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年雄性小白鼠36只,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和对照组,用Gomori氏、Bussolat氏硫代硫酸醛复红和铬明矾苏木精—焰红染色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分泌细胞的神经分泌颗粒的变化,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3、6、9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本实验提示:室旁核醛复红阳性细胞可能参与了胃溃疡修复期自然抗病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产卵前罗氏沼虾眼柄的神经分泌细胞胞质,能观察到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在高尔基体的生成面和成熟面均有许多高尔基小泡,核膜仅在部份区域有核周腔增宽现象,对产卵后罗氏沼虾眼柄的神经分泌细胞胞质,能观察到线粒体和许多大小不一的泡状结构,但没有观察到高尔基体,核膜都有明显的和不同程度的核周腔增宽现象.  相似文献   

3.
视色素是动物界在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特定光环境而产生的一类视觉物质,其化学本质实为一种以生色团为辅基的色素蛋白。组成视色素的生色团和视蛋白随动物种类及视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某些动物还会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视色素在吸收光谱上的差异。1视色素结构的种属差异1.1两种生色团到目前为止,人们仅发现两种生色团,据此将视色素划分为A1和A2两种视色素系统。其生色团分别是视黄醛1和视黄醛2。视黄醛1是维生素A1(视黄醇)的醛型;视黄醛2则是维生素A2(去氢维生素A)的醛型。两者的化学…  相似文献   

4.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体现,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有机教学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电子效应、空间构型、空间位阻等现象试论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一、电子效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不同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举醛酮来说,醛比酮活泼,醛比较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酮则困难。这是性质上的差异,可以从结构上找到根据。因为羰基加成反应历程是属于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相反羰基碳上的电子云密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从结构上看,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只与一个斥电子烃基相连(甲基除外),而酮分子中羰基碳与两斥电子烃基相连,故醛分子中羰基碳的电子云密度比酮分子中羰基碳的电子云密度低,因此,醛的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比酮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醛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光线变弱时,整个世界好象变慢了。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能够感知弱光,它们所看到的运动比对颜色敏感的视推细胞所看到的同一运动显得慢。大多数人通过四种视觉接收细胞来认识这个世界。视杆细胞只能感知光线强弱,其他三种视推细胞能够感知红,绿,蓝三种光线。我们能够感知颜色,这都要归功于视推细胞。该研究小组的组长格根弗特纳认为,视杆视觉系统与视推视觉系统对运动的感知有所不同。格根弗特纳认识一个患色盲症的人,三种视推细胞都缺失,他经常抱怨抓不到飞碟。大约有2%的白人不能区分绿色和红色,这…  相似文献   

6.
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显微技术对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垂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裸裂尻鱼垂体为心形,背腹型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腺垂体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神经垂体由神经分泌纤维和垂体细胞组成,垂体细胞分为纤维垂体细胞和颗粒垂体细胞,神经垂体中微血管发达.腺垂体可区分7种分泌细胞类型,即位于RPD的ACTH细胞和PRL细胞,PPD的GTH细胞、GH细胞和TSH细胞,PI的SL细胞和MSH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GDF-5对人退行性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索椎间盘退行性变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创新点:首次验证了GDF-5对人退行变的髓核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早期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的GDF-5转染人退变的髓核细胞,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实验组(GDF-5组)三个组,3、7、14和21天四个时间点。在预定的时间点,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番红-O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细胞外基质的定量分析等手段,验证GDF-5对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同时对GDF-5对髓核细胞生长情况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表征。结论:Ad-GDF-5能成功转染人退变的髓核细胞(图1),能有效地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Aggrecan和II型胶原(Collagen II)分泌(图4~7),RT-PCR的结果表明Aggrecan和Collagen II基因表达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图8)。同时GDF-5对人退变的髓核细胞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图9)。因此,Ad-GDF-5是椎间盘退行性变早期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它既有普通的神经细胞,又含有神经分泌细胞;既可以作为神经器官传导兴奋,又可以作为内分泌的枢纽分泌各种激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通过特殊的血管系统——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对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亲核试剂三个方面论述了醛和酮发生亲核加成的难易,从结构上说明了用亚硫酸氢钠可鉴别醛和酮的范围,其结果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赵金莲 《考试周刊》2011,(38):183-183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还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因此功能较多,较复杂,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神经中枢,感受和传导功能,作为效应器,影响情绪反应和控制生物的节律。  相似文献   

