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凌 《教育发展研究》2012,(Z1):119-122
高等教育发达的德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了一项严而有序的学位课程认证工程。其严格的课程认证制度、独立于高校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统一性与多样性兼顾的认证标准对德国高校学位课程的建设,乃至对其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受到我国教育界和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其中的专业认证标准是整个认证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介绍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我国目前整体的专业认证环境进行了对比,找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合理、科学、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标准,提出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经验,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成为国际上实施工程师认证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高等理工科院校中也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以材料学院为对象,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在工程教育认证指引下,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试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从而确保教学质量,不断反馈持续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建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已成为工程界、教育界的广泛共识。认证标准是认证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评估标准,进而提出了借鉴国际惯例建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协议"是高等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中国已成为该协议的预备会员,通过高等工程专业认证是大势所趋。建环专业暖通类课程进行PBL教学模式改革符合工程教育认证以成果产出的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建环专业暖通类课程进行PBL教学改革的路径规划及其适用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新工科的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专业改革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以能源动力类专业为对象,阐述在这一新的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块单元、核心课程、素质训练、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期对新工科能源动力类等专业的国际认证和纵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办学模式特色鲜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一直以来是关注、研究和学习的焦点。对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学位制改革内容和学位制改革的问题与争议进行分析,有利于借鉴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学位体系改革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德两国政府2002年签署的“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中的有关规定,参照教育部门有关专家的意见,德国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认证事项规范有三条,包括:综合性大学Uni.及同等高校学位Diplom/Magister Artium注明专业认证为硕士学位;德国高等专业学院FH学位DiplomFH,注明“可与学士学位获得者享受同等待遇”;Master-/Mag-ister统一认证为硕士学位。为了方便读者,本文为大家介绍获得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推荐的325所德国大学名单。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是如何保障和提高质量.建立和发展专业认证及其标准体系,是许多国家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共同选择.文章通过研究专业认证的缘起,分析美国ABET和德国ASIIN认证及标准体系,并借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积累的经验,提出了有关我国应用理科类专业认证及标准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认证考察团对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考察,重点介绍了VDI、ASIIN的情况,并根据德国的经验,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引入“认证”体系进行了思考,认为,引入“认证”体系确有必要,借鉴他国经验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按工程专业实施评估符合教育规律,用工程教育专业评估应兼重本科和硕士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technologie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are discussed. The roles of engineers are described within this r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comparing the 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engineering studies, the German mode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being questioned.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only a consecutive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can be the goal of furthe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n Germany. Subsequently, system analysis will be used to draft a new campus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the virtual campus consisting of a system of largely independent entities that are linked by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means. Further education needs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is virtual campus university. In this way, Germany may serve as an example of how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challenged to change fundamentally their educational system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ongoing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法、美、德、俄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致力于将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视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并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其“卓越”缘由在于:分工明确的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适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培养过程设计使工程本质得以充分体现;制度化、前瞻性认证基准及政策报告规约和引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SA comprises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s of the colleges and the graduate program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is distinction has no equivalent in Germany. The idea of elite education is connected exclusively with the colleges. Its meaning and functions are demonstrate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riteria which are used for the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ranking of the colleges is addressed to the students and is based on indicators, which give expression above all to the educational prioriti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alumni. The ranking of the graduate programs focuses on specific academic programs and is addressed to the members of the various academic fields and to their prospective students. A few rankings cover whol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erve to inform the higher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e use these data to identity the specifics of outstand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ir rol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独具特色,但在其不断的改革中呈现出的以追求工程师的质量为本、经过大众化的讨论而决策、严谨又不失国际化的灵活应变和用法律规范及促进改革实施等特点,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强国,多年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注重基础研究,为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德国通过政策和法规来构筑创新体系,注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的平衡及科技决策的多方参与。德国有着健全的教育体制和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发现和保护高智商儿童,在高等教育阶段制定洪堡国际研究奖计划、卓越计划等,并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德国对创新文化的推崇和创新人才管理将为它的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保证它在欧洲和国际工业发展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经过40年的发展,已有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高等教育系统的数量—结构发展、高校治理、高校组织、高校中的行动团体和机会平等五个方面,概述了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内容和结果,认为该研究领域在理论、方法论和主题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加强该领域的制度结构建设,特别是学术职业道路建设;同时,需要持续地发展理论和方法,并实现学术性与实践性导向的平衡。对未来发展而言,应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合作并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小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美国和德国作为西方高等教育强国,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试从美德两国高校教师的聘任制、考核制、薪金制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比较研究,希能找到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工学教育的教育机制和课程特点、师资、学生、教材等宏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等工学教育普遍缺乏实践性的现状、成因,指出:高等工学教育仍处于计划经济教育体制和模式,缺乏面向工程的办学理念、动力以及评价、保障机制,工学教师缺乏足够的工程素养,教材工程性不强,工学教育机制不合理及工程的艰巨性,导致工学不"工";介绍了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的教育改革实践: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工学教育机制体系,强化工程实践,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实施现场和动态仿真工程教学,工程问题课堂化,培养面向社会、服务工程的实践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