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材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门类。从著作权法颁布以来,教材出版中的著作权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和出版界的重视。随着教材著作权纠纷案的增多,一些出版社走上了被告席,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一、教材著作权现状:概念模糊,保护不力   1.教材著作权属于谁   从我国目前出版产业的现状看,教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对于地位如此重要的出版物,如何界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在实践中,有的归属不明确,有的归属不合理,从而造成教材出版的混乱,影响优秀教材的出版、传播和使用。目前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此也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
《档案时空》2003,(8):39-39
《山西档案》2003年第1期上发表了潘月杰、付九虎的文章。作者认为,在档案编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著作权问题。一、馆室工作人员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问题。1、著作权归单位(即归档案馆或其相应科室)所有的编研成品。这类成果的特征是:由法人或其它组织主持创作;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这类作品的著作权通常属单位所有。同时,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参与编研活动的工作人员有从档案馆获取奖励和报酬的权利。2、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编研成果属于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著作权归公民个人;这种…  相似文献   

3.
谈档案编研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研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档案编研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著作权问题 ,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观点。一、馆室工作人员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应弄清楚编研成果的性质。档案馆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不能一概而论。有一部分成果的著作权应属于档案馆或其相应的科室 ,另外一部分应属于职务作品 ,还有一部分成果的著作权完全归公民个人所有。1 .著作权归单位 (即归档案馆或其相应科室 )所有的编研成品。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 :…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作品类型 ,它在著作权使用许可以及付酬方面都有不同于文字作品的地方。一本歌曲集里往往要收录几十甚至几百首歌曲 ,词曲作者加起来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 ,怎样去取得授权许可 ?是由出版社还是由编写者去取得授权许可 ?又怎样付酬呢 ?出版社已经给音乐类图书的编写者支付稿酬了 ,还要不要给选入该书的每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付酬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音乐作品在出版使用中的著作权问题。   一、音乐作品有偿许可使用的法律依据  在以前权利人和使用者的著作权意识都不太强的时候 ,出版社通常是按文字作品支付…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出版社只注重出版符合国内教师市场需求的教材现状,提出应当积极推动那些符合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教材的出版,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能尽早跟上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作出编辑的一份贡献.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经典教材的编写思路和运作方式,让教材编写者和出版人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材出版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编写质量低、同质化重复出版、利润无保障、形式陈旧等问题,其原因来自于编写者与出版者的功利思想和管理机构职能的缺失.编写者、出版者和职能部门应从长计议,顺应发展,借新技术条件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机,规范教材出版程序,建设教材评价标准,开发并出版更多、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7.
亚洲一些国家教科书出版及著作权归属高等教育出版社孙素青本文所讲的教科书是指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本。韩国韩国的教科书分为两类,一类是统编教科书,一类是审定选用的教科书。统编教科书包括历史、国语、道德课程所用教材,它们由国家教育部所属的出版社(国有)统一出版...  相似文献   

8.
满悦芝 《出版参考》2015,(13):52-53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材低水平重复出版、同质化竞争严重,抄袭侵权等现象时有发生,高等教材的著作权纠纷案件越来越多,这既损害了出版社的声誉并造成经济损失,给高校的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材作者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作为教材的出版单位,尤其是作为教材出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材责任编辑,必须要有强烈的版权意识,高度重视教材的版权问题,并落实到教材出版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已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教材的编写出版在图书出版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教材出版中的著作权归属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看法,甚至会引起著作权纠纷。笔者拟就此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作一些分析与探讨。教材是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有适用的教材,大量的教材建设工作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有关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当然,也不排斥某些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整个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受制于编写者的水平(包括编写者的学科素养和编教经验).同时,编好的教材要公之于众,要出版,出版社编辑的水平又间接影响了一部教材的质量. 初审阶段可谓是一部教材是否能出版的关键性阶段.在初审阶段,编辑要全面考察教材,从不同层面的不同角度来评判教材.考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材中的问题,与作者讨论、协商、解决问题,最终出版一部好教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张涛 《现代出版》2014,(4):31-33
大中专教材的出版是所有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其给出版社和教材经营者创造的利润,保障了这些出版社和经营机构的顺利发展。但随着出版竞争的加剧,教材退货急剧增加,退货率逐渐攀升。从出版方、学校和学生、经销商三方面解析其中缘由,便于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本科教材建设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大学出版社为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材出版做好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出版社编辑应从教材编写的前期开始全程参与教材的出版工作,与作者共同打造一系列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目标高度匹配,且符合出版规范的精品教材,助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出版社经营思想的误区主要有三个:①出版社要以盈补亏,就得出版中小学教材或辅导读物;②要体现出版社是文化事业单位,就得免税,否则出版社就难以发展;③忽视通俗读物的出版。出版社经营思想的第一个误区:出版社要以盈补亏,就得出版中小学教材及辅导读物。按照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的规定,出版各类中小学教材及辅导读物是关系到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大问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然而在出版界有些同志认为,出版社赖以生存,以盈补亏的途径,便是出版中小学教材或辅导读物。结果导致一些不正常现象出现,许多出版社不顾专业分工,超范围出版教辅读物,造成图书市场混乱。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二十、论文集的版权属谁? 一部论文集由若干篇文章汇编而成,每篇文章的著作权(版权)仍归作者所有,在汇编之前,编辑者应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出版社或它所委托作编选工作的编辑,拥有此书的出书权和编辑权,但编辑不能专有这些文章的版权,就是说,别的编辑也可以出不同的选集。二十一、有个编辑部(不是出版社)承担了一本书的全部编译工作,编辑部成员已有薪金或还有奖金。书的印刷和出版则交给一个出版社负责,请问这本书版权属于谁? 出书权属于那个出版社,版权属于那个编辑部。出版社要给这个编辑部报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出版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方式的兴起,传统课程教材也开始在纸质图书基础上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出版,但由于数字化图书法律法规、侵权行为认定机制等的不完善,数字图书出版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著作权审查、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本文围绕数字教材出版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对数字教材出版的著作权授权、审查,以及著作权法律机制不健全而带来的侵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著作权版权保护、行为损害处理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莉 《现代出版》2007,(2):45-47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材出版过很多,由于编写者的用意、立场、思路各有差别,这些教材也各有其特色和优长.笔者对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大致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现代文学史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军 《现代出版》2007,(3):45-47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材图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代",高校教材已经成为各出版社"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通过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教材市场的变化,加强教材营销渠道的服务和建设.虽然教材出版成本比较高、程序复杂、服务要求高、推介难度大,然而一旦被采用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销售业绩,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和精力投入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正材料1教材更新为何迟迟跟不上教学的要求?一方面,有些教师习惯使用老教材;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编写教材时不顾质量,从而降低了教材质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教材内容必须三年更新一次,一些比较新的科目,一年就要更新一次。但是有时,新版的教材已经出版了,可有些学校依然从出版社购买旧版教材。此外,所有出版社都可以出版大学教材,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教材,这就造成了个别老师为了评职称,和一些一心牟利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些跟不上时代要求的低质量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