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参加电子会议,及如何编写批处理文件查询电子会议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职能鉴定的提出及其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电子文件和现代档案工作,国外的一些档案部门,采用了鉴定政府职能而非鉴定单份文件的方法.他们认为鉴定首先并不是集中在单份文件上,而是关注机构活动的有机联系,分析和鉴定政府职能、计划、活动和业务的重要性.如果说,传统的"直接鉴定法"是针对单份文件或案卷进行的,那么,"职能鉴定"就是一种"批处理"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程颖  饶艳  张耀蕾 《图书馆论坛》2013,33(1):116-119
从武汉大学图书馆基于OPAC电子资源整合的实践出发,探讨电子资源整合中的问题及整合策略,介绍了整合需遵循的系统性和平衡性原则,描述了整合的具体操作流程,提出先依据数据处理标准制定批处理规则,再进行数据批处理的方案,以避免电子资源整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问Jerry:用Intus的ScreenCam录制了一段声像,并将其编译成exe文件,然后将这些文件拷贝到相应的文件夹作为外部文件等候系统调用。系统设计完毕并打包后,当点有关菜单去调用相关的exe文件时,系统总是弹出提示框,要求用户用手工在相应的文件夹里选择相应的外部文件(即exe文件)。只要进行了第一次选择,那么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可不再进行上述操作。但只要重新启动系统,那么上述现象又出现,经检查语句,在文件的路径设置上都是正确的。Propeoiesfiles对话框中设置:searchpathxx文件的路径,还修改了A4w.im文件将searchpath改为指定…  相似文献   

5.
电子图书是近年来文献整理、图书出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电子图书概念的发展变化,总结电子图书特点的基础上,以Easy CHM软件制作民国文献电子图书为例,介绍电子文档批处理、电子图书阅读、关键词表编纂方法等方面的制作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档案界动态     
俄总统下令公开卡廷事件历史文件,档案署官网可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4月28日下令公开俄方掌握的卡廷事件历史文件,其电子文本发布在俄联邦档案署官方网站上.这是俄方首次向公众公开卡廷事件的相关材料.据俄联邦档案署署长阿尔季佐夫介绍,有关卡廷事件的历史文件之前数十年来一直秘密存放在苏共中央政治局内部,只有数名苏共高官有权打开这些文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和分析国内有关文件中心的一些争论,对文件中心在我国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快文件中心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CIO算做一个管理者,那一点都不过分.基于此,SYS管理栏目让CIO来唱主角,似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9.
刘立 《北京档案》2012,(4):36-37
我们在第一讲中介绍了什么是电子文件,知道了电子文件的范围很广,那么,什么样的电子文件需要归档呢?严格来讲,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应该是一份完整的,经历了从产生到成为定式文本的全过程的电子文件.如果单位没有启用电子公章,也应该是经历了从产生到成为定稿的全过程的电子文件才有必要归档.因此,只是利用计算机起草,工作中仍然采用纸质文件流转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的草稿和历次修改稿都不必归档保存. 从电子文件的内容上看,其归档范围可以参照国家档案局关于纸质文件归档范围的有关规定来确定,各单位一般应将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包括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以及“三定”规定中的其他职能所涉及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库文件等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证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办公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有关电子文件的涉案纠纷也越来越多,电子文件证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所以认真研究电子文件证据价值以及它的特点和规律,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规范的评估材料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国家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迎评"如何建立规范材料档案的问题,并提供了建档的策略和办法.  相似文献   

12.
电子档案对档案工作者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档案载体也随之多样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出现,呼换着全新的文档工 作模式。本文就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出现,档案工作者如何更新观念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促进档案事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邹悦 《山西档案》2005,(1):19-22
“数字纸张”正风起云涌,传统纸张(纸质档案)岌岌可危,怎样看待这种趋势,如何融入这种趋势并做出正确的行动是本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Data from the 1980 census were published in printed reports, computer tape files, and microfich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various attributes of these media, how they came into their current forms, and the mechanisms in place to help these products reach the people who need them.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some speculations as to what may be in store for users of data from the 1990 census.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的记录过程——五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档案不仅记录着原始记录,而且记录着其形成的全部过程,而文件不具备这种功能.这也是档案与文件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档案是原始记录,是从活动开始的那一瞬间记录其形成过程的;二是档案记录其形成的全部过程,并可再现其记录的全部过程;三是档案记录其形成的全部过程的功能可以合理地解释"科技档案更改"现象.  相似文献   

16.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48):131-151
Reference services for data files used in quantitative social research are complicated by several facts. Providing assistance requires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how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how they are organized and how they will be used. Data files cannot be used at all without the requisite computing suppor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reference services for social research, differentiates between data for information and data for research, suggests a general approach to providing services for these material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ive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reference, and gives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handling queries.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从发文角度和收文角度两个方面谈了作者对档案与文件的关系的认识:无论从发文角度还是从收文角度看,档案与文件的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件是档案的一部分,档案包含文件.同时,文章针对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和"收文不是档案"的观点谈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The annals of modern history are replete with examples of how state agencies have constructed mechanisms to observe and document the subversive activities of internal parties or individuals as well as perceived foreign influences or threats. While the definition of “subversive” changes with governing parties, the documentation of previous systems persists in the custody of archival repositories. These files represent the lives and work of individuals, and archivists face significant mor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ir disposition. This comparative study examines cases from across the globe and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reveal the dispositions of surveillance records. More specifically,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main variables that impact how these files are handled. This study begins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dentifies common trends in the archival literature regarding surveillance files and their place in recovery and reconciliation efforts. Definitions are provided to establish the boundaries of this work within a broad categorization of levels of access that emerged from the case studies. Each level of access is then explored more deeply using specif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ies of custody and access encountered with these records. Ultimately, the study of the disposition and access to surveillance files uncovers three interrelated themes: the power of records, the impact of archival practice and the need to fully explore the context in which those files are created and retained.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除了为用户提供基础业务服务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解密档案的开放和使用为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了可能;公共图书馆既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又有广大的用户优势,还有政策支持,能更好地发挥解密档案的特殊价值。本文拟以解密档案为切入点,就如何把可能变为现实,以及公共图书馆收藏解密档案所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