈,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心理四个层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入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老人的城市融入状况,并从政府、社区、亲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老人自身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围绕这一课题从自我指导锻炼概念的辨析,自我指导锻炼者的个性特征,促进自我指导能力形成的教学原则,以及自我指导锻炼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且自我指导锻炼概念的辨析所谓自我指导锻炼,是搭“个人通过不断地认识具体的身体锻炼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具体条件,运用适当的体育方法、手段和机会,实现身体锻炼的需要,以便(单独或集体)地完成个人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的计划”。根据这一定义,一个自我指导锻炼者,应能不断地认识并确…  相似文献   

5.
运用消费社会学理论,对体育消费进行了文化层面的思考。研究认为消费社会中体育消费的内容和特征发生了改变:体育消费从体育公益性文化符号向盈利性文化符号转型、从体育精英文化符号向大众文化符号转型、从体育本体文化符号向视觉文化符号转型;消费社会中体育消费文化的表征表现为一种身体文化消费和折射出一种身体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进行分析,结果认为: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全面发展兼个性化的教育观、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于身体锻炼的同时发展集体性、分段式的儿童游戏、教师观察学生、建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认为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强化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于锻炼个人身体的基础上发展集体意识;儿童游戏具有阶段性,指导要恰当;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的技巧;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课堂纪律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进行分析,结果认为: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全面发展兼个性化的教育观、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于身体锻炼的同时发展集体性、分段式的儿童游戏、教师观察学生、建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认为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强化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于锻炼个人身体的基础上发展集体意识;儿童游戏具有阶段性,指导要恰当;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的技巧;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课堂纪律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满足感的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必要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法在初中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契约学习法,以验证此法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体育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效果。实验结果支持研究假设,有效提高了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自导能力和体育锻炼的自我控制能力,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体育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发展了相互尊重的师生及友伴关系,从而有助于形成体育教学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需要多样化途径.体育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深入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论述了体育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的依据,并提出了加强其载体作用的方式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又一重大科学命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建设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所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既为体育目标价值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的国情。以体育的三个价值区域统摄我国体育三大领域的细分价值,以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确定体育价值的侧重面是应对我国体育独特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是体育的核心价值;体育辐射到社会领域的价值是体育的重要价值;体育延伸到国家政治层面的价值是不可动摇的基础价值。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当代中国体育发展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基础、精髓和主题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引领和决定了当代中国体育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科学发展观、在体育道德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构建中华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两大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其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对国家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稳定的深层内涵。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为此,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文化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民个人要强化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以上四个纬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为转型时期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此,就要在政治组织、宣传舆论、群众性创建活动、舆论阵地、长效机制等宏观层面,牢牢把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楷模、理论工作者理论引导、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带动、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软治理是传统治理转向现代治理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保证和精神内核,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价值支撑、提供价值旨归、凝聚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广义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层次结构理论,研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建设途径,有助于繁荣高校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道德支撑,历经从传统到现代内涵和外延变迁的诚信意识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其倡导的价值指向直接关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