11.
1.对水平衡的调节下丘脑中的饮水中枢和神经分泌细胞(能产生激素)来调节水的平衡,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神经冲动,传到饮水中枢,产生兴奋,作作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另一方面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导致尿量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当饮水过多或盐丢失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排水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相似文献   

12.
班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es,WSSBV)感染胃上皮细胞,胃环肌和纵肌细胞,海绵结缔组织细胞;鳃下皮细胞;触角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上皮细胞,触角腺体胶囊上皮细胞;造血组织细胞;心脏心肌细胞,随体细胞,结统组织细胞;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神经细胞和球形细胞;甲壳表皮细胞、肌细胞.WSSBV对中肠和中肠育囊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雄性生殖系统精原细胞,输精管上皮细胞等不敏感.人工肌注感染,WSBV有3d内可致斑节对虾90%,甚至100%死亡.感染斑节对虾鳃经电镜观察发现了3种杆状病毒,2种为无包涵体细胞核杆状病毒,其中一种大小为(119~136)um×(289~306)um,核农壳(98~105)nm×(265~272)um,另一种大小为(101~112)um×(391~420)um,核衣壳(78~85)nm×(276~298)um;1种为细胞质杆状病毒,大小为(102~112)nm×(326~340)um,核衣壳(71~78)nm×(306~308)um.  相似文献   

13.
下丘脑属于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外侧面,大脑之后。下丘脑的细胞称之为神经分泌细胞,既可传导神经冲动,又可以分泌激素,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对血压、体温、摄食、水的平衡及内分泌调节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下丘脑对内分泌腺的调控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中油脂的提取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山苍子中山苍子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与柠檬醛的精制方法 ,同时介绍了山苍子核中山苍子核油的压榨法和萃取法提取 ,并且讨论了油脂的综合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人教社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膜的相关概念、分泌蛋白加工合成过程、着丝粒和着丝点以及高尔基体和核被膜图示等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ADH的化学结构、产生及储存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hormoneADH)也称加压素 (vasopressinVP) ,是 192 5年由英国生理学家E .HStarling和E .BVerney发现的。 195 3年duVigneaud从神经垂体纯化出来并人工合成。经证明它是一种九肽激素 ,在人体内为精氨酸加压素。其化学结构为 :ADH大部分由下丘脑视上核神经细胞合成 ,小部分由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首先在细胞内核蛋白体上形成激素的前身物质 (激素原 ) ,而后与同时合成的神经垂体素运载蛋白 ,两者以 1:1的比例互相结合形成激素—蛋白受体复合物 ,再加上蛋白水解酶 ,包以被膜 ,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经退化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关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确定,但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最后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分泌多种诱发或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炎症因子或神经毒素,系统性炎症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相关功能下降的主要诱因之一。该文对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对于帕金森病的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及新的方法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性成熟大鳍鳠脑垂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鳍鳠脑垂体为背腹型腺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中央;腺垂体前外侧部位于腺体前部,由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大型滤泡状细胞组成;中外侧部位于腺体中部及后部腹面区域,由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细胞组成;中间部位于腺体后部背面,包括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11,(1):75-76
据中国军网2010年7月29日消息,日本名支屋市立大学研究人员在7月29日出版的美国《神经元》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文章介绍他们利用老鼠进行的实验显示,鼠脑内新生的神经干细胞在通过脑内分布最广的星形胶质细胞间隙时,会分泌一种名为“SLIT”的蛋白质,后者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把自身凸起的部分收缩回去,从而为神经干细胞让出一个通道,使神经干细胞得以在脑的不同部位之间移动。  相似文献   

20.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是在黑质-纹状体系统内移植能够分泌多巴胺的细胞,恢复多巴胺的神经环路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理想方法。本文就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