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雅娟 《青年记者》2004,(11):31-33
储瑞耕说,他活了大半辈子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杂文,一件是“杨柳青”。如今“杨柳青”已创下了我国党报史上个人言论专栏的两个全国第一,即持续时间最长和发稿数量最多。用他的话说,这16年来,他对这两件事“精力以寄,心血以寄,生命以寄”。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的一个评论专栏,自 1988年元月开办至今,一直由储瑞耕一人主笔, 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专栏。《杨柳青》专栏评论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理性信息资源,巧借外脑,写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评论佳构。  尽管《杨柳青》专栏主笔过去写过国际评论,主持过报纸的杂文专栏,也写过多年的言论,可以说主持《杨柳青》专栏笔政是有条件的。然而,面对的情况就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个专栏是在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开办,责任重大。其次,该专栏的受众没有具体的定位,面对受众整体,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3.
苏婧 《青年记者》2006,(20):16-17
《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由该报评论员、“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储瑞耕主笔,于1988年2月16日开篇,不定期刊出,直至今日仍在继续,创下了党报个人言论专栏“持续时间最长”和“作品数量最多”两项全国纪录。1999年11月,该专栏以评委会全票通过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  相似文献   

4.
《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储瑞耕主笔),已经办了12年,发文500余篇,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荣誉。1999年11月底,“杨柳青”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杨柳青”的成功,有关专家多有研究;笔者试图从美学价值的角度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6.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8.
储瑞耕先生是《杂文报》创始人,《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连续20年(1988-2008)的主笔,“韬奋新闻奖”获得者。2008年11月他应邀在河北省新闻媒体负责人培训班上作了长篇演讲,产生了热烈的反响。经储瑞耕先生同意,本刊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9.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10.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11.
《心灵原稿》系著名杂文家储瑞耕的日记选.近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65万言.储瑞耕,曾筹创全国第一家《杂文报》,写作了大量杂文、时评和关于杂文创作的文章.他主持的河北日报一版“杨柳青”时评专栏,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新闻界的关注,《新闻战线》在“怎样办有特色专栏”征文中作了介绍和肯定;本刊曾以《笔中的人生》为题介绍过他刻苦写作的事迹.这里发表他写的几则有关写作的日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笔挥左右 墨洒正反——析《大家谈》中的“对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雄 《新闻前哨》2006,(11):13-14
2006年1月1口,《湖北日报》在《大家谈》时评专栏中推出了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对论”,它在如今日趋繁荣的评论世界里,显得颖异不群,既引人注目,又令人品味。领略其间所蕴藏的活脱脱的意境,感到篇篇精气充盈,情调清新,灵智飞扬,给人睿智的生活警策、立体的社会鉴照。专栏策划者破格创新,笔挥左右,墨洒正反,追求着主体思考与社会多杂思想的同频共振和撞击整合,竭力阐扬着更为深邃的人文话语。“对论”的推出,带来了报纸时评的显著变化,其传统评论品格在“对论”的求索与嬗变中,正在经历一次质的腾跃。  相似文献   

13.
从1983年起的十余年间,“储瑞耕”的名字曾十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主要是具体文章(杂文或言论)的署名。1997年6月这一个月间,“储瑞耕”的名字却接连两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而且不是具体文章的署名:一次在6月13日《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名单》之中,为3位评论员之一;一次在6月18日中国记协举办的《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献计献策征文大赛揭晓》,为3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现在是《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头版言论专栏“杨柳青”的主笔的储瑞耕,从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上写明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上的一个新闻性言论专栏,从1988年2月复刊开始,由储瑞耕同志主笔,于今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10年是探索的10年,改革的10年。“面壁十年图破壁”,而今,大地已是杨柳青青。可以说这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杨柳青》言论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从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5.
储瑞耕,《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专栏主笔。1983年业余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省级杂文学术组织——河北省杂文学会,任秘书长。1984年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杂文报》,任专职副总编辑,主持编务。1988年调入河北日报社。迄今为止,储瑞耕在中央和各地报刊发表作品3000余篇,计30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的《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的系列言论,我以为就是党报评论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小日论指的是新闻媒介所设置的向社会开放的言论专栏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群言型小型化的新闻性言论作品。例如,人民日报“今日谈”、解放军报“集思广益”、北京日报”京华晨语”、文汇报“虚实谈”、新华日报“细流集”、天津今晚报”今晚谈”等言论专栏上多年来不断发表了一些有社会影响的好作品,为世人所称道。它之所以受到社会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因素是出于它是新闻与言论会二而一、事理相融的新闻性较强的评论文体。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写好写活小言论,让这朵言论园地上的奇葩茁实鲜艳呢?办法之一:体现新闻性与政论性相融合这一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文学》90年代中期的“新市民小说”专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理论研讨、创作争妍、评论争鸣等角度对该专栏所做工作进行了梳理,旨在客观中允地分析其特色并做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鹏 《青年记者》2007,(9):60-61
3月5日,浙江《嘉兴日报》“嘉兴时评”专栏和评论专版面世,“本报评论记者×××”的署名首度出现在评论专栏里。作为一种新的评论样式和工作机制,嘉兴日报的新探索引起了广大读者、网民以及国内新闻界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前不久在一篇稿中谈了他写舆论监督稿(他直言为写批评稿)的做法,读后很受启发,深感他的做法值得借鉴。储瑞耕将他写舆论监督稿总结为“三法”:一是“点名道姓法”。就是在文稿中直接点出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进而表明作者的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褒奖什么,批评什么,旗帜鲜明地说得明白,毫不含糊。二是“敲山震虎法”。就是掌握了事实和政策,写出批评稿后,先给地方领导审阅,引起重视。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了,批评稿就不再刊出,甚至刊出从正面写的稿子。有一次储瑞耕了解到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镇卫生院与一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