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舵 《东南传播》2012,(8):123-125
《西藏一年》是近些年涉藏纪录片的一个突破,它从八个普通藏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真实地描绘了西藏江孜地区社会各阶层的风貌。它的出现也改变了中国涉藏对外宣传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局面。这主要得益于制片人"对外传播"理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西藏对外传播的紧迫性、传统涉藏纪录片的困惑、西藏一年的成功经验进行思考,试图找出涉藏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具体技巧,以期更好地学习纪录片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涉藏题材纪录片《西藏一年》为例,探讨了在国际传播背景下,涉藏纪录片对于真实性把握的六个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2):11-20
《纽约时报》通过议程设置,构建了一套涉藏负面话语模式,这给中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时报30年涉藏议程设置的考察,发现:30年来,时报总体主要围绕"国内涉藏暴力事件"和"国外达赖出访事件",聚焦涉藏"政治议题",以涉藏"人权"和"主权"为主线,通过"负面"基调构建,设置涉藏议程。研究还发现:1987年西藏暴乱事件是时报涉藏议程设置的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时报涉藏报道不多,而且议题分布态势呈多元化,议题"显要性"特征不明显,并且报道基调总体偏"正面"。但87年暴乱事件激发了时报涉藏报道热情,时报开始聚焦"政治"议题,以"人权"和"主权"为主线,设置涉藏议程,并且议程基调开始偏向"负面"。  相似文献   

4.
西藏对外传播的艰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对外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涉藏传播在西方分裂势力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的复杂国际环境中面临的严峻局势;探讨如何调整策略、改变思维、创新方法,以扩大影响力,从而打破西方媒体和“藏独”的话语霸权,提高涉藏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8日,"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支持、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研究院承办.来自政府、商业界、学术界和传媒界的诸多中外专家共同就"国际传播环境下中国文化价值应用"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与有效路径"的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9月1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首场论坛——中国出版走出去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举办。本次走出去论坛是由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并首次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举办的。论坛主题为"传统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记者作为团员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意大利。代表团从罗马到威尼斯,从威尼斯到西西里,又从西西里途经那不勒斯返回罗马。十几天的访问中,记者与代表团成员乘汽车、坐火车、赶飞机、跑轮船,走新闻媒体、瞻古代遗址、看异国情调、观居民神态、察城市表情、听人文传奇……  相似文献   

8.
9月1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首场论坛——中国出版走出去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举办.本次走出去论坛是由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并首次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举办的.论坛主题为“传统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野霏致开幕词,通过七位嘉宾做主旨演讲的形式,探讨未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方向,针对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出版如何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明,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了解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或者另一个国家的某一地区的报道,对了解其国家形象和改进对外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韩国媒体如何报道西藏,对了解其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有一定帮助。本文选取《朝鲜日报》2005年—2014年的所有涉藏报道,予以分析,了解韩国对西藏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十大新政     
《传媒》2013,(1):10-17
一、《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了"走出去"已有的扶持政策并颁布了新的政策.这是我国第一次围绕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出台专门文件. 《意见》提出"走出去"的具体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版权输出数量突破7000项,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力争持平;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物出口数量突破1150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突破4200万美元;印刷服务出口规模总量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力争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新闻出版企业海外投资额显著增长;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走出去"国际布局基本完成;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尼泊尔接壤,自古以来,尼泊尔与西藏的交往和联系便十分密切、绵延不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尼泊尔自然就成为了我国打通南亚地区、建设和发展南亚大通道战略的重要环节,把握尼泊尔媒体中的西藏形象也对今后正确开展中尼两国外交和维护西藏边境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共和报》是尼泊尔颇具影响力的英文媒体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共和报》的推特账号(后文简称为@RepublicaNepal)进行个案研究,以@RepublicaNepal的涉藏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他者"视角对西藏的文本式呈现,对其发布的涉藏推文进行内容分析,同时探究文本背后的文本情境和社会背景,进一步厘清其所建构和呈现的西藏形象。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走出去"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版"走出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基于一些优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分析大学出版在中国出版"走出去"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从传播定位、传播竞争力、国际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大学出版社未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 张倩影)9月4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世界银行出版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出版走出去战术探索"论坛,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出版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共1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辛广伟、魏玉山主持,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副主任薛松岩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样本,从信源的角度探讨了中美主流媒体在西藏问题报道上的差异,进而探讨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报道本身的态度和观点、会造成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帮助谁的声音成功地发表了对西藏问题的看法,最终提升或者压低了哪些观点在公众舆论中的地位。研究证明了一个基本的假设:两家媒体进行西藏议题报道时在信源选择上有着明显的路径依赖,而信源对两家媒体涉藏报道的态度有明显的潜在影响。这为我们在涉藏信息的对外传播中加强与西方媒体和社会的对话沟通、改进中国媒体的报道质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活动会议     
《出版参考》2013,(24):25-26
学术出版走出去构建文化中国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刊讯(记者韩阳)8月13日,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等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国  相似文献   

16.
朱昭华 《历史档案》2013,(1):96-104
1887年藏人在隆吐山设卡,引发了中英之间藏锡边界纠纷,迁延多年,英国以此为借口两次发动侵藏战争,并最终撇开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直接谈判,签订《拉萨条约》。在中、英藏锡边界纠纷中,驻藏大臣无力说服西藏地方政府履行条约,反过来又使英国开始质疑清政府的治藏主权,在日后的西藏问题上提出所谓的"宗主权"概念、"西藏独立论"等。同时,从中英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中可以看到,英国政府不仅在藏锡边界问题上攫取利益,同时对打开西藏贸易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亦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7.
点击新闻     
史实胜于诡辩国家档案局公布元代以来部分涉藏档案证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元代以来700多年一直是由中国的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从来没有哪个朝代中断过!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西藏问题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搞和平演变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关注中国的重点。西方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不客观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西方主流媒体涉藏报道虽有失实之处,但仍有不少信者,不得不说得益于其巧妙老到的涵化技巧,将自身的立场巧妙融入报道中,在受众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说服受众接受新闻报道暗含的媒体意见。本文从涵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纽约时报》为例,研究西方媒体对西藏问题的报道。选择《纽约时报》是因为该报是一份历史悠久,在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五十周年,也是拉萨3·14事件一周年.海内外均十分关注.在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的情况下,"西藏问题"进一步成为西方政府、议会、媒体和民众聚焦于我的重点话题.新华社派出数支对外报道小分队赴西藏及其他藏区采访.3月28日,是第一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我们围绕这一由头与达赖集团及西方媒体形成舆论交锋.关于今年的涉藏外宣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有几点看法,提出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王璐 《出版科学》2021,29(5):14-22
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出版社在出版"走出去"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主要聚焦在"走出去"的路径规划与具体实施上,即从"借船出海""造船出海"直至"买船出海"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等模式实现产品"走出去",一大批中国优秀的科技专著和期刊就此走向国际;其次,在海外从零自建分支机构,实现科学出版社品牌的"走出去",推动国际交流;第三,2019年11月完成了对法国科学传播出版社(EDP Sciences)的收购,完善国际化布局,搭建科技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桥梁,构筑出版国际化的"桥头堡".未来,科学出版社将不断完善出版国际化布局,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化科技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