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的衔接,历来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关键。本文根据生理学和力学原理,以本院体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斜板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中形成滑步和最后用力技术的有效结合,掌握正确的完整技术,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师范院校学生为实验对象,建立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实验模型进行滑步推铅球训练,实验结果提示: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滑步推铅球技术节奏,改进技术动作,较易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滑步推铅球成绩的提高;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形成一定的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分析和实验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模式进行比较,并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如何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针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关键技术环节——起动与最后用力的教法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滑步推铅球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 ,但由于对其技术原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所以实践中的技术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根据一般运动学和生理学原理 ,对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原理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 ,以期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12名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时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变化呈现出先相同后不同的运动特点,且铅球的速度变化存在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6.
铅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最后用力,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铅球最后用力时的出手角度,在教学中运用斜板仰卧推举杠铃这种教学手段,并进行训练课实验,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测试,结果表明:斜板仰卧推举杠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是积极显著的,对改进最后用力时出手角度以及铅球技术动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推铅球技术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7.
铅球的飞行距离主要取决于其出手的速度,而得到较快初速度的途径之一,就是掌握良好的滑步技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情况和学时安排,将传统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简化为“无预摆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此技术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教学实践证明,此技术是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一种滑步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侧向滑步推铅球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省编中学体育教材高三学年的教学任务,它的教学一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掌握这一技术的程度和影响学生的投掷成绩。由于教学时数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数内,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们运用点线结合的教学方法,经过实验,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点和线,即在教学中,根据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求,针对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的关键技术──滑步,确定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法都是先学原地(最后用力)推铅球技术,再学滑步技术。因而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脱节现象。为了解决“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问题,在教学中往往要花费较多的误时。为此,我采用完整教学法,即从滑步开始,“滑步”与“最后用力”连贯教学。目的在于改革铅球的教学方法,探讨用较少的课时,使学生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错误,针对性地提出确实有效的纠正方法,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及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少年运动员韩非推铅球技术的节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松下M90型录像机,拍录韩非比赛状态的6次试掷技术.对其6次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采用中国爱捷公司人体运动图像测量仪,采集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一元回归"处理,探索时间节奏与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并进行技术分析.结论:韩非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在A.C.D.三个动作阶段呈现出时间节奏短成绩高的相关性.其滑步后左脚下压的时间节奏长虽然与成绩呈正相关,但这是一明显的错误定型.如果缩短滑步的时间,改进左腿过渡步动作阶段的错误动作定型,其铅球成绩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以2005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男子铅球决赛的五名健将级运动员为对象,数据采集采用影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将级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阐述了各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灰色关联高低及其对成绩贡献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双语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尝试,通过对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技评和达标两项考核指标的统计分析,提出双语教学法运用于铅球技术教学中是可行的,同时,对运用双语教学的方法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推铅球技术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铅球技术与成绩的发展情况推铅球这项运动,从有历史的记载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了,其技术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多变化。最早是采用站立或跑步的方式进行投掷比赛,其后逐渐发展成为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推铅球技术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在背向滑步推  相似文献   

15.
铅球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一般是教师根据预先的进度计划和统一要求施教,因此课前对学生技术技能包括身体素质的基础条件缺乏充分认识。本文目的是试用运动处方特别以其诊断评价步骤掌握学生技术技能状况,初步探索运动处方在铅球技术技能教学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对38名体育系学中,进行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技能教学。技术诊断评价是将推铅球技  相似文献   

16.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重点是最后用力,难点是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铅球的成绩。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之所以成为技术难点,就在于滑步产生预先速度在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中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其实际利用率仅占3040%,换言之,如果滑步与最后用力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在A.C.D.三个动作阶段呈现出时间节奏短成绩高的相关性。其滑步后左脚下压的时间节奏长,虽然与成绩呈正相关,但这是一明显的错误定型。如果缩短滑步的时间,改进左腿过渡步动作阶段的错误动作定型,其铅球成绩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模型可以分为技术动作名称、动作阶段和技术细节三个层次,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面的技术程序出现了问题会引起后面程序的变化,但后面的环节也可以弥补前面环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铅球选手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高速摄像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投掷时身体环节的速度变化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胸部的速度变化存在明显区别,身体投掷一侧各环节的速度变化也有所不同.制定了推铅球最后用力身体环节速度递增系数.  相似文献   

20.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习练者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技术细节,因而不能协调用力。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各个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使练习者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迅速的改正,是促进教学和提高训练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