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借鉴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切实提高广大教师课题研究能力,2019年11月14日—16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主办的"滕王阁之秋"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习力提升"专题研讨暨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环,专业愿景培训。全面提升培训对象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促使培训对象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教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成为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第二环,实践教学培训。以课堂教学为专业发展主阵地,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名师培养任务。第三环,名师示范培训。依托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名师"课堂,让"名师工程"学员有机会现场观摩全国各地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3.
名师之名,建立在扎实的课堂教学的根基上,没有过硬的课堂教学能力,不可能成为名师。名师之名,也建立在对课堂教学背后的学习观念、学科内涵、教学规律的领悟和贯通上,没有高屋建瓴把握教学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名师。郑少鸣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在2007年5月31日所作的展示活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专题论坛:让学生学会阅读"就体现了  相似文献   

4.
名师是一部"会行走"的《教育学》,是一本"会说话"的《教材教法》。他们科学智慧的育人经验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吸引着一大批学习者。但怎样学才能得其精髓?学什么才能成为名师?概括起来,就是要潜心研读名师的理论著作,细心揣摩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用心感受名师的育人智慧。具体讲,内容上要抓住"核心",并且要从"源头"学起。先说抓住"核心"。这里的"核心"指的是名师的教育思想和职业精神。名师的成就,不外乎外在的招式、方法和内在的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广大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习和研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聆听名师对新课标的最新阐释,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定于2012年4月19—21日在江西吉安市举办全国小学数学"构建有效课堂"专题研讨暨名师课堂观摩活动,届时将邀请孔企平、叶柱、刘延革、朱德江、吕英、袁玉霞、强震球等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或省优秀教师作课、讲座,欢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相约井冈山下——吉安,共同探讨数学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正>为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定于2016年5月67日在南昌市举办"滕王阁之春"全国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暨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作课讲座,我们热情邀请广大语文教师和学校领导及教研人员相约英雄城,共同探讨教学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通识教育是连接传统通识教育与工科专业教育的桥梁,应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结果导向理念、证据导向理念为核心。作为通识教育中"科技文明"板块的通识课程"名师研讨课",旨在通过邀请高水平的名师嘉宾,探索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名师指导、师生研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领略名师教学风采和人格魅力的同时,提升学习、分析、表达、合作等综合素质能力,激发探索兴趣,挖掘研究潜能。文章对"名师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教学主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赏析"即赏析中小学各学科名师的优质课精彩教学片段,它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为激励广大教师认真领会名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本刊特举办"教学赏析"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征文内容和格式:该征文包括对中小学各个学科名师(或市级以上获奖课、观摩课)的课堂教学赏析,"赏析"部  相似文献   

9.
<正>试题满分52分,考试时间45分钟曲术化学名师工作室:由沈阳市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曲术老师主持,共有核心成员8人,均来自教学一线。工作室坚持以初中化学教学为研究领域,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平台。课堂教学坚持以“网络平台支持下的生本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着力构建新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差异教学,个性教育”的化学生本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试题满分53分,考试时间55分钟曲术化学名师工作室:由沈阳市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曲术老师主持,共有核心成员8人,均来自教学一线。工作室坚持以初中化学教学为研究领域,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平台。课堂教学坚持以“网络平台支持下的生本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着力构建新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差异教学,个性教育”的化学生本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滕王阁之秋"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在反思中成长"专题研讨暨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为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模式,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感受名师的成长历程,活动以"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学赏析"即赏析中小学各学科名师的优质课精彩教学片段,它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为激励广大教师认真领会名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本刊特举办"教学赏析"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征文内容和格式:该征文包括对中小学各个学科名师(或市级以上获奖课、观摩课)的课堂教学赏析,"赏析"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9,(4):26-32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场所。文章聚焦于当下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学习认知理论基础,融入深度学习的思想,建构起以深度学习、文化渗透、情感融合和认知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课堂教学框架,并提出了内涵式课堂教学建设的启示:维护课堂教学生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力;文化引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课堂教学共同体,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试图为由"标签式"的课堂向"内涵式"的课堂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实在为中国教育带来太多可资思辨的东西. 譬如课堂教学,课改之初,许多一线教师在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处于云里雾里的情况下,以"摸石头过河"的方式,在揣摩名师的教学现场后,以对"方向"的判断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动.于是许多名师的课堂,成为了课改的"风向标",一线教师争先恐后地赶赴名师课堂现场. 学习名师课堂教学,无可厚非,假如能够就其中细节领会课标精神,则不失为一种形象理解课标精神的明智之举.但假如以观"风向"的态度,则大失学习名师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因为,引领自己行动的,不是什么"风向标",而是自己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还是对一门学科的发展,优秀的教师团队可说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名师工作室也成为各地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多年来,我们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以"接地气"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从"教学"转向"教研",不同提升学科教学研究能力,走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学习名师疑窦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循着名师的足迹,满怀朝圣的心情。我参加了一系列名师课堂教学的听课学习活动,2009年10月开县"2009小学语文经典课堂教学研讨会";11月重庆"二十年回眸·记忆中的精彩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15位名师的示范课及精彩讲座,特别是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的专题报告《回顾小语二十年·展望未来新辉煌》让我深切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艰辛历程,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减负增效,提升质量”为核心,在郭红卫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下,大连市第五十八中学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结构,探求教学过程效益最优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郭红卫名师工作室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运用于“431”课堂教学模式中,让课堂教学生机无限,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有效开发,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促进教学名师"二次成长",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教学名师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必经之路。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抽样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教学名师"二次成长"处在新的困境之中:成长资源欠缺、成长环境支撑不足、成长态度消极。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以突破名师"二次成长"困境:打破个人成长瓶颈,探求"二次成长"发展资源;重视名师共同体建设,创设"二次成长"发展环境;推进名师成长制度建设,激发"二次成长"热情。  相似文献   

19.
邮发代号22-4432015年新栏目新看点新变化新栏目:"名师工作室":展示名师团队教学教研成果;"名校聚焦":提供名校教改课题借鉴;"专题研究":推出教改前沿最新课堂教学范例等等。新变化:应读者强烈要求,2015本刊将由现在的56页增加到64页,以方便广大读者有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材.教法》2017,(9):115-121
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教育研究,是对其丰富实践经验的不断统整和升华,对于重申自身的教学主张,在行动研究中建构有张力和发展空间的教学模式,以及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凸显教学学术的意义空间有独特的行动价值。从"发掘教育知识"到"达成教育理解",从"熟谙教育技术"到"生成教育智慧",从"皈依教育理论"到"构成教育生活",成为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研究的行动方向。通过叙事表达深刻化开展现象解读、通过零散信息系统化进行经验反思、通过个性思考核心化达致思想生成是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研究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