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老向的《抗日三字经》采用的是传统的《三字经》的形式,以家喻户晓的三字韵文的句式,套入了现代的抗战宣传内容。老向称《三字经》为"小纲鉴",认为这是能够"深入民间的一种读物"。  相似文献   

2.
益智育德读物,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群,以有助于少年儿童增加智慧、开发智力和培育美德为首要出发点的启蒙读物。目前,这类读物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三字经》和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童规》为代表。《新三字经》、《童规》的畅销,说明为数众多的儿童、青少年读者对益智育德读物有着较多、较高的需求,出版界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正《三字经》可说是中国古代的"热门"出版物,700多年间持续印制出版。私塾纷纷将之作为蒙学读本,令学童们背诵。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却又有不少出版单位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机,把《三字经》奉为幼童的"启蒙读本",争先恐后地推出它的各种版本,诸如彩绘版、注音版、有声版、译文详解版等,竞相登场。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然而,《三字经》真的能够作为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用  相似文献   

4.
小知识     
《津图学刊》2004,(4):65-65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 ,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 (杭州 )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 ,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 ,很像一首四言诗 ,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 ,但读来顺口 ,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 ,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因此流传至今 ,影响极深。———摘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 :http :/ /www .ndcnc .gov .cn/zgls/w .htm唐代中国雕板印刷已经出现。到北宋仁宗庆历年间 (10 4 1- 10 4 8) ,工匠毕升发明了活…  相似文献   

5.
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三字经》是一部人们熟悉的传统幼学启蒙教材。在我国流传已有I000来年,影响深广。《三字经》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瞩(一说是区适之)。宋之后,明、清学者陆续对《三字经》有增补。至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亦于1928年...  相似文献   

6.
李健明 《图书馆论坛》2006,26(1):220-223
启蒙名著《三字经》的作者问题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文章从《三字经》作者的历史争议入手,再分析比较《三字经》与《小学绀珠》内容的差异,进而提出《三字经》真实作者的见解,从而为《三字经》作者及其学术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国出版界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景象是一批蒙学读物新编纷纷问世。这些蒙学读物新编或者出之以套书形式,或者是单本行世;有的配以精美图画,有的还配出音像带,大都销售可观。如广东教育版的《新三字经》,至今已发行3000多万册,山东明天版的《新编三字经》也发行600多万册。现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位一贯关心农村读物出版工作的老同志向我推荐了几本小册子,说这些书颇有特色,值得一读。我翻开这些书以后,真的被吸引住了。这是一些专为农村读者编写的类似《三字经》、《千字文》的通俗启蒙读物,书名是《中国历史三字文》、《中国地理六字歌》、《世界地理六字歌》、《农村四言常用字》、《中国近代史七字歌》。形式是传统的,而内容则是完全新颖的。作者有两位,《中国历史三字文》和《农村四言常用字》是肖从方和刘毅然二人合作编写,另外三本均为刘毅然一人  相似文献   

9.
广东出版的《新编三字经》一炮打红以后,许多出版社都一哄而上,纷纷“搭车”,于是各式各样的《新编三字经》便摆满了书店柜台和地摊,“紧俏”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滞销”。与此同时,和《三字经》同属传统蒙学读物的《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等等也被冠以“新编”字样,开始了大规模的编写与出版。不可否认《三字经》的简短的语言形式在儿童渎物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也不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出版参考》2017,(12):22-25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蒙学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三字经》为代表的经典蒙学读物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千百年来,这些书籍在启蒙益智、传播思想、传递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功效,其蕴含的教育思维、体现出的做书理念,至今仍对教育工作者和童书出版者具有影响,并能够进一步产生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孙延风中国古代教育史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来,中国的教育家们在儿童启豪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累累硕果。对此,本文通称为“启蒙文化”。而蒙学读物,或称启蒙出版物,则是这种文化的代表。《周易》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籍,...  相似文献   

