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汉森  夏富仁 《收藏》2001,(12):56-57
“象”与“祥”同音,所以成为重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象是瑶光之星散开而成的。据传,佛是乘坐大象从天而来,既然与圣人的陶临有关,故象在中国民间是兆瑞灵物。  相似文献   

2.
任志录 《收藏》2007,(11):62-66
为配合2007年世界遗产日活动,深圳市文物局于6月初主办了“深圳收藏月——民间收藏精品展”,共分为书画、铜器和陶瓷展3项,其中古代陶瓷部分共有170件展品,全部来自深圳的私人收藏,从中可以窥见深圳民间收藏慨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军队武术传播的特点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古代军队武术传播的现象、特点;军队武术传播与民间武术传播的关系:军队武术传播对武术传播的理论和技术贡献以及武举制的传播价值:开创以武入仕之先河,提高武术与习武人士的地位,使武术内容精练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正与古代淄博窑一脉相承,近代淄博民间陶瓷广为人知。民间陶瓷,乃由民间工匠根据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生活需要,主要利用当地陶瓷原料、采用手工艺生产所烧造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统艺术特征的陶瓷制品。近代淄博民间陶瓷始于清代中、晚期,至20世纪50年代止,约有150年历史。淄博民间陶瓷的中心产区博山,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民用陶瓷生产的重镇。较为著名的窑厂有北岭、八陡、窑广、山头,福山、李家窑等处。鼎盛时期,烧制陶瓷的窑炉近200座,窑工达6000人之多,终日窑火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娱乐是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或精神体验,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娱乐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 主导价值取向,游戏、竞技是其娱乐性的根本体现,民间体育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现,表演化的民间 体育又使其“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民间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即将来临的体闲时代,应当努力继 承、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功 《收藏界》2014,(12):116-116
初冬季节,西安钟鼓楼博物馆与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在钟楼联合举办"木人石心——西安民间收藏石刻展",共展出60余件从北魏到唐宋的石刻艺术品。展期从11月9日开始,至2015年1月20日结束,展出的60余件石刻作品主要包括石佛造像、石刻人物、石狮等。这些古代石刻艺术品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览的石刻艺术品由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提供,充分展示了陕西民间博物馆的实力和民间收藏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永林 《收藏》2006,(4):49-50
公认的前辈大师精通古代书画鉴定,与他们特殊的个人经历以及在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所积累的经验有关。他们生活在中国古代书画由集中到大量散失民间的时代,有机会见识到很多国宝级古代画作品,并参与国家的收藏和整理工作,为新中国再次集中这些古代书画珍品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他们专业水平的高度是现在普通鉴定专家达不到的,失误也相对少。  相似文献   

8.
汤丽萍 《收藏界》2010,(11):114-115
香炉是古人焚香的用具。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陶、瓷、铁、瓦等材质制作的香炉。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烧香拜佛、祭祀祖神,广为流传。随着古代冶金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到明代宣德年间,开启了中国用黄铜铸造香炉的先河,"宣德炉"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现在所说的宣德炉,其概念不仅是指宣德炉,而且泛指与宣德炉相近有款或无款的铜炉。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24日——12月28曰,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化厅、省学艺术联合会、省民间艺家协会主办了《首届黑龙江化艺术之冬民间美术大赛精品展》,这次“美术大赛精品展”是一次盛会,是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化厅、省联、省民间艺家协会为了推进黑龙江省旅游工艺品发展的一次重大的战略举动,是黑龙江省旅游工艺品产业走出低谷,走向世界的战斗号角。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观演变的分析来审视古代女子民间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女性观的嬗变与女子民间体育参与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女性意识演变的心路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推动现代女子民间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即已出现。据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就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习俗。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得以普遍流行。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相似文献   

12.
展博 《健身科学》2013,(4):36-36
中医心理治疗渊源极深,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古代名医心理治疗的趣闻,令人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下面这些名医心理治疗的有趣医案,既可以让人领略这些疗法的奇妙之处,也能从中明白它那神奇的疗效背后蕴藏着多么丰富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3.
张毅  龚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16-17,19
由于我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统治时间较长,奴隶主与封建帝王对娱乐的重视和追求,加之我国民间宗教迷信色彩较浓,一些体育活动往往以“舞”的形式供统治阶级娱乐消遣以及在民间作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一些与军事、格斗有关的体育运动也渐渐被软化,我国古代体育运动总体上有向表演性、非竞技性形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战争和军事需要催生出传统体育的雏形,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类的体育形式因受地域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以不同的形态在东、西方不断地充盈和丰富,成为民间的养生之道和祭祀形式。在西方,竞技项目最初只有赛跑一项。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在上世纪之交,一种新的,以计算机为平台比拼脑力和反应速度的竞技游戏在民间落地生根,迅速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运动的主流,这就是电子竞技。  相似文献   

16.
柴泽俊 《收藏》2007,(10):78-89
中国古代壁画起源甚早,流传很广,佳篇连绵。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国内各地佛寺林立,道观遍布,寺观壁画由此应运而兴。 山西省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以山西现存的古建筑而论,数量之多和历史之久,是全国仅见的。这些古代建筑大多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其中便遗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许多珍贵壁画。  相似文献   

17.
陈根远 《收藏》2007,(3):182-182
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赛宝会上,各省推荐的历代宝物琳琅满目,而专家对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推荐的一尊西汉鎏金铜牛(图1)称赞不已。2007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再来陕西探宝,铜牛重出江湖,一举拨得“陕西民间十大宝物”之头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民间武术的兴衰荣败与统治阶层或支持或限制的态度休戚相关。统治阶层为了维持安定就以禁武政策为主,防止民间“以武犯禁”;遇有战事就利用民间武术,提倡武事,“御贼备战”。民间武术发展就是在“禁”、“放”夹缝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体育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因长期受封建统治和鲜明的东方文化影响 ,各类活动的产生及发展与西方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体育在技术形式上所体现的基本是实用性、娱乐性和保健性。随着奴隶、封建社会的发展 ,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及宗教僧侣之间 ,在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古代体育逐渐形成了民间、宫廷、寺庙三大体育活动特征。一、民间体育夏、商、周为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从1954年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球分析 ,夏代民间已经有石球方面的健身娱乐活动。西周在王都以外居住的人叫“野人”。据《周…  相似文献   

20.
从初步兴盛、多样化发展、独特风格形成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发展衍变进行了研究,认为原始体育中的娱乐活动是民间体育的起源,春秋时期对等级观念的突破使民间体育初步兴盛,地域性和民俗性使民间体育具有了独特风格,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促使了民间体育的多样化发展,民间武术门派的林立和武术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武术文化的形成。我国的民间体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