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村校微观问题样态的描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通过对一位从教36年村小高级教师的访谈发现: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存在"微观障碍";村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学校和政府而非家庭;村校留人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非"经济性";教师管理存在授权自主和加强干预的选择性困境;村校教师存在"45岁退休"现象;村校教师收入的参照系是同村村民而非城镇教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管理上的主动回应:第一,利用重要科研平台为农村教育管理提供专业支持;第二,建立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数据库为农村教育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第三,注重农村教育政策生成的"自下而上"逻辑,建立村校管理信息上报制度;第四,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皖南山区农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其从教动机.数据显示,皖南山区农村教师从教动机中,内部动机起决定作用,外部动机其次;退休教师从教动机无论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都高于年轻教师的从教动机;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农村教育面临困境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通过提高农村教师发展空间;保障农村学校生源不流失;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西南地区农村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对自身教学经验加以反思”、“从教之后接受专业培训”、“通过阅读教学参考资料”是最重要的三个途径;“从教之后接受的专业培训”对于发展教师课程知识作用尤为明显;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缺乏专家引领的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首先要让教师下得去。如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这项政策的初衷就是要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通过采取特岗计划,已经招聘了3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现在80%留下来在当地从教。推进国标、省考、县聘、校用,还规定在城镇  相似文献   

5.
教师流动与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辅相成,农村教师流动是必然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是相对的。教师流动就是对教师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引导教师合理有序双向流动是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把握江西省S县教育发展整体状况及其农村教师流动概况的基础上,发现农村教师流动存在自主、向上、无序流动、中青年教师和主科骨干教师流动性较大、城乡教师交流支持措施不足空转倾向明显等问题。为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应树立人才意识,尊重教师专业地位;开放人才政策,保持师资动态平衡;注重人才扎根,保障教师安心从教;重视人才培养,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访谈和问卷,对重庆师范大学552位农村定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从教信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全科生报考动机主要受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影响;他们的从教信念总体水平一般,其对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评价高于自我价值评价,农村从教和终身从教意愿显著低于一般从教意愿;其从教信念在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职业价值观与从教意愿之间,从教信念与信念行为之间都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从教信念形成过程主要受学校环境、见习实习、自身性格及父母观念等因素影响。应通过完善全科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培养方法和内容来增强农村全科免费师范生的从教信念。  相似文献   

7.
现在,除个别村校外,绝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具备了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但由于师资缺乏,所以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很难与城镇学校同步发展。尤其在教学评价中,如果单纯以与城市教师一样的标准来评价农村教师,就很可能挫伤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评价农村学校的教学状况,应因“农”制宜。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村学校存在着教师工资偏低、工作条件差、流失率高、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美国各级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农村教师补充策略,主要有:通过学校自我提升增强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通过学校或所在社区培养自己的教师;依靠特定计划或者项目招聘教师;寻求所在社区、其他地区、大学及州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应用多样化且适当的招聘策略等。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村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  相似文献   

10.
1.当前,较之在城市推进素质教育,农村教育在各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一些基本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而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是全盘模拟城市模式,以城市的视角对农村教师提出要求。另外,有专家、学者对农村教师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批评,塑造着“去人化”的教师观,忽视了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教师的人”,其次才是“作为一个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赣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进取心不强,心理、生理健康问题人数较多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通力合作,打出"组合拳",切实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薪酬现状依然堪忧,教师总体收入水平低于公务员,区域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教师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村教师薪酬体系激励功能缺失的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将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应认真落实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教师绩效工资的县级管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校内再分配的激励作用;通过立法提高边远地区教师津贴补贴。以吸引优质师资去边远地区任教,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本文采用Logit阶层回归模型,对西部贫困地区15所院校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师范生愿意去乡村从教,但只有少数愿意从教3年以上;政策知晓度对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少数民族、男性、非独生子女更愿意去乡村长期从教;农村户籍、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父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家人支持的师范生更愿意去乡村从教;月收入期望值底线、乡村厌恶度对乡村从教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国家制定多样化激励政策鼓励师范生乡村从教;西部地方院校要加强乡村教师政策的宣传力度;西部乡村教师招聘时可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农村籍、非独生子女、家人支持的应聘者。  相似文献   

14.
"特岗教师"政策是中央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补充师资的特殊政策.贵州实施特岗计划以来,9年共招聘7万余名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政策大大增强了贵州农村教师队伍的力量,大幅度优化了师资的学科结构和学历结构,激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活力.但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也存在"政策目标选择未优化,专业发展性培训不专业"等问题.特岗教师政策需要优化政策内涵、整合不同政策资源、升级政策,从而形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教师的常态机制,彻底解决农村学校师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调整是关乎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工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问题构成了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政策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契机。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必须进行适时调整:既要把农村地区教师教育作为新时期的重点战略任务进行定位,解决一段时间来政策执行“边缘化”的问题,又要着手实施完善、创新农村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肖秀平 《教育导刊》2004,(21):44-47
本主要分析农村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除了教育经费整体性不足的原因之外,现行教育财政拨款方式也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本建议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使教师教育经费与学校的教育事业费脱钩,用专项基金为教师教育提供资金保障。由于未能照顾到农村教师的特殊性,教师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农村教师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最终得到巩固,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否,因而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对教师教育的认识,使教师教育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互动”是远程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研究以宁夏“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法,对农村教师远程学习的互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师远程学习以人机互动为主,人际互动不足;人机互动以课程模块为主,教师对互动模块参与较少且存在差异;人际互动以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为主,教师与专家、辅导教师的互动较少,且互动质量不高;互动缺乏引导与支持.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现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缺乏有效的法律政策及制度保障的情况下,流动教师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凸显出许多法律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农村教师权益保障问题进行法学探究,提出立法保障人才流动权益;加强相关政策导向,健全城乡双向教师流动体系;明确教师与学校的权责关系,实现教师“留”、“走”的契约化管理,从而切实维护农村教师自由流动权,使教师流动步入有序化、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军心不稳”、“状态不佳”问题依然突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生活水准偏低,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巨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农村教师实施“政策倾斜”,从地方政策制定、执行等过程中对农村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参与程度.我国目前约有690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几十万名代课教师,他们承担了中国基础教育60%以上的责任,因此,可以说只有农村学校的新课改成功,才有全国的新课改成功,而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较高的素质水平则是新课改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新课改,农村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由消极接受走向积极合作参与,这是新课改赋予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角色转变,就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