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成立黑龙江省图书馆学研究所我省图书馆学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进步很快,但回顾走过的道路,发现缺乏专职的研究机构是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正因为如此才没有编制,也没有专业研究队伍;没有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当然也就没有研究经费;致使图书馆学研究不能纳入工作计划,名正言顺地当一项业务工作来进行。目前这种业余、分散、零打碎敲的研究状态,使许多研究不能持久和深入。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状态下,既不可能在重大战略课题上组织科研攻关,更不可能使图书馆学研究有重大突破,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而只能是在某些战术问题上进行局部的研究。这正是影响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为了我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研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图书馆馆长和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图书馆员的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变革中发展,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日渐萎缩"的看法是片面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守与拓展"是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理想选择;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播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学教育领域与图书馆实践领域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3.
吴志荣 《图书馆杂志》2021,(1):20-26,66
"去机构化"即"去图书馆化",这种思维出现的初期推动了图书馆学的发展,而随着这种思维的逐步扩展,对我国图书馆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出现了"泛化"和"弱化"等现象。文章阐述了"去机构化"思维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我国图书馆学的影响。同时追本溯源,提出认清图书馆学的使命,是当今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自图书馆学概念提出以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主题,可将其研究对象划分为机构范式、社会学范式、信息范式、知识范式和人文范式五个阶段。不同研究范式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研究热点或主题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每个阶段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与发展。总体上,图书馆学研究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向:一是从技术、经验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二是从静态的客体观演变为动态的过程观;三是从系统的结构主义转向更为本质的认知主义。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演化,近似地遵循人类认知演化模型。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演变的成因,既有学科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因素,又有学科内在因素,还有本学科认知主体因素。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历程看,图书馆及其事业的发展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影响较大,也是其演变发展的主要动因。图3。参考文献59。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电子政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纪雪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1-16,23
为探索电子政务研究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调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硕士与博士培养单位电子政务相关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并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中电子政务的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分析论文的作者和机构、基金资助、研究热点与主题分布情况,发现电子政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的电子政务研究主题正呈现出学科分化的趋势;今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电子政务研究应当更加聚焦于本专业的核心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编程序与前沿信息计量工具对CSSCI中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文献进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2009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和知识来源谱系,发现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有数字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知识管理、知识自由、学术评价等,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等领域的论著。  相似文献   

7.
吴志荣 《图书馆杂志》2012,(5):11-13,81
首先对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作了简单的评述,然后分析引文分析法在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方法对图书馆学研究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由此认为引文分析法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名副其实的专门方法,并提出必须进一步研究引文分析法。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揭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阶段性变化,选取CSSCI作为数据源,采用词频和关键词共现方法对2006-201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机构知识库、云计算、质量控制、手机图书馆等领域将成为图书馆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总体上来讲,技术已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中西两部比较图书馆学论著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对我国具有影响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美国图书馆学家丹顿的<比较图书馆学概论>,一部是南开大学教授钟守真编写的<比较图书馆学引论>前者是我国于1980年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西方比较图书馆学领域的论著,填补了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后者于1993年问世,开创了中国学者研究比较图书馆学的先河.本文着重对两部专著的异同、研究路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认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有三次大的创新,即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从无到有,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创立和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认可和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借鉴、移植其他学科的方法成为主流;二是忽视自身独特方法的完善和应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应致力于思维创新和结合问题创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的机构共被引、关键词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表明:1993~2010年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力量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而国内主要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国际上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科学、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而国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比较研究,为国内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近几年已进入了一个空前未有的繁荣期。例如: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图书馆改革;以及与改革相关的定额管理、有偿服务等等热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表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我国社会环境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气候。社会上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风气,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的思路拓宽了,这是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象潮水般涌来,很快又退了下去。有的热点,拓宽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脱节的原因:论述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阐述克服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琼  周云峰  刘桂锋 《图书馆》2023,(1):12-19+50
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充实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研究,为中国学术话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深度剖析我国图书馆学的新时代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包括科研机构、业务机构、期刊媒体、学者、各层级的学会及工作委员会;内容要素包括学术建树与实践成就、历史传承与创新拓展;话语平台包括学术媒体、社会媒体;受众感知包括输出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变化的现实情况,文章采取网络调查法对16所美国iSchools院校的官方网站进行调研,通过对就业率、薪资情况、就业领域、就业岗位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iSchools院校图书馆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出就业率总体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态势;收入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增长趋势不明显;就业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传统图情档机构等特点。据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事业建设应采取提升图书馆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扩大图书馆学所面向的职业范畴,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实现传统图书馆学和信息技术的平衡,提升图情档机构工作待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原创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学术研究的功利性、图书馆学研究大众化、研究的原创机制薄弱、出版环节失控、学科积累不足。呼吁构建图书馆学原创机制和构筑图书馆学原创管理体系,建立图书馆学原创联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专职的图书馆学原创队伍,建立原创研究基金和学术成果原创性评价机制。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研究法是从事图书馆学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方式或手段,主要使用的是社会科学领域里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性的定量方法,也有文献研究法、历史考证法、案例研究法、反思与批判法等阐释性或批判性的定性方法。图书馆学研究法与图书馆学方法论、一般学术研究法、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等概念范畴有联系更有区别。近年流行的"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是一个伪学术概念,建议图书馆学界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事图书馆学研究的研究者,若按其所受专业教育去划分,可分为三类:接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包括图书馆学专业电大、函授教育,以下同)的;受过非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未受过任何专业教育的。在这三类研究者中,接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研究者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扰势是明显的,取得的成果是丰硕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出版了三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吴慰慈、邵巍合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建国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只有三部:1960年文化学院编著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1962年北大、武大、文化学院合编的《图书馆学引论》;1981年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以数量而言,85年短短的一年,等于过去的35年;就质量比较,则胜过以往的35年。这充分显示了近几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在新出的三部教材中,以黄宗忠同志的《图书馆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具特色。本文试对《导论》作一简评。重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是《导论》的主要特点。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结合与图书馆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9所高校图书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的网络调查发现,国内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性课程及科研训练、研究机构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借鉴英美图书馆学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我国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图书馆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联合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实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提供实践教学的条件与保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