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幼儿散文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散文教学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近几年,我们与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南京市第二、第三幼儿园协作,进行了幼儿散文教学的研究活动。实践证明,让幼儿欣赏优美的散文,有利于发展幼儿对生活、对大自然和对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幼儿散文教学的重点,可以是引导孩子们进行欣赏,也可以指导他们根据教材来模仿、创  相似文献   

2.
万美 《今日教育》2009,(7):35-36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由于它具有语言凝炼、生动、优美,想象境界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散文欣赏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活动,要组织好幼儿散文赏析活动,教师必须先深入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3.
幼儿散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是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其字里行间总是揉合着浓郁的童趣,这种特有的童趣强化了幼儿散文的诗意美,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大班幼儿虽已逐渐摆脱对直观教具的依赖,但只靠教师用语言来讲解散文还是不行的。在散文欣赏活动中,我利用幻灯配合教学,给幼儿呈现出类似电视散文的效果。音乐、朗诵、画面同时出现,让幼儿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如指导幼儿欣赏散文“秋天的雨”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我有表情的朗诵,配以大…  相似文献   

4.
幼儿散文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幼儿散文具有短小精练、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简短的散文,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和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尤其是散文艺术化的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特别的意义。作品艺术的语言构成具有一般语言表达、理解不能达到的特点,可增强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能积极促进幼儿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散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1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欣赏作品。2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理解作品内容,学习用…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5~6岁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而散文《秋天的颜色》不但激发了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而且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广阔的遐想天地。散文以“秋天的颜色”让幼儿展开想象,贯穿全文,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它通过天空、稻田、枫树、菊花等美丽的景物,用文学特有的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而优美地让孩子们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它想象奇特,但又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另外,散文的语句精练、句式较整齐,适合幼儿学习和仿编。活动目标1.能理解散文的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感受散文的优美…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的教育,包括阅读以文学作品为蓝本的绘画本。提起幼儿文学,我们便会想起那些优美动人的童话、诗歌、散文,想起那些活跃在我们自己和幼儿心中的小红帽、小木偶和小布头形象。长期以来,鉴于幼儿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我们常常用幼儿文学作品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我们有否深入地思考过,幼儿语言文学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审美性罗延龄小语教材绝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艺作品,它具有很大的思想教育力和艺术感染力。因此,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欣赏艺术美,进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判断鉴赏美、表达创造美,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和谐的发展。通观小语整套教材...  相似文献   

8.
秋天的颜色     
设计意图 5-6岁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而散文《秋天的颜色》不但激发了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而且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广阔的遐想天地。散文以“秋天的颜色”让幼儿展开想象,贯穿全文,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它通过天空、稻田、枫树、菊花等美丽的景物,用文学特有的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而优美地让孩子们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它想象奇特,但又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另外,散文的语句精练、句式较整齐,适合幼儿学习和仿编。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情感人,以艺术美慑服人。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些课文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以运用艺术的画面场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美的教育。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而自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了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在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美术欣赏活动在近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开展美术欣赏的课题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感  相似文献   

13.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4.
艺术欣赏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它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但是,当前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弊端,表现在美术欣赏目标取向功利化,忽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教师艺术素养薄弱,师幼对话单维化。由此,着眼于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以真实的教学情境为依托,试图通过对实际欣赏教学活动的分析,寻找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今天在幼儿园的文学作品教学中,老三样——童话、故事、儿歌“统治”的局面已经打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始意识到散文这种体裁的独特价值,开始重视散文的教学。不过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去进行教学,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换言之,如何发挥散文作品的最佳效能,去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的确,散文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样式的体裁。散文有童话或故事一般的叙事性语言结构,但同时又兼有诗歌注重内在情感表现的特点。给  相似文献   

16.
艺术欣赏是让幼儿对作品进行感受和学习的过程,它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能够挖掘幼儿创作的潜力,促使他们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到最终的自我创作。当前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以知识教育为主,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范围和年龄问题,让教育陷入大流化,幼儿们的创造性思维打不开,导致幼儿园的教学效用并不高。为此,幼儿园的美术欣赏应该采取一些创新的实践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舞蹈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属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范畴。优秀的舞蹈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因此,舞蹈欣赏是幼儿易于接受和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欣赏是一种相当活跃的精神活动,它对幼儿来说,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怎样指导幼儿进行儿童文学欣赏呢?本文只从文学欣赏的方式与方法两个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美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是幼儿艺术领域教育追求的价值。"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起点是激趣,试图让幼儿在兴趣中获得。而图片、视频等直观性元素教具的使用,对幼儿美术表现兴趣、能力的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它特有的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近年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必不可少,它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很有感染力,不仅可以使孩子们体会到自然美、生活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美的感染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在音乐教学中我运用兴趣教学和以情带声教法,使孩子们在思想上、行为上都有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