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综合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气象要素实现了自动监测,但日照仍为人工观测项目之一。目前我省刚刚完成将高纬度气象台站的聚焦式日照计转型为暗筒式日照计,既实现全部气象台站统一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观测。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暗筒式日照计以及使用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的探讨,对提高日照记录质量,分析当地的气候资源,研究节能环保型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暗筒式日照计在应用中的每个观测步骤进行解析,从而提出暗筒式日照计使用中的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27)
为了探究对比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的准确性,选用人工观测的暗筒式日照计和自动观测的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长沙地区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暗筒式日照存在测量精度低、操作不便、响应速度慢、观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等缺陷。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其具备观测精度高、操作便捷、性能稳定、响应迅速等特征,可以较好地满足日照自动化观测业务的需求,同时DFC2型光电数字日照观测仪器灵敏度高,对早晚数据差异的分析和临界值处理更加准确,记录更加稳定,受天气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远远小于人工检测,有效的增加了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在对比观测时间段内,人工日照总时数为392.8h,自动观测日照总时数为408.2h。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数据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659。2019年1—6月长沙地区自动观测日照时数值比人工观测日照时数值整体偏大。在此观测时段内,S差值小于0的有31d,占S差值等于0的有105d,S差值大于0的有的45d。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日照时数的差异不仅和季节有关,还和天气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21)
为了能够清楚理解日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差异,文章对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2019年1—6月(平行观测期)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以下称自动观测)和暗筒式日照计(以下称人工观测)的日照时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中无分钟观测数据缺测,设备运行稳定可靠。(2)自动观测的日照值总体趋势要高于人工观测日照值,但不同季节的差值有所不同。春季日照时数的自动观值与人工观测值平均差值最小,一致性最好;夏季次之,冬季差异明显;冬季自动观测比夏季更突显其优势。(3)自动观测的感光灵敏度要比人工观测高,明显体现在日出和日落时段以及无光照和弱光照天气时刻。总而言之,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过程中和传统的人工观测日照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数据可比性,并且运行相当稳定,使得克拉玛依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更精确,数据可靠性更好,主要显著改善了克拉玛依冬季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取得准确日照时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气象台站的基本观测项目之一。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日照计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及日熙计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  相似文献   

5.
如何取得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确涂刷日照纸、日照纸能否感光的检验方法、正确整理记录以及正确安装和维护日照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取得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
为了能够掌握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的差异,本文主要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气象局新型自动气象站2019年1-6月份的暗筒式日照计观测(人工观测)和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观测(自动观测)日照时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药品质量的好坏、配药比例和涂药方法是否得当,是造成日照纸感光质量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药液配制方法、涂药技巧、浸漂技巧、日照纸的保存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帮助观测人员能更好的使用日照纸观测日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地面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陈建  王森 《科技风》2012,(17):125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是气象台站最基础和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温度表液柱中断、蒸发皿内水溢出或溅出,仪器保管措施以及仪器保管等问题出现,所以应加强观测仪器日常管理维护,及时发现并纠正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观测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操作,提高观测业务突发故障及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提高观测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1959年至2008年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石羊河流域气象站点1959年-2008年的逐日、逐月、逐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复值Morlet小波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并在ArcGIS环境下分析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近50a来流域年日照时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变化趋势(β)值为1.78;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为主;②日照时数变化存在25a的主振荡周期和5~8a左右13a左右的次振荡周期;③日照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城区日照时间长,南部山区日照时间短,中部走廊平原的日照等值线大概和纬线平行;④暗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日照时数的变化,气溶胶、降水量、排放物等的变化以及地形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域日照时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观测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的重要部分,但在日常地面气候要素进行测报业务工作时,受观测环境、观测仪器软硬件故障或误操作等降低了观测数据质量,给气象原始数据积累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应从实施实时控制、特殊天气气候事件检测、观测仪器质量控制等方面确保气象数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适应并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气象观测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是地面气象站的重要任务。地面气象观测包括对自由大气的部分要素进行目测,诸如观察雷电、光、云层状况等;使用仪器对近地面大气的气象情况进行观测。影响地面气象观测的要素有很多,如大气压、空气温湿度、土壤表层温度、风向和风速、日照、降水量、蒸发现象、雪层深度、冻土层、云层形状及高度等。笔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天气实况观测与记录内容的阐述和分析,对影响地面气象观测的气象要素进行探究,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和规律,以期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更好开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河北省气象台站进入单轨运行业务,已取消气压、气温、湿度、风、雨量自记仪器的观测,大大减轻了人工观测强度。但由于近年来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快速建设及地面观测员观测任务的不断增加,新技术、新业务对观测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的仪器维护、不正常情况的判断处理等方面做了认真思考,总结一些经验,就如何做好地面测报工作,提高地面测报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工作的要求,值班人员应关注每小时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情况,在正点之后通过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检查数据,当发现自动气象站数据错误或异常时,及时对疑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对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通过下面几例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异常数据的处理,能够帮助地面测报观测员在工作中对正点观测疑误数据进行快速的判断和维护,保证上传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的观测是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在近年来的业务中发现:云的记录简单化,模式化日趋严重,已成为阻碍观测内在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云的观测简单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郑琴  熊麟 《科技风》2013,(16):57
新的地面观测系统是以自动气象站为主,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心脏",采集器故障,整个自动站基本也就处于瘫痪状态了。本文通过我站在开展自动气象站的业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采集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采集器故障之后异常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燕萍 《金秋科苑》2013,(14):124-124
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的测量以及记录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形势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正处于一个改革的过程中,但是目前使用的还是计算机编报的形式,所以云、能、天都是需要观测员目测以及记录的,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观测人员来说,在对云进行观测和记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云、能、天相互配合集体观测的主要内容,同时又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对云、能、天配合观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地面观测工作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与观测仪器运行性能有直接关系,做好仪器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地面观测仪器运行故障并对其进行维修处理,有效的提高业务质量和数据可用性。本文根据工作经验主要对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处理和对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以便保证仪器的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数据准确性,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国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工作的深入,基层台站观测业务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业务方向逐步向气象装备维护维修、现场校准核查,以及相关的台站数据质量控制、疑误信息处理等方向转变。基于此,文章对相关自动气象仪器及业务软件的保障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气象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信息化技术处理方法,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有效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进行批量信息化并实时入库,实现同自动站观测记录分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校验,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18个观测台站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分钟级数据集,为临近预报业务以及研究内蒙古全区各观测站降水历史趋势具有实际意义,对观测台站自记纸日常业务具有很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均一性检验的1961年至2006年四川省日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正态检验法(SNHT),对四川省117个站点1961年-2006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得到54个均一站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6a四川省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四川省88.9%的站点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且盆地减少幅度大于高原;各季日照时数变化以夏季呈减少趋势的站点范围最广、减幅最大,冬季次之,而春季表现为增加的站点范围最大;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照时数偏多,80年代以来,日照时数持续偏少;有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点在1980年附近;日照周期变化显著,"暗亮"交替现象明显,年代际及年际尺度的主要周期分别为24a、6a以及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