12.
漫说《三字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刘鹗所撰的《老残游记》第七回里,山东东昌府的一位书铺老板,曾向老残介绍蒙学读物在当时的热销: 所有方圆二三百里,学堂里用的 “三”、“百”、“千”、“千”,都是小号里贩得 去的,一年要销上万本呢!所谓百、千、千,是《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的简称,而“三”指的便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三字经》。 关于这部以“人之初,性本善”开篇的启蒙课本及其作者,至今尚未见明以前之著录。至明代中、后期,始有学者提及。但或者只涉书名而未言作者,如吕坤(1534—1616)曰:“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社学要略》);或者明说不详作者其人,如赵南星(1550—1627)云:“世所传《三字经》、《女儿经》者,皆不知谁氏所作”(《教家二书序》)。  相似文献   

13.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3,(21):24
才智三字经帮你教育"富孩子"本刊讯如今,理财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关系到一生的幸福与发展,理财教育也因此成为少儿启蒙的重要课程。为此,一本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少儿财智启蒙:财智三字经》  相似文献   

14.
《三字经》是我国出版史上成功的典范。这得益于编撰者成功的编辑策略:其一是明确的编辑宗旨——儒学思想统摄下的启蒙读本;其二是精准的读者群定位——儿童;其三是准确的语言定位——简单易诵。  相似文献   

15.
杨娟 《大观周刊》2012,(41):237-237
《龙文鞭影》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文通过对《龙文鞭影》内容的阐述,重点探讨了它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价值,以期望为今天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三字经》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为古代蒙学教育的经典读物,它根据蒙童学习特点集中推荐“经”“史”“子”类书目并指导阅读方法。《三字经》中针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环境、思考能力培养和推荐书单制定等方面的阅读指导思想对于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汉秋先生主编的《新三字经》1994年8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引起广泛关注。后经修改由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于1995年3月出版,受到读者欢迎。又据广东同志告,该省教育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新三字经》,发行已逾千万册,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两本《新三字经》,科学版经文不足千宇,广东教育版经文也只有1200多字,何以引起偌大反响? 读《新三字经》,就不能不想到老《三字经》。记得三五岁时,目不识丁的母亲曾教我 “念”过《三字经》。我垂手恭立,念得满认真,可心里想的是:“北无魏,分东西”,不知他们分的什么?“苟不教,性乃迁”,狗怎么会不叫呢?后来才知道,《三字经》是蒙童始学的第一本书。作为启蒙课本,足见其地位之尊;一字不识的家庭妇女也能背诵全文,可显其影响之广。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书业不知得了什么病,每当有一本书销路看畅,随即便有许多追风赶潮的“克隆”产品抢市。早在1993年3月广东一家出版社以一本薄薄的《新三字经》,创造了极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不过数月,市面上一下子出现了一批也名为《新三字经》的书籍,紧接着一批旧式启蒙教材纷纷被加以“新”字变种出版:《新弟子规》《新千字  相似文献   

19.
<正>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吴晗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对明史研究尤为精深,主要著作有《明史简述》、《读史札记》、《胡应麟年谱》、《朱元璋传》、《海瑞罢官》等。吴晗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众多精深宏富论著,也是历经多年寻书、读书而自然结下的累累硕果。一、少年时代:废寝忘食的"蛀书虫"  相似文献   

20.
书缘     
佛教有一句话:“凡事随缘皆有味。”人生在世,似有“冥冥上苍”授以某种缘分。对我来说,便是与书之缘。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四五岁时,叔叔把我放在他肩上,教我背诵《三字经》、《百家姓》。那时不识字,只是背。长大了,才知道是两本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上中学,上大学,皆因喜欢读书,取得了自由出入阅读室的“特权”。常常是下班后管理员将我锁在书库中让我自由地读书。因为这种便利,我浏览了大量的书,印象最深的是,在岷县一中读了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万有文库”,在兰州大学读了馆藏的大部分世界名著。这些意外的收获,未曾料想成为我后来从事编辑工作的一项雄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