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其后詹克斯对教育券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主张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而1990年的"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则是美国民众将教育券理论运用到教育实际的率先实践。美国教育券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深入挖掘教育券理论的价值,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以及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费的操作策略,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智利教育券政策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智利开始实施由公共经费资助的政府教育券政策.该政策以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教育券模式为理论基础,覆盖全国所有的公立和部分私立中小学.教育券政策的实施尽管扩大了学生及其家长选择学校的机会,但研究表明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才是该政策的更大受益者.此外,在改进学校效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智利的教育券政策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应.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券政策的目的与功能,以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教育券自在中国实践以来,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湖北监利变法"、长兴教育券等实践表明,我国教育券的实践在变通,即偏离原初意义上的"弗里德曼"式教育券,日益走向以"教育公平、社会效益、政治价值"为目标导向的变通发展道路。其"本土化"变通主要体现在扶持薄弱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以及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有11项公共教育券项目,按资助对象分为通用券、城镇券、特殊券、弱势券等四种形式。美国教育券计划对资助金额、资助对象和参与学校作了详细规定,其特点不再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经费配置,而是在有效利用公共财政经费的基础上,体现了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教育公平的保护。美国教育券计划在实施中不仅促进了公立学校效能、提高了学生成绩,还有效节省了公共支出。  相似文献   

5.
香港学前教育于2007年开始实施教育券制。本文主要分析了香港教育券制的模式与特点,同时进一步探讨此种新的资助形式将会带给香港的价值,揭示它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研究教育券制对促进香港学前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券制度的诠释,认为理解教育券的衡来促进发展,还是以发展来促进均衡.在均衡与发展的抉择中,多样性是教育券的必然选择.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真正有利于教育券的实施,并达到人们希望借助教育券的实施以发展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毅 《教书育人》2007,(12):66-66
近期,笔者所在地在进行一年一次的"特困生"上报工作,届时这些学生可以享受"教育券"、"爱心营养餐"等资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肇始于浙江长兴的教育券从引进到发展已有十年,现全国已有数十项教育券计划,制度设计与具体实践颇具中国特色。教育券对职业教育及民办学校的资金支持,有力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对贫困、残疾等弱势学生的资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育公平;多渠道资金来源及对民间资本的鼓励,引来大批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促进了当地教育的繁荣;对办学主体的资质要求和制度规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评析美国的教育券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敏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1):29-32
教育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美国政府资助的教育券实验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教育券开始付诸实践。文章试图对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实施背景、具体实施政策、关于教育券争论的一些分析以及关于教育券提议的未来思考等方面作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券制度是西方国家对教育投资体制的一种创新,其概念背后是一种典型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资助机制,它在西方教育领域的盛行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资助计划改革以及教育治理机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引入教育券制度有利于把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权交还给市场,具有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促进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协调发展,满足学生教育选择权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券制度施行以来,对学校及其倚仗的社会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假设广泛施行教育券制度,在此理想状态下研究教育券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学校面临全新的社会关系,在资源获取和学校管理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对教育券制度的公立学校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面临更加激烈的学校竞争,政府对学校的影响限于学校创立的核准、学校质量的检查评估和面向学校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券制度作为一种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有其产生的背景,也有其现实的实践价值。它引发了我们对我国资金短缺的基础教育改革和高教改革的思考,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券制度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券制度作为一种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有其产生的背景,也有其现实的实践价值。它引发了我们对我国资金短缺的基础教育改革和高教改革的思考,在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们服务方面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教育券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券是对政府直接举办公立学校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性尝试,它使政府、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其中,从而不仅能使学校在竞争中提高办学质量,政府教育投资的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也体现了受教育的公平性.然而,教育券所产生的公平和效率仍是有限的,应用于中国实际必须注意"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曾经风靡一时的长兴教育券被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已完成主要历史使命,正在告退历史舞台。然而,长兴教育券政策并未走向终结,而是获得了一种新生,它正以政策转移与扩散的方式在省内外以及教育领域以外实践。经本土化变通,颇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券政策的现实运行状况及其实践价值都有待进一步去关注、发掘。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school funding system in post-Soviet Georgia.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1) Does the voucher system promote cost effectiveness, and does increased funding improve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chools?

(2)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school voucher funding system promote freedom of school choice?

(3) How effective is the school funding system in promot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3) The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revealed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funding system of post-Soviet Georgia in terms of cost effectiveness, school cho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school secto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absence of linkages between fund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main challenge fac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introduction of a differentiated, need-based, top-up funding model for private schools could improve opportunities for school choice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schools.  相似文献   

17.
Since school voucher funds are public, policymakers fiercely debate how those funds should be spent. A goal of many decision-makers is to ensure that every private school option is “high-quality” through program accountability regulations. Private schools, however, decide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a private school choice program and likely factor the amount of state regulations into that decision.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program participation decisions of the private schools in D.C., Indiana, and Louisiana. We specif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s of voucher regulations on the supply-side of voucher programs. We employ a linear probability model to examine how school quality, as measured by revenue, tuition, enrollment, and Great School Review scores,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am participation for schoo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 tuition-levels and larger cohort enrollments, condition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high quality schools, identify schools that are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voucher programs. We also find a consiste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 Schools Review score and the school participation decision in all three locations; however, these coefficients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tate fixed effects reveal that private schools in D.C. and Louisiana, the two states that have higher regulatory burdens, are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voucher programs.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克利夫兰市教育券诉讼案的审理和裁决过程十分复杂,历经法院的层层审理,最终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判决认为该教育券计划没有违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政教分离条款。该诉讼案由此也成为美国教育券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为之后教育券的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源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育券,是一种具有全新治理理念的工具类型,其实质是在教育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通过强化其选择权而巧妙植入市场竞争机制.迄今为止,人们提出和探讨了多种教育券工具模型,其应用凝结着决策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改革构想,折射出丰富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意涵.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